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一揮手的博客

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招幾個人生知己,能否?
個人資料
揮一揮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信與不信的區別

(2007-02-17 15:10:00) 下一個

      

 

在信仰上,我現在處於灰色地段。以前是紅色的,相信馬克思列寧、毛澤東思想,那種信仰具有時代特征。那個時代結束了,信仰隨之崩潰,倒塌。

究其原因,是因為那種信仰是灌輸的結果,而非自由選擇的結果。其次,馬列政黨一次次的政治運動,它的發展,都是采取否定之否定的曆史邏輯運行,在我小小短短的信仰產生建立的那個階段,即經曆了林彪——副統帥——野心家、壞蛋;鄧小平——複出——又打倒——再複出;王張江姚——革命棋手——四人幫;毛澤東——神——三七開人物——十年浩劫,等等,等等。

我不斷相信,隨之顛覆;再相信,又迷惑,然後事實證明我要再一次顛覆自己的想法。文革結束,我二十歲。

年級輕輕的我,已經不相信——信仰。沒有信仰的我,就在人世上混啊。

黨啊,我親愛的黨,曾經是我爹媽的黨,不是我不愛你,不信你,是你用自己的溫暖巨手,一次次打碎你自己苦心經營的信仰園地。

二十歲啊,別人還是在建立信仰、鞏固信仰、堅定信仰的時候,我,和許多同時代的人,已經不相信信仰了!

我在世界上遊走,不論我在何地,幹著何種營生,我都是一個信仰的孤兒,一個遊魂啊。

好在文化和家庭教育的成果,我還有善良的本心和良知,在社會上混,就靠這兩樣東西支撐,也算是信念吧,雖稍遜一籌,總是聊勝於無。傳統文化裏積極向上優美的精髓沒有隨著信仰一起生生滅滅,這是我,和我的同時代人還值得拍手相慶的事情。

照看自己的靈魂,這不是上帝囑托的事,而是你自己要追尋的事。

到了美國。

我更感到孤獨,靈魂孤獨,軀體孤獨。

我在一位台灣姑娘的引領下,參加了一次家庭禮拜的聚會。我分到一本聖經,神父是個瘦小的老頭,他念一句經文,眾人跟一句;然後唱頌歌,再後是吃點簡單的食物。我的表現很拘謹,以致將茶杯碰翻,濕了聖經。

我參加過班組會,座談會,洽談會,研討會,這種形式的聚會,還是第一次。覺得新鮮,可是心存懷疑。

神父開車送我回家,說了許多。分手的時候,我問了一個問題。

在此之前,我也去過教堂,參加過周末彌撒,聽過神父的布道。

我問:那些神父,他們在台上講道,平時他們也是照此做人的嗎?

這句話問得有多麽突兀,我問的是位神父啊。

他遲疑了一下,答道:

每個神父都不一樣的,他們也是人。

我很失望。其實我期望他告訴我的是:神父的作為和他們在台上講道的是一致的。

這位神父說的是老實話。可是卻拖延了、或許是阻止了我加入教會的想頭。

 

人是要歸宿的,財寶不是歸宿,家庭不是歸宿,愛情不是歸宿,歸宿是自己靈魂寄居的地方。

 

我曾經對佛教產生過濃厚興趣,認真地看過一些書,去過幾大名寺遊勝,結識過居士,甚至想過做居士。

可是,那一切,離信仰還差著很大距離。

佛教的發展,它的末期和道家儒家合流,融入世俗,成為祈福求財的習俗,甚至政治的附庸,遠離教義的初衷,更遑論信仰的寄托了。

我轉了一圈,還是孑孓獨立。

佛教中的文化因素,卻因此留在心裏。所以,每當心中需要定力的時候,我會有時畫十字,有時是雙手合掌。我知道那都是無用功,甚至是褻瀆,可是,信仰的初心依稀可見,文化的浸染卻是根深蒂固。因此,更多時候,我就先合掌,再劃十字,兩道並舉。

很荒唐啊,哪裏都過不了關。所以我笑自己,是阿鬥,阿Q

 

這就是灰色地帶,灰色者,即雜色。

我曾聽過著名的布道人的講道,也專程聽過封從德(柴玲的前夫)的布道,他講了許多親身經曆的事情,證明信主的奇跡。

我曾經被激勵過,幾次下決心要重建信仰,修複園地。

可是,有一次,在做完彌撒,眾人布施後,神父在低頭禱告的過程中,眼睛向紫色的布施袋溜了三回,他沒有想到,台下的聽眾裏,有個叫揮手的人,正舉棋不定,為昄依作難;他的三眼之溜,正巧被多疑的揮手窺見。雖是小事一件人情常態,卻使我打了退堂鼓。

所以,我還在灰色地帶遊走,徘徊。

 

知識,可以解答很多疑難。可是知識的積累有時間的塵封,成見乃至偏見的熏染。知識是個染缸,所以知識不等於智慧,有時恰恰表現了愚昧。

文化,可以形成風格,鑄就人品,可是它有知識的因素,難免會墮入人性的軟肋,濫觴於名利風流場。

在我的心裏,模模糊糊有這個體會:人生付出比索取有時更快樂。

怎麽會有這個意念的?奇怪呀,我沒有額外地付出過什麽;也沒有得到過恩賜。我問過自己。那是一種召喚吧,現在還不能確定。

 

我需要信仰,我的神,不非得是基督,我有選擇。可是,有更好的嗎?

