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的印度人愛用樹葉來刷牙,不僅口氣清香,而且牙齒牢固,不易脫落。經考證,中國的刷牙習慣是從印度僧人那裏學來的。西晉時,都法護的譯經就有“楊枝梳齒”。楊枝即牙刷,梳齒即刷牙。唐朝時,義淨的譯經也有“取君持,執齒木,出門外澡漱”。君持即淨瓶,齒木即牙刷,澡漱即刷牙。 日本一名醫生1982年在敦煌發現了一幅唐代的壁畫,所畫的是皈依佛門的人正在剃頭、洗臉、刷牙、潔身的場景。這一發現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後來,人們細查敦煌石窟,大大小小的“揩牙圖”竟有十幾處之多。圖中刷牙者皆上身裸露,蹲著馬步,左手握淨瓶,右手橫牙刷於嘴上。 古時的楊枝牙刷,是將楊柳枝的一端或兩端打扁成刷狀,沾鹽或藥揩齒。這種牙刷後來被植毛牙刷淘汰。考古工作者曾在遼國墓葬中,發現了兩把植毛牙刷,它有兩排共八個植毛孔,植毛長度約2.5厘米,與現代牙刷十分相似。 中國人的潔齒文明,雖然有許多與僧人生活有關的記載。但細查古代典籍,至少在周代國人就初露潔齒之端倪了。《禮記》載,“雞初鳴,鹹盥漱”。也就是說,漱口之習至少在那時已成為華夏文明的一種生活習慣了。 現代人普遍以白牙為美 人從什麽時候開始以白牙為美的?西方經典“所羅門之歌”中,就有將情人的牙齒比喻為一排小白羊的讚美之詞。在古羅馬,人們為了牙齒潔白,曾發明了以尿洗牙的偏方。當時最具品牌地位的洗牙尿據說是葡萄牙尿。 有意思的是,以黑牙為美的曆史也很漫長,甚至延續至今。考古工作者在廣西富川縣發掘兩千四百年前的墓葬時,發現墓葬中有黑牙齒的骸骨。據考,在古越人心目中,美女的牙齒應是黑又亮的。 泰國阿卡族女人的美麗標準:牙齒越黑越美麗 古羅馬人美白牙齒要喝尿,古越人美黑牙齒的技術也不輕鬆。古法染黑牙要分兩個階段:先染紅再染黑。先把染料塗在剪好的芭蕉葉、椰葉或檳榔葉上,作為染膏貼在牙外麵。次日早晨,取下染膏後,用上等魚露漱口,以便將沾在牙縫的染料清除幹淨。十二至十五天後進入染黑階段,用手指將“染料”使勁抹在牙麵上,使牙齒黑得發亮。這種黑牙文化,亞洲其他國家也有,如日本、越南等地都有好染黑牙的部族。這種習俗到今天,也還沒有完全退出曆史舞台。 黑好,還是白好?就健康而言,不生病的牙就是好牙,這才是牙齒美的硬道理。 很多人以為,牙病是一種現代病,甚至是一種富貴病。其實不然。 華夏先民在製作第一批“漢字”時,就率先勾畫了“齒”字(即在一個“口”裏上下各畫兩顆牙)和“齲”字(其字形是一口蛀蝕牙齒)。安陽小屯出土的十萬甲骨中,涉及到的疾病記載就有323片。其中就有問“疾齒”的。遺憾的是,甲骨文中除了病名及症狀之卜辭外,未見藥物及治療的記載。 雖然在商代就有了“齲”的記載,但最早的牙醫還是出在埃及。2006年10月,考古人員在埃及發現了三位牙醫的墳墓。每個墓門上都有“一顆牙齒上麵有一隻眼睛”的象形文字,並都留有姓名,表明了墓主禦用牙醫的身份。這些牙醫墓屬於第四王朝末,第五王朝初期,據今大約四千兩百年左右。 埃及找到了最古老的牙醫,但它並非人類最早的醫牙史。據《自然》雜誌的報道,巴基斯坦出土發現的九個史前頭骨中,竟有十一個牙齒鑽洞,深度約為3.5毫米。手術完成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五千五百年到七千年之間。科研人員還嚐試了複原古代鑽牙的方法,以證明古人在那時就已掌握了開髓技術。 齲齒不僅痛,而且還爛。中醫早期對付爛牙的土辦法是用榆皮、美桂等藥物來充填牙齒。漢墓出土的文獻,記載了中國這種最早的牙齒充填術。到了唐代人們又發明了銀汞合金的牙齒充填術。但充填術代替不了終將缺損的牙齒。義齒早晚要浮出水麵。 西方最初是用河馬牙、象牙、牛骨牙來製造義齒的,但動物的牙齒畢竟不如人牙好看,很快人們就找到了義齒的最佳貨源:一是窮人的牙,二是死人的牙。這種事大約在文藝複興時就開始了,到十八世紀已成為流行。由於買活人的牙成本太高,很快就有職業盜墓者向牙醫販賣死人牙齒。 不過,比之盜墓拔牙,來得更快的是屍橫遍野的戰場。最著名的,當數1815年“滑鐵盧”戰役留下的巨大的義齒資源了。那一仗,對陣雙方共損失了五萬多將士。幾萬套“滑鐵盧”義齒,整整服務了歐美一代鑲假牙的人。(文/梁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