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緣巧合, 把我的blog“推銷“給一個同事看。 同事在大致掃了一眼後說, 我仿佛看到了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人。 我理解他的意思, 我們在同一公司, 同一部門共事至少7年, 可是各自留給別人的印象仍然是模糊的, 膚淺的。我聽了一些他的意見, 也似乎看到了一個不同的人。 也就是說, 認識人的時間長短,與對人的了解並不成比例。
印象, 是人與人間的交往中,一個很神秘的指數, 可以完全左右任何關係的發展。 其重要程度, 雖然沒有自立個門戶成為印象學, 但卻是春雨潤物一般, 細微而無處不在, 可就是這樣一個關鍵的因素, 經常成為偏見的代名詞。
你說你認識了個新的朋友或同事, 大多數人會問的一句話是"你對他/她的印象如何?", 從你口中說出的隻不過是剛見麵的感覺, 好或壞, 但是往往就留下了對或錯的烙印, 在你和聽你描述的人的心中。 要糾正過來, 往往需得費很大功夫。 最冤枉便是這留下似是而非的印象的人, 常常自己都不知道做了什麽, 就失去了機會。
典型的例子便是工作麵試, 要在不多的3, 4次麵談中, 讓人家信服, 留下非你不可的印象。 要掌握這門技巧可不容易, 就像那煲湯的火候, 要正正好好。 知識淵博, 人說廟小供不下大菩薩;老成持重, 人說缺少幽默感; 誇誇其談, 牛皮不怕吹爆就怕不吹, 有時, 人反倒覺得不錯, 就你了! 講到底, 除了真實的實力和潛質(不太容易在2,3個小時內測出來)是你的, 印象這張牌終究在別人手中, 還是老話能安慰人, "謀事在人, 成事在天",天威難測, 你如何能輕易翻動那張牌?
再例如交朋識友, 有一次和朋友的朋友吃飯, 是初次見麵, 一頓飯下來, 我覺得時間過得慢得不行, 無話可談。 可是朋友告訴我, 此人實際是挺有幽默感的, 和我腦中的輪廓截然不同。 就是由於這樣的“第一印象“, 我們可能會錯過一些可以成為知交的人, 也可能被別人錯過。 再回到同事之間, 因為工作中的你與生活中的你也許是南轅北轍, 職場上戴著的麵具成了別人眼中的印象,打交道再久, 也隻是路上的過客。
西洋畫家中我最喜歡的莫奈有一幅作品叫"日出。印象", 表現的意境是他對日出的感受和體會, 風格是如此獨特, 以至於一個新的畫係就此誕生,稱作為"印象派"。畫的都是藝術家本人的感覺, 每個看者都可能有不同的欣賞結論, 但美的感想多半是一致的。 如果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和了解也能如畫給我們的感受一樣簡單直接, 該省卻多少無聊和浪費啊! 不過我明白自己就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