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天地

交流防癌、抗癌最新資訊。歡迎廣大熱心於抗癌事業的專家、學者、醫學界的朋友們、對防癌抗癌資訊有興趣的人士來與賀醫生共同探究和交流!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知難行易 v.s. 知易行難

(2009-08-02 12:12:58) 下一個

          知難行易 v.s. 知易行難

 

作者:威力 (http://www.seth-holistic.org/)

本文摘錄自《葆光居》(http://mindofwilliam.wordpress.com/)

 

小時候學過知難行易說知易行難說, 這兩種看法,各有其不同的立論之處。“知難行易”是孫中山當時為了革命運動的推展,以這樣的說法試圖讓大眾對革命給予更多的支持。而“知易行難”是儒家的傳統看法(後來更衍生至荀子“知之不若行之”的行動派看法),《尚書.說命》:“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左傳.昭公十年》:“非知之實難,將在行之”;這兩處所說的,都是知易行難。

 

作此文的用意並非在於辯論到底是哪一個講法對,而是試圖以此類的學說做為一個引子,促使發覺實際生活裏的心理層麵,以期在許多窒礙之處能因此而生出往前走的勇氣。

 

別以為這跟大多數的人無關,光說能不能放得下這一樁,就與所有的人皆有關聯。“放下”卻絕不應該是被追求的目標,但它卻是行事心態正確之後的結果。一但心裏能放得下、放得開,很多事情事實上都是能靠自以為微小的自我能力可以解決的。

 

記得小時候看老爸吞感冒藥或維他命藥丸,總是在藥丸放進嘴裏,喝了一口水後,必須將頭猛往後仰個不下十數次才能將藥吞下去,而我跟老弟兩個也總在旁邊大聲的數,給他漏氣。當然吞藥猛仰頭的動作從物理上來看能理解為幫藥丸加速助跑的動作,但在助跑了許多次之後,為何還在繼續助跑而沒能真的跑出去?這卻是心理因素造成的結果。吞藥時意識到有藥丸在喉,反而潛意識地讓喉嚨緊縮而吞不下去,這卻都既不是單純的“知難行易”或“知易行難”了。這,看似更多像是 個“知難行難”的狀況。

 

我的問題來了:是誰規定要先“知”一件事情的難易,才能往前走的呢?這裏所謂的知,我想大家都會同意,不是“知道、不知道”的意思,“知”在這裏的意思,是作“認定”解。人們往往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要不四處打聽他人的經驗,要不就依照之前自己的親身體驗,然後為將做的事情先評定了一個刻板的難易程度,但卻又因為這個事先的認定,而造成自己的真實能力被大大的限製住、或打折扣了。

 

所以,傻傻的、看似神經大條、從不去想一件事情有何困難之處的人,實則是有福的。做事情越是緊張兮兮、瞻前顧後,就越是落得顧此失彼、自以為天不從人願的結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常春藤88 回複 悄悄話 哈哈,俺就是那個有福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