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07)
2008 (92)
2009 (126)
2013 (1)
健康熱線 http://www.jkonline.cn 2006年10月05日 東北網
東北網10月4日電 據《科學世界》3日報道,一個當了父親後,外表會發生一些或大或小的變化,科學家現在又發現,當了父親的人,大腦也會發生變化,和孩子相處,有益於大腦。
沒有人會否認當了爸爸會改變他的生活。盡管晚上失眠次數明顯增加,又得到為孩子換尿布的義務,但多數人都會同意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它使生活充實,對男人有積極影響。這項由倫道夫-麥肯學院心理學係主任、腦研究人員凱莉·蘭伯特教授負責的研究顯示,在生活方式上,父親的身份可能比單身男人改變更大,事實上它會給父親的腦帶來永久的好處。
蘭伯特關於老鼠媽媽的研究顯示,母親身份有益於腦。她發現,老鼠媽媽在學習和記憶測試上比不是媽媽的老鼠做得好,而且更勇敢。蘭伯特說,老鼠媽媽對壓力的破壞性影響有抵抗力。她把這些改變同懷孕和哺乳期出現的大量荷爾蒙聯係在一起,但在《科學美國人》雜誌上說,即使不是媽媽的老鼠被賦予“撫養”孩子的義務,它們在這些領域也有改變。
蘭伯特對類似結果發生在齧齒動物爸爸身上的可能性很感興趣。她最近的實驗顯示,老鼠爸爸在尋找食物方麵比單身老鼠做得好,而且在一些新情形中產生的壓力更少,例如遇到陌生對象等。
蘭伯特說,要在這個齧齒目世界中找個好爸爸,可能很費勁,“事實上隻有約6%的哺乳動物表現出父親的養育行為。”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她的研究小組用兩種比較接近的老鼠進行實驗,它們對父親身份的反應存在很大差異。蘭伯特表示:“一種是出色的爸爸,我們稱之為‘媽媽先生’;另一種很不負責任,做爸爸對它們來說就是挑戰,我們把它們叫做遊手好閑的爸爸。”“媽媽先生”屬於加利福尼亞州鹿鼠,它們能像稱職的鼠媽媽一樣和孩子們摟在一起,養育它們。那些“遊手好閑爸爸”屬於普通鹿鼠,非常害怕同孩子們在一塊兒。蘭伯特這樣描述它們的行為:“要是我不移動,這種老鼠或許不會看到我。受到威脅時,它們會逃走,或攻擊對方。”
蘭伯特的研究小組首先在“媽媽先生”品種中比較了從來沒有當過爸爸的單身雄鹿鼠,最後發現這個結果同她在老鼠身上的結果類似。她說:“我們發現這些鹿鼠爸爸是更好的食物搜尋者,它們比不是爸爸的雄鹿鼠更有冒險精神,更喜歡去探索陌生環境。盡管前麵可能有危險,它們也會去。”然後,研究人員讓單身雄鹿鼠撫養幼崽。隻在很短的時間——4天內——每天10分鍾,這種從未當過爸爸的加利福尼亞州鹿鼠很快對鼠寶寶做出反應。蘭伯特表示:“這些動物會靠近小鹿鼠,接著嗅嗅它們身上的氣味,最後跟它們融洽相處了。這些‘假爸爸’好像要為孩子們做任何事,當然除了會唱催眠曲《快睡吧,小寶寶!》。”
但是,屬於普通鹿鼠的“遊手好閑爸爸”卻表現出相反的行為,它們對幼崽有警惕意識。研究人員在把普通雄鹿鼠放進去前,先把幼崽放到一個金屬網粗濾器下麵。蘭伯特說:“我們在實驗室裏把它叫做小帳蓬,可以保護幼崽免遭普通雄鹿鼠的傷害。”他們觀察兩種同養育和社會行為有關的荷爾蒙的變化,一種叫催產素,常用綽號是“擁抱荷爾蒙”,對母性關係很重要;另一個是抗利尿激素,被認為對雄性的社會行為有重要意義。
蘭伯特表示,不管是加利福尼亞州鹿鼠還是普通鹿鼠,隻要同孩子們在一起,都會受到這些荷爾蒙的影響。她說:“即使‘遊手好閑爸爸’,跟鼠寶寶在一起,它們的腦也會作出反應。無論是好爸爸還是壞爸爸,都會出現同樣的結果。”蘭伯特還說:“和幼鼠一起生活的經曆隻是改變了與社會和養育反應有關的腦區域。”
她懷疑類似改變可能發生在人身上。她表示:“我認為同孩子們和家人在一起對保持養育反應很重要。給這些問題找出可靠答案對父親的育兒假等決定有重要意義。”
蘭伯特表示,在更多研究探索這個新領域前,要完成從齧齒動物到人的實驗過渡依然需要很長時間。但是她說,這些實驗為研究感情移入和友誼等重要社會行為以及潛在的腦化學找到了新方法。
蘭伯特在國際行為神經科學協會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最近的這些發現。這種研究成為2006年1月期《科學美國人》雜誌一大特色。它得到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倫道夫-麥肯學院和裏士滿大學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