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楊老師教學筆記(8) 打破文化差異的“玻璃幕牆”

(2014-07-21 18:24:55) 下一個


有人向我提出這樣的質疑:“這裏長大的孩子,還用擔心他們的英文?”

 

的確,本地長大的孩子,除了在家裏迫不得已和家長講中文以外,與同學,老師,朋友和外部社會的溝通一律都是流利得無懈可擊的英語。不懂英文的家長看到這種情景,心中是欣慰萬分。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從一個語言工作者的角度,看到的卻是一幅截然不同的畫麵。

 

雖然,本地華裔家庭的孩子基本都完成了“香蕉化”的過程,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與父母輩有極大反差。可是,以中文語境為主體的家庭環境和父母的社交圈子,一直在影響著這些孩子的全盤西化,尤其是在深層的語言內核與文化內涵方麵。首先,這些孩子從繈褓時代到幼兒時代,沒有爺爺奶奶父母叔伯姨嬸舅姑一輩的英語熏陶。而這是最嚴重的缺失一環。華裔孩子除了在學校與老師同學用英語溝通之外,一回到家,大腦中的語言機製馬上轉換到中文頻道上(有的甚至回歸到中國地方方言上)。他們不得不用淺層次的中文與父母輩甚至爺爺奶奶輩等長者溝通。家長一輩的語言障礙,妨礙了與以英語為母語的家庭的交往。因此,本地華裔家庭孩子平時英語水平的提高,依然局限於學校課堂和facebook社交網絡的交流。Teen Culture在很大程度上主宰著他們的英語水平。華裔家庭的孩子與英語家庭的孩子之間,永遠有一麵“玻璃幕牆”,雞犬之聲相聞,可是漸漸地就老死不相往來。這種極端微妙的深層次文化差異,局外人是無法真切感受到的。

 

比如,我上課時給學生看下列例句,要他們向我解釋其中的含義:

 

We live in a country where Rosa Parks had the courage and conviction to sit down long enough to start a revolution that led to Al Sharpton screaming racism every time Barry Bonds gets indicted for taking performance-enhancing drugs in order to break a home-run record set by a black man who didn’t even have the benefit of Advil.

 

Most newly born babies are squinty-eyed and bald and their faces are all mushed together, kind of like Rene Zellweger pushed up against a glass window.

 

This kid would frighten Wes Craven.

 

Woody Allen shouldn’t order Chinese at a PTA luncheon.

 

If I want to stare at someone with mismatched features I would buy a Picasso.

 

He is a mix of Louis C. K., Jean-Paul Sartre, and Sholem Aleichem.

 

For all my Jack Kerouac pretensions, I wasn’t really drifting.

 

I began smiling and petting her like Lenny from Of Mice and Men.

百分之九十九的學生一臉茫然。

 

回到文章開頭人家對我提出的質疑,我的答案是:

 

“這裏長大的孩子,不用擔心他們70%的英文,另外30%,我還是有點擔心。”

 

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就在於帶領學生們去砸破文化差異這麵“玻璃幕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