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宗仁披露的蔣介石與日本人的秘約

(2009-06-20 22:34:45) 下一個



蘆笛


最近重讀《李宗仁回憶錄》,愕然看到過去沒怎麽注意的這段話:

“汪兆銘的再度下野,雖為促成蔣中正複職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蔣氏這
次訪日歸來,傳聞攜有日本政府秘密借款,資本雄厚。複職實係必然趨
勢,毋待汪的下野而後定的。

據說,蔣先生在日住於黑龍會首領頭山滿家中,利用頭山氏在日本軍、
政兩界中的潛勢力,以遊說日本朝野。嗣後複因頭山滿介紹,與日本首
相田中義一,陸軍大臣向川義則,參謀總長金井範三,及參謀次長南次
郎,都有秘密商談。始終參與其事的日方要角,為田中義一的心腹——
南次郎。商談的內容,據日本少壯軍人透露的秘密報導,約為:(一)
蔣氏承認日本在滿洲有特殊權益,履行中山先生早年對日本的諾言(據
日本傳說,中山在辛亥前,曾以‘滿洲特殊權利’作為日本援助中國革
命的交換條件)。(二)蔣決反共到底。(三)日本支持蔣政權。(四)
日本借予蔣氏四千萬日元,以助蔣安定中國後,中、日兩國進行經濟合
作等項。密約共兩份,蔣、日雙方各持一份,以為日後交涉的張本。簽
署既畢,蔣先生遂挾巨資返國,以圖東山再起。

惟蔣氏的手腕也很靈活,渠出讓‘滿洲’權益,係以‘統一中國’為先
決條件。嗣後直至‘九一八’事變時止,中國迄未‘統一’,故蔣氏有
所借口,不履行其個人諾言。而日本官方也因此密約係由少數個人所簽
訂,未便予以公布。蔣氏既自食其言,日本政府也‘啞子吃黃連’,有
苦說不出。到‘九一八’前夕,日本少壯軍人積憤已深,蔣氏如再推宕,
少數不更事的軍人可能公布此蔣、日秘件。日內閣為檢討對華全盤政策,
曾召集所謂‘東方會議’以脅蔣。蔣不得已,乃允日人派代表來南京秘
商,惟事先聲言,渠所持的文件已在上海遺失,囑日方將所簽原件攜來。

民國十八年十月,日本政府乃特派駐華公使佐分利貞男為專使,來華與
蔣秘商有關滿、蒙事項。佐分利貞男一行於十月四日抵達上海。蔣乃令
上海市長竭力招待,網羅上海的交際名花,舉行大規模酒會。日專使一
行喝得酩酊大醉,然後搭坐掛車晉京。車行至中途,所有日人均爛醉如
泥,南京特務,乃乘機將此秘件竊去。

翌晨,日使一行酒醉醒來,到日使館整理行裝,擬拜晤蔣氏時,才發現
此密件已不翼而飛,未免大驚失色,然又不敢聲張。與蔣晤談數日,自
然毫無結果。佐分利貞男於十一月二十九日返日,自覺無麵目見人,未
幾,遂於箱根溫泉旅邸吞槍自裁。日本政界曾為此起一小風波,因佐分
利貞男無故自殺,群疑莫釋,知其內幕的,口雖不能明言,然內心的憤
懣實不能自抑,而見之於言辭。這一內幕才逐漸為外人所知。

這故事雖係傳聞,而日本軍人卻言之鑿鑿,似確有其事。再者,蔣氏於
民國十六年在日時,確曾與田中及南次郎等會談。會談內容如何,蔣先
生諱莫如深,也是事實。再證之以北伐完成後,蔣氏不斷製造內戰,以
及養癰貽患,任令贛南共產黨坐大的情形,似均在製造‘中國尚未統一’
的借口,以抵製日人的要挾。凡此種種跡象,對上述傳聞俱不無蛛絲馬
跡可尋。

在‘九一八’ 事變後,全國民氣沸騰,各地學校罷課,要求中央出師抗
日,是時兩廣士氣尤為激昂,廣西省府並密令民眾團體,組織糾察隊徹
查日貨,雷厲風行。日政府希圖緩和兩廣民情,曾派大批文武官員及民
眾代表來兩廣活動,借資聯絡感情,並勸誘兩廣當局效法中央,阻止民
眾的過激排日行動。值此時期,我在廣州私宅接見這批日籍訪客,先後
不下百餘人之多。接談之下,我力斥日本侵華政策的錯誤,希其改正。

