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個題目,有點嚇人。成因考,好象是作大學問的架勢,扯起來就是紀元史前,三皇五帝,曆史鉤沉,考據引證。做正宗的學問,確實需要下如此的功夫,否則學問沒有信服力,象說戲文了。
研究腐敗,考其成因,倒是學問裏的冷門偏門。現在隨著腐敗的步步深入,花樣翻新,特色越來越鮮明,倒變成熱門學科了,可以說,正成為一門顯學,假如研究得出新觀點,新心得,其學術效應,會和易中天、於丹一樣火爆。
扯大旗立招牌,成因考有點這個意思。關於腐敗的問題,有黨中央、國務院三令五申,政協人大、各部委、各軍兵種、各大軍區、各省市自治區黨委、各級地方黨委、全國人民經常洗心照麵,相信研究起來有群眾基礎,應不是難事。
言歸正題。先說腐敗是什麽?
腐敗就是腐化,腐化了要失敗。可知這個腐化非小民所為,而是官人胥吏作為。老百姓吃吃喝喝,賭賭錢,嫖嫖女人,賺點外快撈點橫財,得逞了,也不過快活一陣。
官人腐化,因為是群眾楷模黨派精英,手握權力,一旦腐化,就是權錢交易,發展下去喪失黨性,放棄原則,嚴格來講,黨的某一個角落、部門、渠道,權威受到損害,威信打了折扣,事業受到影響,一句話,失敗了。
所以,官人腐化,就是腐敗。老百姓隻有腐化的份。
關於腐敗,有一句名言: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腐化。
官人腐化就是腐敗,是因為他手裏有權。那麽這個權力是從那裏來的呢?
從理論上講,權力是老百姓自己送給官人的。
按實際上看,這個權力是奪來的。奪到手的權力就像自家的私財,是可以玩家家的。權力按級封奉,是大官封給小官,皇帝封給大官,現在是主席書記一級級封下去的。那麽皇帝誰封的呢?皇帝是造反造來的,沒人封的。
因為是封官製,所以有封建色彩。
怎麽封的呢?
在過去,做官要考試——鄉試,考中後再進京殿試,做一個官,起碼十年寒窗。
在現在,做官講資曆------
根據形勢發展,做官又和出身、派係牽上關係------
又和學曆掛鉤------
這是官吏有特色的組成結構。這也沒什麽稀罕,政治嗎,曆來是派中有派自立山頭的。
過去的官吏不是沒有腐敗,清官曆代都有,不多。中庸的多,但貪腐的也是少數。十年聖賢書不是白讀的,馬列理論不是看都沒看過,聽一番宣傳就可以為此奮鬥終身的嗎?何況聖賢書看的滾瓜爛熟,禮儀廉恥總是領會一些的,多少要有些經世濟才的本事,才能把官做。遠的不說,就說清朝吧,算得是封建末世,那些個官,都是秀才出身,上馬領軍打仗,照樣把官做的有聲有色,文功武治。
過去做官,皇帝是最高指示,他說了算。官吏為皇帝負責。根據資料,曆朝官吏與百姓之比,上千、幾百比一,所以實際上皇帝和父母官在很大程度上隻是一種遙控關係,和老百姓是虛擬形象管理,意象統治;年號改了百姓才知道皇帝換了,那時沒相片,皇帝長得啥模樣都不知道,連縣老爺都難得一見尊容,所以統治者有一層神秘麵紗,一神秘就顯出威權來。
一個官要貪腐,眾多老百姓頭上拔根毛,因為百姓多官少,百姓不覺痛癢,譬如給蚊子蜇了一口。
現在百姓是大大的多了,13億人口。當然官員也猛增,可以說,隻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組織,有組織就有官。也是根據資料,目前中國,官員和百姓之比,是1׃60左右(更詳細資料可勾勾一下)。
一套班子——黨:書記、副書記若幹;紀委:書記副書記;政:省長、部長、局長、處長、科長,副職依次減遞,省部級一般10個左右,還有辦公室主任(黨政一樣)、秘書;專項職權部門:如生育辦公室(正副職和主任、秘書,一樣不缺)、生產安全辦公室、工會婦聯共青團------
