懂自己 -- 情感經曆與膽量
(2008-09-13 10:37:28)
下一個
·馮音捷·
常體驗明快情感,人會成長和變得更完整;常體驗陰暗情感,人會變得扭曲和支離破碎。——辛耐·銳科
大腦把人所經曆的情感略分二類:愉快和痛苦。愛、安全、被承認、被接受、被肯定、自豪和自我價值感等是愉快的情感;被排斥、被拒絕、不安全、被否定、無助、無能和羞辱等是痛苦的情感。人所經曆的各種情感積累在人的潛意識當中,並在不知不覺中,左右著人的感覺和行動。
潛意識裏的情感積累,是人迄今為止一切情緒和情感經曆記憶的總和。昨天、前天及人的所有曆史,都會通過情感積累影響人的今天。“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說的是,在以前的生活中發生過很痛苦的事。下次再碰到同類的事,潛意識就會自動地讓人躲開這件事。為此,人就感到害怕。曆史通過情感記憶左右人的今天。情感經曆中疼痛越多,對疼痛記得越深,人要躲避的東西和感到害怕的東西就越多,人也越膽小。
大多數人的情感積累中都有很多痛。人疼痛越多的地方,就是人越想躲避和不擅長的地方。如,一個孩子學手工剪紙,很努力,可就是剪不好。這時大人走過來說:“你真笨。看別的孩子剪得多好。”類似的場景如反複出現。每當動手做事,孩子都要受到批評,或被貶為笨蛋。慢慢地,碰到要動手的事兒,這個孩子就躲。不得不動手時,孩子就變得心情不好,做也隻是付然了事。如此而來,這個孩子失去了許多發展動手能力的機會。事實上,在腦對手的控製方麵,不同孩子的發育會有很大差別。很可能,此時,這個孩子腦對手的控製就沒有其他孩子發育的成熟。他的動手能力暫時也隻有如此。二十年後,孩子長大成人。此人腦對手控製方麵的發育早已完成。可是,見到了要動手的事兒,這個人還是想躲避和逃離。這時的躲避和逃離則由人潛意識中所積累的痛苦情感驅使。
對於眼前的事物,人要時時作判斷。人要判斷有利、還是沒利,該做、還是不該做,對自己合適、還是不合適。可是,對事物作出判斷的不僅是此時此刻的這個人,而是參與著人的整個曆史。
那麽,大多數普通人都具有什麽樣的曆史?
從很小、很小的時候起,人就好奇、想探索。第一次見到了一個玻璃杯,小孩覺得很有趣。剛拿到手,小孩就聽到了一聲吼:別動!同時,還看到了一張生氣的臉,然後是玻璃杯被人奪走;小孩又看到了一盆花,樣子很新奇。剛要伸手去抓,小孩的手上就挨了一下打。從會動開始,小孩就頻繁地得到這樣的信息:探究未知,沒有好結果。再大一點兒,人學的東西在增加,人犯錯誤的機會也在增加。犯了錯誤,人經常得到別人的斥責、批評和貶低,人也會經常埋怨和責怪自己。很多人,從開始學習新事物的那天起,就開始感覺笨、無能、丟人和被人否定。很可能,從小越愛動、越好奇,人被斥責和否定的機會就越多,人潛意識中積累的痛苦情感可能也越多。
人的潛意識總是引導人躲避痛苦的情感。膽小、不敢開拓,經常是因人的潛意識當中存有太多的痛苦情感,人要躲避的事物也太多。潛意識左右人行為的根源在與其中的情感積累。隻要情感積累不變,人的行為也不變。
改變人的情感積累不容易。所以,一個退縮、膽小、不敢闖新路的人,不會因讀一本振奮人心的書,就變得開放、大膽和敢於開拓。可改變人的情感積累也不太難,隻要真想做,人人都可變。隻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時間。
方法大致是,找到一套有效的,超越自己的思想方法。在應用這思想方法的過程中,逐漸地清理自己情感中的負麵積累,和逐漸地增加正麵的情感積累。行為學家們認為,人的膽量和魄力受人潛意識當中的正、負情感的總和所控製。有一個痛苦情感記憶,潛意識中就多一個負號;有一個愉快情感,潛意識中就多一個正號。如果人能有意地多體會愛、安全、被承認、被接受、被肯定、自豪和自我價值感等,人就是在增加自己潛意識當中正麵情感的積累。隨著潛意識當中正麵情感積累的增加,人就變得更開放和更膽大。
積累正麵情感有幾個關鍵點:一,明確意識到,人的生活經曆不等於人的情感經曆。所以,相似的生活事件會產生不同的情感。在人的主動管理下,人對事物的反應能夠變得更合理和體會的正麵情感更多;二,應用有效思想方法,在從困難和失誤中得到經驗的同時,盡量少體會被否定、被拒絕、羞辱和無能等痛苦情感;三,清理記憶,否定對自己價值感、希望感和自信否定的記憶;四,為自己創造更多的機會去感受愛、安全、被承認、被接受、被肯定、自豪和自我價值感等愉快情感。
任何有價值的修練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情感積累的改變不會在幾天和幾個月內完成。但是,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改變的人,將會變得更善於開拓和更勇敢。
那是當然的。:)
隻管喝下可不夠,還得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