那些日本訪客聽了我的分析,都很動容,唯土肥原賢二少將和台灣司令
官鬆井石根中將的態度,極為倔強。他二人強辯說,沈陽事變時,日本
關東軍司令本莊繁,固處置失當,但是你們的委員長對我們日本人也太
無信無義了。我們當即追問,我們的委員長究竟有什麽地方對日本無信
無義,以致激起他們對中國動武呢?我願聞其詳!然土肥原與鬆井二人
堅不吐實,似頗有難言之隱。

嗣後,我便根據此一線索,囑我方諜報人員及與日方接近的友人,多方
自日本少壯軍人集團中設法探聽,才獲得如上的情報。事雖跡近荒誕,
然證之以蔣先生在‘九一八’前,對內對外撲朔迷離的作風,實難斷言
此事的必無。”(《李宗仁回憶錄》,402-404頁)

《李宗仁回憶錄》我是在上大學時看的。那時因我黨嚴密的信息封鎖,我對中國現代史還談不上什麽了解,對孫中山的矢誌不移終生賣國的行為一無所知,而李宗仁在其回憶錄流露出來的對蔣介石強烈憎恨與鄙視,又使得他的話語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所以當時隻當成李敗壞蔣的名聲的又一努力,何況他自己也說乃是謠傳,並無確鑿證據,因此也就沒往心裏去。

但最近重讀該書,感覺就不同了,覺得李宗仁當然對自己隱惡揚善,對競爭對手隱善揚惡,這段話中頗有不盡不實之處,然而也有一定可信度。

先說謊言。李宗仁認為老蔣為了賴掉承諾,故意使中國陷入不統一狀態,這明擺著是撒謊,連他自己都無法自圓其說,蓋他從頭到尾攻擊的就是蔣介石誅鋤異己,實行中央集權,這還怎麽跟“製造中國尚未統一的借口”捏到一塊兒去?任何一個客觀觀察者都不能不承認,老蔣在抗戰前的心思都花到蕩平各路軍閥,武力統一全國上去了。他的確對共黨養癰貽患,故意將紅軍逼到西南去,但那是因為他想借機蕩平軍閥,消除各地割據,不是不想統一,而是為了統一故意養癰遺患,這連李氏自己都承認。

謊言二:李氏指責老蔣在九一八事變後下令張學良不抵抗,此乃早被現代學者戳穿的彌天大謊,連張學良在喪命前都承認了不抵抗是他下的命令,與老蔣無關。老蔣沒有積極抵抗,還是因為知道打不過日本人,想先安內再攘外,也就是完成袁世凱、段祺瑞、吳佩孚等人的曆史使命,補救辛亥醜劇造成的持續災難,使得中國恢複為一個統一的具有國防能力的主權國家,並不完全如孫中山一般,視滿蒙為外國,可以輕易贈送他人,更開門揖盜,以為同文同種的日本老大哥會提攜中國。

謊言三:李氏說走了嘴,承認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政府曾派大批文武官員及民間要人去兩廣活動,“借資聯絡感情”,卻說那是為了“勸誘兩廣當局效法中央,阻止民眾的過激排日行動”。其實國內學者錢文軍先生早就指出了,當時日本要人頻繁去兩廣活動,日本政府給予兩廣大量軍援,派軍官擔任廣西各軍事學校的教官、助教及部隊軍事顧問等等(參見《陳濟棠史料專輯》第2輯,闞宗驊:《陳濟棠統治廣東時期與新桂係的關係》),乃是為了扶助兩廣軍閥以“抗日”的名義武裝反抗南京政府,使得中國陷於永恒內戰與混亂,無力抵抗日軍的進一步侵略,更無力規複滿洲。

對日本人的算盤,李宗仁與白崇禧心中有數。“兩廣事變”發動前夕,白崇禧曾對陳濟棠交底: “至於友邦(指日本)方麵,我們可以再派人去聯絡,基於過去幾年日本軍方曾與我們有過聯係,又曾向廣西派過軍事顧問和教官,並曾售賣過軍火給我們,我們此次舉事,相信他們一定會同情和幫助我們的。”(參見《陳濟棠史料專輯》第2輯,李潔之:《陳濟棠統治廣東的始末》)隻是在陳濟棠迅速垮台之後,李、白見大勢已去,為了毀滅罪證,才迅速將所有日本軍事顧問、教官和技術人員驅逐出境。即使如此,日本人也沒計較,直到昆侖關戰役前夕還派策反李、白,要求他們倒蔣,日軍給予協助。日軍第五師團長今村均甚至還公開通電招降李、白。幸虧他倆在抗戰爆發後認清了民心所向,不曾動搖。但後功不能掩前過。盧溝橋事變發生前,桂係的“抗日”主張與我黨和其他軍閥一樣,都是“假抗日,真反蔣”。縱是李宗仁利舌如簧,他這段肮髒曆史並不是可以粉刷遮蓋的。

