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天地

交流防癌、抗癌最新資訊。歡迎廣大熱心於抗癌事業的專家、學者、醫學界的朋友們、對防癌抗癌資訊有興趣的人士來與賀醫生共同探究和交流!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保健食品:不吃沒事 吃了也不管事?!(ZT)

(2006-10-19 02:57:45) 下一個


 
http://www.sina.com.cn 家庭醫藥
 
  欄目:特別策劃

  健康是生命的基石。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渴求,對能帶來健康的保健食品極為關注。但是,當人們真正把目光投向保健食品的時候,卻屢屢感到失望,甚至上當受騙,帶來的結果就是麵對保健食品的不信任或者不知所措。那麽,保健食品到底有沒有用?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認識保健食品?請看本期特別策劃——

        保健食品:不吃沒事,吃了也不管事?

  策 劃:本刊編輯部

  執 行:張宇

  指導專家:中國保健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副會長 王成亞

  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營養科主任、教授 蔡東聯

  “我最反對兒女們送我保健食品!”當喬大爺向記者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讓我們頗感意外。因為在采訪他之前,我們就從他的鄰居們那裏得知喬大爺老兩口是出了名的“保健食品專業戶”。

  據鄰居們介紹,去年喬大媽被診斷出患冠心病,好幾次發作都讓她險些送了性命。從那以後,老兩口就特別關注電視上的保健食品廣告,還頻頻參加各個醫藥公司組織的義診、講座。家裏很快就堆滿了各種各樣花花綠綠的保健食品盒子,二人每天吃的保健食品能趕上吃的飯了!

  兒女們也為兩位老人的健康牽腸掛肚,逢年過節就大包小包地拎著各種保健食品來看二老。但是,吃了那麽多保健食品,喬大媽的病卻一點不見好。喬大爺現在一提保健食品就氣不打一處來,從一個保健食品的擁護者一下子變成了堅定的反對者。

  送什麽別送保健品?

  喬大爺的例子在中國的消費者中並非個案,它恰恰代表了多數老百姓對保健食品從“趨之若騖”到“棄之如敝履”的過程。

  中國保健食品業發源於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末,保健食品席卷各地市場。然而,從80年代的蜂王精大戰到90年代的鱉精、魚油、多靈多、腦黃金大戰,再到本世紀初的鈣劑大戰,不少保健食品生產廠家、商家急功近利,執著於各種功效廣告和概念炒作,而忽略了產品質量和誠信理念。禁不住誘惑的消費者雖然一時上當,帶來的結果卻是迅速拋棄這類產品。於是,有了包括“太陽神”、“三株口服液”等一係列“名牌”保健食品一夜之間的銷聲匿跡。

  不信任,是中國老百姓現在對保健食品的第一印象。有資料顯示,我國超過70%的人近5年內從未購買過保健品,80%以上的人近5年內從未食用過保健食品,40%的人認為保健食品毫無用處……某保健食品廠家費盡心思炮製出的“送禮送健康”理念,現在已經被“送什麽別送保健品”的調侃所淹沒……

  保健食品謀求“變臉”

  與保健食品在中國的尷尬境地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在國外,保健食品已經走入尋常百姓的生活。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全球有70%的成年人處於亞健康狀態,這為具有改善機體亞健康功能的保健食品提供了巨大的商業空間。有關資料顯示,歐美國家的消費者平均用於保健食品方麵的花費占其總支出的2%以上,而中國隻占0.07%。

  據中國保健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副會長王成亞介紹,現在的中國保健食品市場現狀,是一方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康意識的普遍增強,社會總需求不斷增長;另一方麵由於市場無序、失信、科學含量低等原因,行業信譽掃地,麵臨著深刻的危機。

  正是意識到這一點,行業協會和生產企業正在共同努力,重點整頓市場經濟秩序,加強市場秩序的"法治";恢複社會商業信用,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提高市場的管理水平,使市場進入有序的競爭狀態。萎縮三年之後,中國的保健食品市場現在終於露出了一線“曙光”,向著健全產業標準,探索品牌時代邁進。

  聽說喬大爺家來了記者,幾位老鄰居都趕過來湊熱鬧,七嘴八舌地論起保健食品來。記者再次問喬大爺:“那您以後還吃保健食品嗎?”喬大爺麵露難色,說道:“不吃不行啊,兒女們老送,一片孝心,不吃不浪費了嗎?就當吃零食了吧!”

