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07)
2008 (92)
2009 (126)
2013 (1)
原發性高脂血症的病因有哪些?
高脂血症是一類較常見的疾病,除了少數是由於全身性疾病所致外(繼發性高脂血症),絕大部分是因遺傳基因缺陷(或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原發性高脂血症)。
1、 年齡和性別:健康人血脂含量隨著年齡增長和性別不同而有所變化,其變化規律因人而異,城鎮居民的血清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有隨年齡增長而升高的趨勢;而農民的情況則不同,女性隨年齡增長變化不明顯,男性20歲以後已趨穩定,40歲以後反而下降。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與城鄉居民膳食成分及體力活動的不同有關。在性別方麵,50歲以後的女性血清膽固醇、三酰甘油的含量明顯高於男性,這可能與女性在絕經後內分泌的改變有關。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男性在40-50歲最高,峰值為45-49歲;女性在45-65歲最高值年齡之後,血清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逐漸降低。在此之前,男性的含量高於女性。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一樣,其含量也隨著年齡的增高而增高,在20-50歲,男性的平均值高於女性,50歲時男女相等。60歲女性略高於男性,60歲女性略高於男性,65-75歲男性和女性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逐漸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變化最小。
2、 飲食:食物成分對乳糜微粒、極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影響較大,對高密度脂蛋白影響較小。
總熱能:熱能攝入過多,超過體內消耗則轉化為脂肪儲備。此時,由於內源性三酰甘油增加,血清極低密度脂蛋白隨之升高。
脂類食物:食物中脂肪酸的性質對乳糜微粒有明顯影響,對極低密度脂蛋白的脂類組成和物理性質也有一定影響。進食動物性脂肪,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增加,極低密度脂蛋白降解較慢;食入植物性脂肪,可使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減少。一般認為,動物性脂肪含飽和脂肪酸較多,且含有一定量的膽固醇;而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並含有能阻止膽固醇吸收的β-穀固醇。正是不飽和脂肪酸降低了血清低密度脂蛋白。
糖類:在高糖飲食時,肝髒分泌極低密度脂蛋白不僅數量多,而且體積大,其所含三酰甘油也增多。但多糖類中的果膠和纖維素有降低血脂作用,纖維素還可促進腸道細菌生長,使總膽固醇降解為類固醇隨大便排出。還可以吸收膽酸,抑製膽酸的重吸收,從而促進膽固醇轉化為膽酸,致使血清膽固醇降低。
酒:大量飲酒可使極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不過如果少量飲酒,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可增高。
3、 吸煙:吸煙是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據世界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全世界每年有12萬心髒病患者的死亡與吸煙有關。
4、 職業與運動:不同職業的人血清脂質和脂蛋白含量不同,大量的統計數據表明,腦力勞動者血清膽固醇和三酰甘油較體力勞動者高,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則低;城鎮居民的血清膽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又高於農民。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並不是職業本身,而主要是由於不同職業的人體力活動的強度及飲食習慣不同。大量的實驗數據表明,運動和體力活動可使血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顯著降低,而使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增高,甚至可以使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含量恢複到正常水平。
5、體重的影響:流行病學及臨床數據表明,肥胖或超體重者冠心病發病率明顯增高,血清膽固醇、三酰甘油的含量隨著體重的增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