然而此話也有真實成分。日本右派組織黑龍會乃是同盟會的乳母,而頭山滿、內田良平、宮崎滔天等死硬軍國主義分子乃是孫文的教父,此乃如今大白於天下的事實。蔣介石既以孫文嫡傳弟子自命,豈能不受國父畢生為之奮鬥的“聯日(後來改成聯俄)製華”偉大戰略的影響?又豈能不認國父的教父為教祖?1929 年頭山滿與犬養毅聯袂訪華,時任國民政府主席的蔣介石盛情款待。當與貴賓們留影時,他身為國家元首,不是當仁不讓地站在中間,卻讓民間人士頭山滿和當時僅為一普通政客的犬養毅站在路上,自己笑容可掬地擠在路邊的泥地上,頗有“謙卑敬老”的華夏優良傳統,可見兩人即使不是他的衣食父母,也起碼是教祖一類(見下圖)。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e/Tsuyoshi_Inukai_with_Mitsuru_Toyama_and_Chiang_Kai-shek_cropped.jpg

(NND,這爛軟件又不知怎麽發了瘋,無法貼圖,隻好代之以鏈接,抱歉)

最主要的還是李氏介紹的蔣介石與日本人的秘約,咱們實在看得太眼熟了,那不就是國父畢生奮鬥的目標麽?從1898年到1923年,整整25年的光陰裏,向日本出讓滿洲,換取日本人的軍事政治援助,就一直是國父念茲在茲的夢想。他抓住一切機會,向形形色色的日本朝野要人熱情兜售滿洲:

“革命成功之時,即使以諸如滿、蒙、西伯利亞之地悉與日本,當亦無不可。”

“滿蒙可任日本取之,中國革命目的在滅滿興漢,中國建國在長城以內,故日本亟應援助革命黨。”

“日本如能援助中國革命,將以滿蒙讓渡與日本。”

“日本需要滿洲,滿洲與日本有不可隔離之關係。其地原為滿洲人之土地,對我中國漢人來說並非絕對必要。我輩革命如能成功,如滿洲之地,即使滿足日本之願望,當亦無妨。”

“日本真正理解中國,能協力建設新中國,即使將滿洲等地提供給日本也沒有關係。”

“為了立即打倒專製橫暴的袁世凱,確立全體國民所支持的革命新政府,收到中日結合的實際效果,希望日本至少以預備役將兵和武器編成三個師團,支援中國革命軍……中國新政府可以東北三省滿洲的特殊權益全部讓予日本。”

“日本矚目斯土(蘆按,指滿洲),乃當然之國策。對此,我等中華革命黨員能予充分諒解,故可以滿洲作為日本的特殊地區,承認日本移民和開拓的優先權。……中國的本土的開發亦唯日本的工業、技術、金融力量是賴。”

“將來國民黨實現對中國的統治的時候,必定將滿洲委托給日本。”(轉引自楊天石:《尋求曆史的謎底》,273-276頁,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以上第一條語錄是孫中山1898年說的,最後一條是1923年說的,此後因為他勾上了老毛子,賣身終於成功,這長達25年的苦苦單相思才算結束。人類曆史上,可能還找不出第二位如此執著、如此念念不忘、如此癡迷、如此上窮碧落下黃泉地向鄰國苦苦推銷本國領土的偉大的愛國者。

既然國父有此幾十年如一日的賣國情結,那據說是他的忠實傳人的國子蔣中正要不受熏陶影響,根本就不可想象。因此,我認為李宗仁披露的謠傳有一定可信度。而且,我傾向於相信日本人對蔣介石要比對孫文熱情慷慨得多,老蔣的求愛沒有孫文那麽困難。這道理毫不難懂:孫中山不過是個神智失常的夢想家與冒險家,奮鬥終生連“一個雞蛋的家當”都沒能積攢起來,到死時連廣東一省都沒本事統一,連一隻絕對服從的黨軍都沒能建立起來,有誰會去把寶押在這種瘋子頭上?

老蔣可就不同了,他下野那陣子可是軍權在握,頗有武力統一全國的可能,因此日本政府暗中助以巨款並非不可能。如所周知,老蔣乃是軍事庸才,他能搞倒各路諸侯,靠的最強大的武器還是銀彈,亦即國父傳下來的那手,靠金錢“運動”(收買)了敵方的大將,在關鍵時刻陣前倒戈,導致全局崩壞。那麽多的錢是哪兒來的?饒是他控製了富庶的東南一帶,連年用兵也該羅掘俱窮了。

