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一揮手的博客

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招幾個人生知己,能否?
個人資料
揮一揮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愛國如嫖妓

(2012-02-27 08:58:48) 下一個

愛國如嫖妓

當任何事情被貼上標簽,無論它是何等崇高之事業,或是何種神聖之形式,都會失去其正常賦有的意義,甚至形式也會遭到扭曲。

現在,中國人最常遭遇的就是愛國的論調了,就是身處海外也未能幸免,這已經成為獨特的標簽。當代中國正在發生許多有特色的事件,這個也可以算上一件。

這類標簽在考驗中國人的常識水準。

 

國是地理疆域,某種意義上又是政治分割的延伸。人可以超脫於疆域的劃分選擇生存地(力所能及的話),經濟全球化勢必會將這種趨向推向深入和普及。國家、政黨是附加於人的社會屬性和政治標簽,大多數人生而無選擇權利,落地即為某國人;但成人後心裏明白自己向往的家園也許不在腳下,而在大海那邊;或者不在人世,而在天堂;或者在來世不在現世,等等,不一而足。有幸遷徙、移民和畈依的人,就不再有那種悲哀,選擇了熱愛的家園駐紮。國家不複存在或者國家概念淡薄,隻有故鄉長留心間;異鄉即是家鄉,家園的概念深入,吾家即吾國,吾之國的疆域就從自家門庭延伸。對普羅大眾來說把每個日子過好就是最高的生活了,政治不能當飯吃,他們關心的是和自身有關的各種權益。

當然,也有人無論在哪裏,都把國家高高拱起在個人生存之上,這樣的人還是應該值得尊重,但不必試圖去改變。人各有誌。國,可以愛,也可以不愛,或者介於愛與不愛之間。

政客和執政者是一定要把國家概念操弄到底的,以權力掌握國家,倡導愛國是他們維護權力的政治手段。至於恨國,那又是一種新發明的詞匯,中宣部沒有倡導過,顯而易見是腦殘者的捏造。

好了,咱不糾纏於個別詞匯的發明權上。還是回到愛國這件事上來。

依揮手愚見,當一件原本是可以自由選擇的事情,硬要把它貼上標簽,並以此來鑒別是非的話,情形就可以和嫖妓有得一比了。

因此,揮手得出結論:

愛國如嫖妓。(補充一句:嫖妓不等於愛國哈!)

 

縱觀曆來關於國家社稷之論,都是統治者框製駕馭百姓的枷鎖。農民造反帝王軍閥混戰,城頭變換大王旗,國之隸屬和疆域經常在變化,為了政治交易疆域國土還可以贈與敵手,所謂的國今天屬於這個山大王,明天就投入另一個土皇帝懷裏,和娼妓身價差不多。百姓悵惶,不知國之所屬,隻認皇帝坐朝。

看看曆史興遞,無不是打著國家(朝廷)旗號進行的殺掠統治。

這不是吾之國,而是他之國。

國淪為妓女,被當權者奸淫,還要宣淫!

 

執政者指著他的國,要百姓們熱愛,情形很像老鴇拉客招徠生意。他自己呢,卻貪腐成災吏治不靖。卻要吾們來愛國?!

吾之國不是他之國。吾之國小之又小,甚至迷你,存在心裏;他之國疆域再大,聲勢再強盛,不敵吾之國之涓滴。

人首先愛家園。每個國民都會選擇清廉領導和吏治,法製和公平的社會。盡管事實上沒有淨土,向往並挑選稍為理想的生存之鄉並非高不可攀。國門開放眼界拓寬,讓國人看到世界的山山水水人倫文化,於是有移民熱潮。

吾之國在那裏,

你可以去,也可以不去。

你可以來,也可以不來。

你可以愛,也可以不愛。

反過來呢:

它之國在那裏,

你可以留,也可以不留。

你可以走,也可以不走。

你可以愛,也可以不愛。

 

移民不移民,和愛國沒關係。就是身在國內也不一定就愛國,就必須愛國。這是個政治議題。生命的基本意義是個體的獨立自由活著,生命沒有額外的義務負擔權力施加的政治責任,它應該隻承擔社會責任。除非你以政治為生,吃上了政治這碗飯。不能夠泛愛國論,否則就是逼良為娼或者有威逼嫖妓的嫌疑了。

嫖妓曆來是自由行為,有意願,有興趣,有條件,兩廂情願才能做成

那些散居在海外各地、處處鼓吹愛國論調的人,就像是皮條客,為執政者拉皮條呢。

真正的愛國者是些什麽人呢?就揮手所知,是在國家還在艱難紛亂年代從海外學成歸國的知識分子。他(她)產生於民國初期至抗戰前後,甚至五十年代初。這些人不是用言語而是以實際行動表達愛國心情,他們實踐了;但也並不以此去評判去裁決他人的行動。一切都是個人選擇的結果。他們明白個人是自由的這個基本常識。相較之下現在那些活在海外還揮舞愛國大棒的愛國者,其愛國熱忱和目的不值得懷疑嗎?

 

愛不愛國,愛什麽國,由個人意誌決定,不是是非題,是選擇題。不是生命中必有之意。家園之愛才是立身之本。

值得我愛,千萬裏會追尋;不值得愛,棄之如敝帚。

 

所以,扯愛國大旗,就如誘人嫖妓;鼓吹愛國,就如拉皮條。

自己嫖嫖麽也就算了;還要拉皮條,那就太過分了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