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高山,越過海洋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因身在此山中。
個人資料
正文

我心中的泰晤士,我夢中的黃浦江

(2006-11-02 12:42:20) 下一個

每個發達的城市都會連著一條河。我曾在中國第一大都市上海度過了我的青春歲月,上海的黃浦江在我的腦海裏就等同於上海這座城市。每次夢中回上海,黃浦江總像我的一位親密朋友,回繞在我的夢中。

如今我又住到了世界的另一個大都市倫敦,慢慢發覺,泰晤士河在我的心目中也成了倫敦的象征。十多年之前,記得到達倫敦的第二天,剛巧是周末,我的房東朋友那時也就是我的英國同事,問我要不要到唐人街去逛一逛。在她的指點下,我從住處格林威治坐火車在查寧十字(Charing Cross)終點站下車,結果犯了方向性的錯誤,幾分鍾以後,竟來到了江邊。抬頭仰望,一座鋼鐵巨橋橫跨江上,黑乎乎的,雄偉而又蒼涼。橋上不時地有火車穿行,原來這是一座鐵路橋。站在河邊,我突然覺得有一種曾似相識的感覺。尤其是江邊的大廈,幾乎全是大石塊壘砌的外牆,不高,但處處顯示出一種大氣。看到這一切,不由地使我又一次想起了上海的外灘,那時上海還沒有實現浦東的特區規劃,我腦海中的外灘形象,依然停留在中山東一路上橫跨蘇州河的外白渡橋到十六浦碼頭這一段的高樓大廈。這些大廈幾乎就是上海的形象代言人。我當然知道這一段的樓房,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是上海英租界在上海的縮影。

隨著生活和工作的穩定,我開始對倫敦有了更多地了解。

泰晤士將這座城市由西向東一分為二,劃為南北兩大部分。但是這條河非但沒有對河南、河北之間的交通來往造成任何的不便,相反地,由於沿河,每隔一段不長的距離就有一座橋梁橫跨南北,車輛的南北交通,絲毫沒有障礙。

筆者曾粗粗統計過,並親自沿河按照《行走泰晤士》手冊(Thames Path)的指點下走完了泰晤士河在倫敦境內的全程,若把最西麵的華爾敦橋(Walton Bridge)作為倫敦泰晤士第一大橋,塔橋(Tower Bridge)作為泰晤士離開倫敦的最後一座橋,則共有各類橋梁三十座,其中包括近十座鐵路橋,二座步行橋。除此以外,在倫敦的東麵,格林威治附近還有過河的公路隧道和人行隧道,從而給了南北交通合理而又足夠的通途。

回頭看一看上海的黃浦江,此江由西南到東北流入長江與東海的交匯處,將上海分成東西兩大部分,浦西人口稠密,商業發達。浦東地大物博,人員稀少。但是過去的上海由於沒有順暢的過河渠道,浦東浦西全靠黃浦江上的擺渡船,更要命的是擺渡船不是二十四小時值班的,而且還要受天氣的限製,如果有急事,想要過河,恰巧遇上台風或是夜半時分,你就是插上翅膀,也隻能是望江興歎,求菩薩保佑了。因此雖然上海隻有一個,然而那時候隻有浦西人被認為是上海人,勢利的浦西人稱浦東人為鄉下人或本地人。浦西、浦東的差別就猶如城鄉差別,對比強烈。所以上海曾流行過一首順口溜:“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幢房”,現在回想起來反倒給人一種酸溜溜的刺激。當然最近二十多年來,黃浦江的地底下早已挖通了二條交通隧道,並且又先後建造了兩座應該說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拉索橋。而且第三座大橋的計劃也正在實施。我回去過好多次,也曾多次親自享用過隧道和大橋的服務。我除了由衷地感到黃浦江的東西交通在日新月異地改善以外,總還覺得美中不足。因為每次過江,都是一次漫長的旅程,無論是過隧道還是上大橋,必須坐車,先彎彎曲曲地沿著隧道路線或長長的弧形引橋繞上一大段,等出了隧道口或大橋,才能重新定位,找回應該走的方向和軌跡,就像在單行道上行車一樣,明明看到目的地就在對麵,卻非要繞一個大圈子,才能到達。所以除了感歎黃浦江的變化以外,旅行的效率卻大打折扣。還有更令人沮喪的,隧道隻允許車子通過,這倒可以理解,但是在大橋上,人也不能隨便過,你要想上橋可以,得買參觀券。看起來,要過江,許多時候,還是選擇乘擺渡船方便。所以至今黃浦江在我的眼裏,似乎還是一個天塹,遠沒有泰晤士河這麽方便和平易近人。

泰晤士河本身就是倫敦不可缺少的交通樞紐,在河上除了遊船和運輸船隻以外,隨處可見的乘客碼頭(Pier)就是水上巴士的停靠站,甚至許多朝九晚六的上班族也靠它來解決一部分的交通。

在泰晤士河上旅行是看得見和摸得著的,不像在黃浦江上,要擺渡,必須依靠少數幾個固定的碼頭。要想沿河旅行,目前也隻有少數幾個觀光碼頭。而且一不小心還得挨斬,費錢、費力不討好。

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倫敦還有一張縱橫交錯的水上交通網,這是由泰晤士河連接了通往周圍各處的運河係統形成的,倫敦西北部的小威尼斯就是這張交通網的一個網結。泰晤士通過四通八達的運河,不僅成了倫敦地區精致的水上風情畫,而且至今還一直是倫敦和外部聯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黃浦江在這方麵倒也有驕傲的資本,從黃浦江坐船,你可以通達長江沿岸以及東部沿海各大口岸。萬噸級的大輪船從黃浦江的吳淞口一直可以連通到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港口。如果再算上流入黃浦江的蘇州河,然後接上京杭大運河,一張四通八達的水上交通圖,照樣煞為可觀。

泰晤士河上的一座座大橋,形態各異且曆史淵源。泰晤士兩岸矗立的大廈,雄偉挺拔卻不張揚。沿岸到處還可以見到保存完好的遊人設施和人文遺產,若想沿河步行觀光,基本暢通無阻。倫敦之所以被人們評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都市,泰晤士河功不可沒。

上海也是世界上頂級的工商城市,論曆史淵源比不過倫敦。論交通設施也沒有倫敦發達。但是黃浦江給上海留下了一塊發展新天地,那就是浦東新區,新區依仗了黃浦江,建成了保稅區,建立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貨櫃碼頭。黃浦江對上海的貢獻也是功不可沒。

黃浦江啊、泰晤士,一個在我的夢裏,一個在我的心中,誰也割舍不得。

200610月的一個周末寫於倫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