接下來是各單位的具體職能部門:如生產、銷售、後勤------大點的設處,小點的設科。
還有許多官位,比如處級調研員、享受局級待遇之顧問、部級之黨組書記,國家級專家(也成為官位,有相同待遇)。
過去,官、商、文人學士、武將條路清晰,各做各的事。現在研究員科學家文學家基本都有個頭銜,半官不官其實也是個閑官,將校武官兼著董事長總經理,名片拿出來名頭都是一溜一溜的,亦文亦官亦科亦官亦商亦官------
很多單位,官位太多,以致隻有科長,而沒有科員;更新的報道,某地黨政機關因官員多而輪流上班。既然是研究問題,自然不能管中窺豹,也不能以一概全,這裏列出來作為一種參考。
官多有好處嗎?好處是:陣容強大,壯觀,統治基礎紮實。
但是,官多的壞處在於和百姓的距離感拉進。以前,百姓見到父母官如見青天,他在做什麽根本不知道,百姓隻從官府告示中知道自己要做什麽;現在,官員無處不在:除了工作場所,酒席飯桌上,KTV包廂裏------距離拉近了,所作所為就顯露無遺,加上傳統的仇富嫉妒心態,關於貪汙腐化的傳言就四起了,所謂小道新聞興焉。孔子早就說過:------小人難養矣,------近之不遜。這意思很明白,太接近了,百姓就嘮嘮叨叨了,怨氣衝衝的。
可以肯定的說,關於腐敗問題的流播,多了不敢拍胸脯,起碼20%以上是小道傳聞(更具體的數據可以去勾勾)。這種腐敗不是實際的腐敗,是意象腐敗,是一種想當然的、不負責任的、市井小民口頭上流傳而實際上被誇大了甚至根本就沒有的腐敗。當然,這能怪百姓嗎,追根溯源,還是官太多引起的問題。古人說:眼不見為淨,現在睜開眼遍地是官員,真是光天化日,毛發畢現啊,要幹淨,隻有把眼閉上或幹脆不出家門才行。
當然,吏治好壞關鍵不在官多官少。這隻是比較有特色而已,不一定是腐敗之根源。
關鍵是:官員的甄選和提拔標準和程序。
關於官員的任用,曆來是由上級發現推薦,組織部選拔,黨校培養,基層鍛煉,然後某方麵擔當,最後步入仕途,或騰步青雲,或一步步上爬。鐵打的地盤流水的官,官走官來,除了不慎落馬,都是前塵錦繡的。
可是現在腐敗問題嚴重,顯然是有錯。錯在哪裏呢?
過去做官考八股,現在考什麽呢?
考一顆紅心,兩個基本,三個代表,四個堅持------
這些都不是學問,甚至常識都不是,所以不用考試,改成考察了。這些都寫入黨章的,還入了憲法的,具有深遠的曆史意義和偉大的現實意義。
這樣一二三四的新八股,要花什麽功夫去學嗎?顯然不需要,但有人花時間去深刻領會的,練得是嘴皮子功夫。過去打江山,容不得嘴皮子,要真幹實幹賣命的幹,但太平以後,嘴皮子就顯出功夫了------這裏不必翻曆史老帳了,感興趣的可以去勾勾。
黨中央汲取教訓,要實幹了,黑貓白貓正式出籠,但嘴皮子並沒消失,隻是換了說法,叫與時俱進。過去打仗的前輩都已凋零,後進者何以據之?學曆驗證應運而生,現在居高官的起碼是大學畢業,還有碩士博士,管他黨校政校名校,反正這是一件好事。
對一個官員來說,組織是他的上帝,決定他的仕途進展。組織是個虛化詞組,但又無處不在,具體化到個人,就是領導——頂頭上司。官員說起來頭頭是道: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其實他要負責的對象隻有一個,服務的對象也隻有一個,就是他的頂頭上司。這是封官製的特點:形成了官場的係統化、線條化、幫派化,盤根錯節糾結複雜,曆史淵源加上現實利益,官場的染缸,任是一匹白練,也非得讓你染色——這不是腐敗的起因,起碼也是腐敗不絕的根由。官場容不下一個“清”字。