釋迦牟尼呢,越來越像個財神。

穆罕默德呢?讓我想起風高月黑夜,彎刀加炸藥。

我在默默地追尋,苦苦求索。我經常向親友宣講報告自己的減肥計劃、行事規劃,而且往往變化多端。掛在嘴邊的事,不可當真;隻有三箴其口默記在心的才較勁兒。有的時候,我為自己感動,蒼天在上,隻有你知我知!

愛情,破滅了,可以再愛,一次,兩次,直到愛出結果。

信仰,破產了,若要再信,關山重重;我視信仰比愛情重,不能再錯第二次。

 

所以,至今我是個遊人,遊蕩的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萬年月 回複 悄悄話 用真誠的觸角去探求、去感悟一切之後,

就會讓人擁有心靈的慧眼。

聖經裏麵的上帝,不過是人們自己想象、描繪出來的樣子而已。

我同樣信奉上帝,可我心目中的上帝是光明和公義的化身。

我還相信:在我們所感知的這個世界裏,一切都是在不斷進步和不斷進化中的。

通過宇宙銀河係的圖片,我們就會看到:惟有科學和進步,理性和博愛,才能讓地球村真正走向充滿光明的和諧世界。

現在的人,差不多都是非常感性而又善良的天使,我相信:人類最終會達成一種共識,互相關心、互相尊重、相信施比受更有福……

難怪司馬遷一早就能說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如果大家心目中所信奉的上帝,都是光明和公義的化身:他無處不在、無所不知,人們都生活在一個充滿光明、平等的世界裏,地球村豈不就是天堂嗎……




Luciel 回複 悄悄話 太敏銳了。
同意。
rachae 回複 悄悄話 NEGATIVE的心看到NEGATIVE的別人和世界,還有自己;
POSITIVE 的心看到POSITIVE的別人和世界,還有自己.
信仰不是尋找完美的世人,是尋找趨向完美的自我.這完美中有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包容和理解人性.
在這尋找中,隻有上帝本身才是樣本.
祝你早日找到你的信仰.
雨打梧桐 回複 悄悄話 灰色的信仰有什麽不好?沒有信仰也許才是真人。
lhwy 回複 悄悄話 我也有和你一樣的轉變.也可以說是蛻變吧, 那種蛻變不痛苦, 但是不由自主. 我任由自己的經曆著,心中自有定性,卻依然在探尋著,想有一天會有個著落? 各種教義中都有精華, 凝結著無盡的智慧, 可一旦成了教,被代言人來宣講,它能拯救許多靈魂, 好象變成一味靈丹妙藥.可怎麽到頭來,是不是信徒成了唯一的生死判?
丹楓 回複 悄悄話 1, 某些人甚至某個組織的行為並不代表了宗教本身。宗教往往會被人扭曲利用,不能以此來否定宗教。
2, 信仰也有不同的層次。祈福求財雖然從宗教本身而言,不是正道,但也是種下善根的一種方式。
3, 對知識和文化的看法,我非常讚同。很感動你對信仰這麽看重。
建議多讀書,自己去體悟而不要看別人怎麽做,從“釋迦牟尼越來越像個財神”這句話來看,覺得你對佛教的了解並不多。佛教的書,我推薦南懷瑾的(金剛經說什麽),基督教的推薦(遊子吟),伊斯蘭教本人了解不多
4, 另外,欣賞你的文章,才氣逼人。
papoose 回複 悄悄話 你的感受很真實, 是這樣的, 信仰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是來自心靈的, 沒必要去勉強, 但是有一個open mind還是比較好一些. 我和你可能是同齡人, 完全能夠理解你的心情.
咕咚來了快跑吧 回複 悄悄話 要是那個神父不說老實話,而你在別處見到神父的行為和他們所言不一致的時候會更失望.他沒有為了要拉你入教而說你所想要聽到的,是誠實,這就已經不錯了.
咕咚來了快跑吧 回複 悄悄話 神父也是人,我們不能指望另外的人比自己做的更好.神職人員也犯罪,但我覺得這不說明這個宗教不好.我也是在尋覓中,好多問題無法說服自己.平均來說信教的人可能比不信教的人的道德水準要高一些,宗教的作用也在於此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