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輕鬆的活法

原來是“茫茫人生,何處是岸?”,我今天“活的輕輕鬆鬆”為什麽?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軍在伊拉克何去何從?

(2006-12-18 16:57:54) 下一個
今天美國新任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正式宣誓就職,拉姆斯菲爾德倡導的現代戰爭理念與他的去職一樣進了曆史的垃圾堆。蓋茨在參議院任命聽證會上毫不掩飾他在思考美軍如何從伊拉克盡早脫身這一事實,顯示他在任期內將會說服布什總統從當前的抵賴狀態(state of denial)中走出來。盡管布什至今還沒有宣布新的伊拉克策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美軍從伊拉克撤軍隻是時間早晚和多狼狽的問題。另外,美國在將來挑起下一次戰爭時,不管對象是誰,將會更加審慎一些。從伊拉克乃至阿富汗的戰爭中,美國人應該認識到了“贏戰爭容易,想體麵脫身難”這個道理了吧。


也許美國人至今也沒有弄明白,伊拉克戰爭是如何從勢如破竹的早期戰場上的勝利,演變為如今美軍在伊拉克土地上如同驚弓之鳥的吧?其實美軍在伊拉克的爛泥灘般的處境,歸因於兩種文化的碰撞。人類曆史上從來沒有過占領者不通過高壓恐怖就讓當地人接受另一種文化上的例子,文化的融合更多的是通過長時間的潛移默化來完成的。美軍輸就輸在它的雙重身份的纏累上:一方麵,它是侵略者,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占領一個像伊拉克一樣的國家不費吹灰之力;另一方麵,它又有一幅道貌岸然的充當世界警察的假麵具,而且對這幅假麵具還特別注重,不舍得拋開。本來拉姆斯菲爾德的如意算盤是通過對新聞係統的封鎖與恐嚇,來掩蓋美軍的惡行,來達到既能通過白色恐怖來征服伊拉克人民,又不為人所知的如意算盤。當這個算盤打空了之後,他的失敗就難免了。我相信,拉姆斯菲爾德心目中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在伊拉克的那幾個在路邊埋地雷的“恐怖分子”,而是那些束縛了他手腳,沒讓他大開殺戒的那些人。

現在再回頭看伊拉克戰爭,更加感覺到毛澤東戰爭理論裏人民戰爭的威力。如今的美國兵在伊拉克的處境真是可憐,這從美軍的座右銘就可以讀出其中的蒼涼:“讓敵人殺你時費點兒力氣(Make yourself hard to kill)”。不過我還是佩服美軍對伊拉克邊境的控製,我當初在2003年初戰爭開始前預言,美軍會很快占領伊拉克,但反美武裝將在不遠的將來具備大規模殺傷敵人的能力,比如一次襲擊殺傷超過200美軍的小規模戰鬥,迫使美軍由於傷亡慘重而敗走。至今也沒有見到這樣的戰果,也許這與周邊國家不敢開罪於美國有關,使得反美武裝得不到好的武器裝備(即便如此,美國已經在三番五次地威脅敘利亞和伊朗,指責他們向伊拉克反美武裝供應武器)。不過,這種一天兩個的慢性折磨也效果不錯,現在美國國內的新聞媒體天天在數死亡人數,仿佛是在倒計時什麽時候死到三千一樣。可以想見,美軍死亡人數過了3000將有很多人心裏承受能力被打破,到時撤軍的呼聲將更強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