另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一槍不放拱手讓出東北雖然是張學良的滔天大罪,南京政府不負直接責任,但後者對收複失土也沒有什麽熱情。蔣中正在七七事變前製定的秘密抗戰計劃,也隻限於在戰略後方實行長期抵抗,並沒有收複關外領土的遠期規劃。這當然也是雙方強弱對比使然,但似乎也反映了國民黨人不將東北視為本土的普遍心態,而這正是國父25年一貫教導的遺愛。如果日本人不得寸進尺,進一步入侵關內,則國府可能也就采取默認態度了。而如果日本人信守對汪精衛作出的承諾,從關內撤兵,則國民黨大多數黨人恐怕要紛紛叛蔣歸汪,那麽抗戰恐怕早就結束了,而滿洲國若是沒被整合入日本帝國的話,恐怕要變成今日亞洲第二大強國。

據岡村寧次回憶錄,戰爭後期,中日曾秘密接觸談判停戰,日本因為南洋吃緊,同意撤回關外,而中方堅持要求撤到釜山。中方之所以提高價碼,主要是因為蔣委員長已經參加了開羅會議,知道日本必敗,想給日本留條生路,其實是好意。然而日方對此一無所知,反以為中方狂妄,於是終未達成協議。但若日本早提出此議,我敢斷言抗戰早就結束了。中方後來之所以拒絕接受,一是因為自覺勝算在握,二是汪精衛的反襯,使得蔣介石不能再以低於他當初的價碼與日方作交易。其實汪精衛之所以叛國降日,還不是遵循國父“中日提攜,共存共榮”的“大亞洲主義”遺教。

總而言之,愚以為李宗仁披露的這事有一定可信度,老蔣可能確曾在訪日期間與日本達成了某種秘密協議。隻是老蔣比老孫狡猾,可能沒有落下什麽文字把柄,隻是口頭允諾。雖然佐分利貞男訪華確有其事,回到日本後也確實在箱根旅館裏自殺了(不過尚有人懷疑是他殺)。但李宗仁說的竊取秘約太像驚險小說,日本人也不會那麽笨。

不支持這一推測的事實乃是“濟南事變”(又稱“濟南慘案”)。1928年5月1日,北伐軍抵達濟南,與日軍發生衝突。5月3日,日軍竟違反國際公法,悍然殺害前去交涉的外交人員蔡公時及其十八名隨員。蔣中正乃忍氣吞聲撤出濟南,繞道繼續北進。按理說,若北伐獲得日本政府的默許,當不會發生這種惡性事件。不過日本乃是個上下不統一、下層軍官經常隨心所欲胡來一氣的爛國家,因此此事也不足以作為否定秘約存在的反證。

不過,若日本真以四千萬日元支持蔣介石統一中國,則應該能在檔案中留下記錄。戰後日本檔案全部公開了。若真有此事,應該早就曝光了,但世人至今對此一無所知。這才是比較過硬的否定李氏謠傳的證據。我想,概率比較高的可能是,老蔣確實和教祖們達成協議,不過得到的隻是精神上的鼓勵。此後,隨著日本外交政策的迅速右轉,教祖們又覺得統一了的中國將對滿洲構成威脅,不如鼓勵各地軍閥倒蔣,使得中國永遠陷於混亂中更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這在我看來就是概率比較高的猜測。老蔣和日本人到底做了什麽暗盤交易,恐怕將不為人知了。

其實即使蔣介石真的同意以出讓滿洲換取日本援助,我看也沒什麽大不得了的。國父賣得,國子賣不得?不許子承父業,到底是何高妙邏輯?若可以以此譴責國子蔣中正,那當然就更該譴責第一個想出這下流主意的國父孫大炮。不知李德鄰在痛罵他盟兄時,何以忘記譴責他那偉大的革命領袖賣國老賊中山樵?

作者:蘆笛 在 蘆笛自治區 發貼, 來自 http://www.hjclub.info

上一次由蘆笛於2009-6-01 周一, 上午5:24修改,總共修改了1次
返回頂端
閱讀會員資料 蘆笛離線 發送站內短信

* 小蔣(40歲)與倭相田中之爭。 -- 新大陸人 - (756 Byte) 2009-6-01 周一, 上午5:19 (104 reads)
o 謝謝賜教,能否給出蔣介石與田中談判的參考文獻來?難以理解:德國全身而退則老蔣可以收滿蒙? -- 蘆笛 - (0 Byte) 2009-6-01 周一, 下午11:23 (5 reads)
+ 賜教不敢,隻是說幾句而已。 -- 新大陸人 - (581 Byte) 2009-6-02 周二, 上午4:31 (28 reads)
* 日本保有在滿洲的利益的最大保障是靠中國的割據紛亂,而不是強勢力量領袖的承諾. 如果 -- 沙人 - (48 Byte) 2009-6-01 周一, 上午5:05 (34 reads)
o 那也未必,日本確實大量借錢給段祺瑞打內戰,日本的外交變來變去,朝野方針也不一樣 -- 蘆笛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