  “我說老喬頭,你可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你沒看電視上說的,還有那天來我們社區的專家,都說保健食品能治很多病嗎?你不要,我可拿走了!哈哈!”一位鄰居笑道。

  什麽是保健食品?

  對於保健食品目前的尷尬境地,媒體對廠商、甚至主管部門的曝光、責難已不鮮見。但是,一個最基本的情況卻被忽略了。那就是消費者自己對保健食品的認識誤區,或者不切實際的期待。

  什麽是保健食品?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被很多人誤解。

  按照我國1996年3月頒布的《保健食品管理辦法》中的規定,保健食品係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從這個定義出發,保健食品應有以下三個特征:

  第一,它屬於食品(但不是普通食品),應符合我國食品法規定的“食品應當無毒無害”的要求。

  第二,有適宜人群。有學者把人群按健康狀態分為三類:第一種是健康人,占10%;第二種是患各種疾病的人,占20%;第三種稱亞健康狀態,是人體處於非病非健康、有可能趨向疾病的狀態,很大程度上是慢性病的潛伏期,占70%。這第三類人群,就是保健食品的適宜人群。

  第三,是調節機體某種功能,而不是治療疾病,這是應該明確的一個問題。要切記,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是調節功能,不是治療用藥。

  是“靈丹妙藥”還是“不吃沒事,吃了也不管事”的零食?

  保健食品真的有效嗎?這是廣大消費者最急於知道,但也是誤解最多的一個方麵。一邊是有的人完全聽信一些違法廣告的不實宣傳,把保健食品當成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一邊是有人把保健食品看成零食:“不吃沒事,吃了也不管事。”這些,都是對保健食品作用的曲解。

  專家指出,保健食品的功能實際上在於把人體“亞健康狀態”調整到“健康狀態”。比如某人最近易疲勞,睡眠不太好,但是到醫院檢查沒什麽病,這個時候就處於“亞健康狀態”,用一些保健食品進行輔助調節,是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

  很多老百姓認為保健食品應該是用來治病的,如果治不了病,那這種產品就是沒用的。其實不然,保健食品的功效主要在於對身體的調理和對疾病治療的輔助作用,我們不能拿藥品的標準來要求它。把保健食品看成藥品,覺得吃了以後就要很快見效,這本身就是一個誤區。

  “健康聲稱”——保健食品的作用表述

  和描述藥品作用的“功能與主治”不同,對保健食品作用的表述叫做“健康聲稱”。我們常說的鐵可以改善貧血,鈣可以強壯骨骼,人參和靈芝可以提高免疫力,大豆異黃酮可以改善更年期症狀等,都屬於健康聲稱的範疇。

  但是,由於像“對化學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耐缺氧、抗輻射” 等一類的健康聲稱讓消費者難以理解,在銷售宣傳上難以奏效,有些企業鋌而走險,把保健食品功能誇大宣傳並號稱能治病,擾亂了消費者的視聽。對於一個普通消費者而言,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的說法是科學的,但聽不懂;企業說的聽得懂,但太誇大了又不敢信。兩個原因一個結果——不買!

  因此,消費者醫學知識水平上的差距,也成了誤解保健食品的一大原因。

  無副作用:不應被遺忘的優點

  王成亞副會長提醒我們,藥品和保健食品還有一個區別,那就是藥品允許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保健食品是不允許有毒副作用的。保健食品姓“食”不姓“藥”,而食品是應當無毒無害的。因此,正規的保健食品是沒有任何副作用,可以長期服用的,這也是保健食品區別於藥品的特點之一。