過去毛澤東搞個人崇拜,一顆紅心有具體對象,忠誠有明確目標,就是山溝溝裏的村支書都朝拜東方三呼萬歲。現在偶像是沒有的了,但紅心還是要的,所謂忠誠不能丟棄,但隻是提拔選任時的一個基本條件;心是紅的,怎麽辨別呢?隻有看他平日裏的言行,錢是照樣可以撈,但一二三四的八股要經常嘴邊掛,這就符合升官的條件了。官員們忠誠的目標和具體對象,不再是金光閃閃的北京城了,縮短了距離而就在自己眼前,打點好眼前這個就打點好了自己的前程,做官比以前容易多了。紅不紅、紅到幾許是沒有具體技術參數的,上司說紅,黑也是紅;本來就紅,這下子就紫了。
官員對頂頭上司的忠誠,充其量是一種互為利用的關係,失去信仰實質的忠誠,隻有以物質的饋進來表示,物質可以填平精神的空洞,這恐怕是馬克思生前沒有想到的共產主義課題。封官製的弊病,就是走個人路子,跟線追幫,以目前情況看,那些落馬的高官精英,當初不都是心紅嘴硬政治覺悟高而高升的嗎,其背後都有更深更高的後台。
俗話說:十年媳婦熬成婆。現在來說說腐敗的心理因素。
犯顏頂撞上司直麵官場的人現在是廖若星辰了,像朱前總理大言不慚地宣告準備一百條棺材、九十九條給貪官汙吏,留一條給自己,豪言壯語何其爽耶!結果怎樣呢?到最後他隻能拍桌子,麵對隻有腐敗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事實。
封官製決定了下屬的從一性,從一性助長了官僚的奴性,奴性就是小媳婦的觀言察色巧言令色的本性,惟其如此才能做到婆——真個是熬啊,為官一生,怎一個熬字了得!
熬,是人生的放債,官場的投資,熬得越久越深越艱,收回的利息也越高,回報豐厚。在熬得過程中,人性裏正常的(且不說善良正直)秉性慢慢消磨,黨性漸漸高揚,奴性隨之擴張,個性消失於官場,千人一麵。
小媳婦熬成婆,比以前那個老太婆更厲害;壓抑的越久,等他出頭的一天,他就會變本加厲地向社會索要,官場從來不負責利息,它隻是給你權力,官得了權力,就可以向社會伸手了。他熬了十幾年、幾十年,熬得滿肚子怨氣,有朝一日機會來了,吃——吃它個腦滿腸肥!撈——撈它個滿船滿缽!嫖——養它個二奶三奶!官場的機製是腐敗不可避免產生的溫床,個人的心理補償因素,也是人性墮落的必然趨勢。
過去是: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現在是:額貪,誰不貪?額不貪,誰貪?
目前腐敗現象正以每秒m碼兒向前推進,過去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已經不夠用,政府的監查部又好像管不了黨務,所以現在又成立了反貪局,直接歸最高層管,看來起碼是個部級的局單位,正副手全套班子配備,起碼幾十條好漢吧。
各個省市部局單位又多一套官僚機構。
管用嗎?真的管用,其實紀委就夠了。
成因考,考成因,以鄙人學識和見解,隻是浮水一掠僅見皮毛。腐敗之與中國的現狀,正如一盤美食上的一隻或一群蒼蠅。 江湖上高手多多,對於腐敗問題一定有高見。秀才考曆史,都是紙上談兵事後諸葛亮。有高智者提出中央領導人要公布其個人資產,這個提法幾年前就有了。
這是最有效的防腐敗的方法之一,勝過千考萬考,你考我考。
這可是家私隱私,不在考的範疇裏。
祝揮手兄新年快樂!
FB隨著不被監督的權力而生,揮之不去;
FB受著不自由的新聞,不透明的權力運作的保護,揮之難去;
隻有揮手讓權力受監督,給新聞以自由,權力運作在光天化日之下,FB問題一定揮之即去!
悟兄好!謝謝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