  現在,喬大爺和鄰居們都明白了,保健食品不是不能吃,而是應該有針對性地吃。指著家裏那花花綠綠的一大堆盒子,喬大爺責怪自己的孩子道:“他們哪,隻知道花錢,也不搞明白哪些該買,哪些不該買。”鄰居們也紛紛表示,不知道應該如何選購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不吃沒事 吃了也不管事 

  健康是生命的基石。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渴求,對能帶來健康的保健食品極為關注。但是,當人們真正把目光投向保健食品的時候,卻屢屢感到失望,甚至上當受騙,帶來的結果就是麵對保健食品的不信任或者不知所措。那麽,保健食品到底有沒有用?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認識保健食品?請看本期特別策劃——

  保健食品:不吃沒事,吃了也不管事?

  策 劃:本刊編輯部

  執 行:張宇

  指導專家:中國保健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副會長 王成亞

  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營養科主任、教授 蔡東聯

  “我最反對兒女們送我保健食品!”當喬大爺向記者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讓我們頗感意外。因為在采訪他之前,我們就從他的鄰居們那裏得知喬大爺老兩口是出了名的“保健食品專業戶”。

  據鄰居們介紹,去年喬大媽被診斷出患冠心病,好幾次發作都讓她險些送了性命。從那以後,老兩口就特別關注電視上的保健食品廣告,還頻頻參加各個醫藥公司組織的義診、講座。家裏很快就堆滿了各種各樣花花綠綠的保健食品盒子,二人每天吃的保健食品能趕上吃的飯了!

  兒女們也為兩位老人的健康牽腸掛肚,逢年過節就大包小包地拎著各種保健食品來看二老。但是,吃了那麽多保健食品,喬大媽的病卻一點不見好。喬大爺現在一提保健食品就氣不打一處來,從一個保健食品的擁護者一下子變成了堅定的反對者。

  送什麽別送保健品?

  喬大爺的例子在中國的消費者中並非個案,它恰恰代表了多數老百姓對保健食品從“趨之若騖”到“棄之如敝履”的過程。

  中國保健食品業發源於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末,保健食品席卷各地市場。然而,從80年代的蜂王精大戰到90年代的鱉精、魚油、多靈多、腦黃金大戰,再到本世紀初的鈣劑大戰,不少保健食品生產廠家、商家急功近利,執著於各種功效廣告和概念炒作,而忽略了產品質量和誠信理念。禁不住誘惑的消費者雖然一時上當,帶來的結果卻是迅速拋棄這類產品。於是,有了包括“太陽神”、“三株口服液”等一係列“名牌”保健食品一夜之間的銷聲匿跡。

  不信任,是中國老百姓現在對保健食品的第一印象。有資料顯示,我國超過70%的人近5年內從未購買過保健品,80%以上的人近5年內從未食用過保健食品,40%的人認為保健食品毫無用處……某保健食品廠家費盡心思炮製出的“送禮送健康”理念,現在已經被“送什麽別送保健品”的調侃所淹沒……

  保健食品謀求“變臉”

  與保健食品在中國的尷尬境地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在國外,保健食品已經走入尋常百姓的生活。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全球有70%的成年人處於亞健康狀態,這為具有改善機體亞健康功能的保健食品提供了巨大的商業空間。有關資料顯示,歐美國家的消費者平均用於保健食品方麵的花費占其總支出的2%以上,而中國隻占0.07%。

  據中國保健協會市場工作委員會副會長王成亞介紹,現在的中國保健食品市場現狀,是一方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健康意識的普遍增強,社會總需求不斷增長;另一方麵由於市場無序、失信、科學含量低等原因,行業信譽掃地,麵臨著深刻的危機。

  正是意識到這一點,行業協會和生產企業正在共同努力,重點整頓市場經濟秩序,加強市場秩序的"法治";恢複社會商業信用,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提高市場的管理水平,使市場進入有序的競爭狀態。萎縮三年之後,中國的保健食品市場現在終於露出了一線“曙光”,向著健全產業標準,探索品牌時代邁進。

  聽說喬大爺家來了記者,幾位老鄰居都趕過來湊熱鬧,七嘴八舌地論起保健食品來。記者再次問喬大爺:“那您以後還吃保健食品嗎?”喬大爺麵露難色,說道:“不吃不行啊,兒女們老送,一片孝心,不吃不浪費了嗎?就當吃零食了吧!”

  “我說老喬頭,你可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你沒看電視上說的,還有那天來我們社區的專家,都說保健食品能治很多病嗎?你不要,我可拿走了!哈哈!”一位鄰居笑道。

  什麽是保健食品?

  對於保健食品目前的尷尬境地,媒體對廠商、甚至主管部門的曝光、責難已不鮮見。但是,一個最基本的情況卻被忽略了。那就是消費者自己對保健食品的認識誤區,或者不切實際的期待。

  什麽是保健食品?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被很多人誤解。

  按照我國1996年3月頒布的《保健食品管理辦法》中的規定,保健食品係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從這個定義出發,保健食品應有以下三個特征:

  第一,它屬於食品(但不是普通食品),應符合我國食品法規定的“食品應當無毒無害”的要求。

  第二,有適宜人群。有學者把人群按健康狀態分為三類:第一種是健康人,占10%;第二種是患各種疾病的人,占20%;第三種稱亞健康狀態,是人體處於非病非健康、有可能趨向疾病的狀態,很大程度上是慢性病的潛伏期,占70%。這第三類人群,就是保健食品的適宜人群。

  第三,是調節機體某種功能,而不是治療疾病,這是應該明確的一個問題。要切記,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是調節功能,不是治療用藥。

  是“靈丹妙藥”還是“不吃沒事,吃了也不管事”的零食?

  保健食品真的有效嗎?這是廣大消費者最急於知道,但也是誤解最多的一個方麵。一邊是有的人完全聽信一些違法廣告的不實宣傳,把保健食品當成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一邊是有人把保健食品看成零食:“不吃沒事,吃了也不管事。”這些,都是對保健食品作用的曲解。

  專家指出,保健食品的功能實際上在於把人體“亞健康狀態”調整到“健康狀態”。比如某人最近易疲勞,睡眠不太好,但是到醫院檢查沒什麽病,這個時候就處於“亞健康狀態”,用一些保健食品進行輔助調節,是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

  很多老百姓認為保健食品應該是用來治病的,如果治不了病,那這種產品就是沒用的。其實不然,保健食品的功效主要在於對身體的調理和對疾病治療的輔助作用,我們不能拿藥品的標準來要求它。把保健食品看成藥品,覺得吃了以後就要很快見效,這本身就是一個誤區。

  “健康聲稱”——保健食品的作用表述

  和描述藥品作用的“功能與主治”不同,對保健食品作用的表述叫做“健康聲稱”。我們常說的鐵可以改善貧血,鈣可以強壯骨骼,人參和靈芝可以提高免疫力,大豆異黃酮可以改善更年期症狀等,都屬於健康聲稱的範疇。

  但是,由於像“對化學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耐缺氧、抗輻射” 等一類的健康聲稱讓消費者難以理解,在銷售宣傳上難以奏效,有些企業鋌而走險,把保健食品功能誇大宣傳並號稱能治病,擾亂了消費者的視聽。對於一個普通消費者而言,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的說法是科學的,但聽不懂;企業說的聽得懂,但太誇大了又不敢信。兩個原因一個結果——不買!

  因此,消費者醫學知識水平上的差距,也成了誤解保健食品的一大原因。

  無副作用:不應被遺忘的優點

  王成亞副會長提醒我們,藥品和保健食品還有一個區別,那就是藥品允許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保健食品是不允許有毒副作用的。保健食品姓“食”不姓“藥”,而食品是應當無毒無害的。因此,正規的保健食品是沒有任何副作用,可以長期服用的,這也是保健食品區別於藥品的特點之一。

  現在,喬大爺和鄰居們都明白了,保健食品不是不能吃,而是應該有針對性地吃。指著家裏那花花綠綠的一大堆盒子,喬大爺責怪自己的孩子道:“他們哪,隻知道花錢,也不搞明白哪些該買,哪些不該買。”鄰居們也紛紛表示,不知道應該如何選購保健食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