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亞文化
(2009-03-04 22:48:49)
下一個
一百多年前,洋人把毒品運到東方牟取暴利,引發了鴉片戰爭。
一百多年後,東方人把毒品運到西方牟取暴利,引發了幫派戰爭。
風水輪流轉。唯一不變的是推動輪子轉的原動力------毒品。
毒品,成了冥冥中一場世紀因果報應的因:海洛因,可卡因,嗎啡因。。。。。。
毒品為什麽屢禁不止?究竟毒品有什麽魅力?
從法學的觀點來看,毒品被理解為對個人和社會有嚴重危害的一種特殊物質,是違禁品。古今中外的國家機器對毒品曆來都是嚴懲不貸。
“一個人的毒品是另一個人的良藥。”對醫生而言,嗎啡因,鴉片,大麻,都是第一流的止痛藥,可以救死扶傷。據說華佗動手術用的“麻沸散”就有大麻酚的成分。
對泰緬邊境金三角,阿富汗山區和哥倫比亞叢林裏的窮人來說,罌粟和古柯,都是他們賴以為生的經濟作物。
在園藝家的眼裏,罌粟花豔色恣肆,大麻綠意盎然,古柯樹涼蔭可人。
隻是到了黑幫手裏,這些白色的粉末和綠色的花朵,才成了發財致富的特殊商品。
人類好像有一種追求靈魂出竅的本能欲望。煙草,檳榔,古柯果,毒蘑菇,大麻,酒精,到如今形形色色的毒品,都成了人類欲罷不能的靈藥,皆因它們都含有活躍的化學成分,能改變人的身體和精神狀態,令人達到一種飄飄欲仙的欣快感。
是現實生活過於艱辛?過於無聊?需要讓靈魂暫時離開自己的軀殼,騰雲駕霧到九霄雲外遨遊一圈?
毒癮最深的,都是那些掙紮在社會最底層的賤民------流浪漢,乞丐,娼妓,小偷,街童。他們苟活在一個肮髒冰冷無情的世界裏。隻有毒品能讓他們暫時從痛苦和無奈掙脫出來,在迷幻中隨心所欲,尋找快樂的感覺。生與死對他們已經無所謂。毒品給他們帶來的欣快感如此令人回味無窮,足以抵消毒品給身體造成的傷害的恐懼。他們是名副其實的癮君子。
在鍾擺的另一端,是另一類人-----成功人士:證券經紀,地產炒家,律師,會計師,理財顧問,專科醫生。伴隨著成功而來的焦灼感,壓抑感,危機感使他們神經過度疲勞。毒品象手法嫻熟的按摩師給他們進行心靈按摩,舒緩壓力,提神醒腦。他們既不是不可救藥的癮君子,又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保證毒品的質與量,是最受毒販子歡迎的客戶群。
另一類群體蜷縮在社會的灰色地帶,晝伏夜行。他們不務正業,靠違法犯紀為生:黑幫分子,黃賭毒業經營者,高利貸者,慣偷搶劫犯,老千騙子,人口販子。他們出沒於酒吧,夜總會,賭場,舞廳,按摩院,私人派對。毒品對他們來說如家常便飯,信手拈來。毒品讓他們的夜生活更加光怪陸離:眼前的恐龍妹妹漸漸幻化成如花似玉的美女;水晶球的燈光迷離成了彩虹。去他媽的警察,槍戰,債務,腦袋隨著音樂搖起來,搖起來!
功課繁重的大學生,失意落魄的藝術家,送比薩餅的小夥子,跳脫衣舞的姑娘,剛學會抽煙的高中生……社會每個階層,都有毒品的市場。“好奇心,真要命”。(Curiosity kills a cat)毒品是什麽?能給我帶來什麽異樣的感覺?試一試!許多的不良嗜好,就是這麽開始的。
毒品的銷售網絡很象傳銷,從大毒梟以降,到中層拆家,到下層分銷商,終至街頭小販。價格如滾雪球般層層加碼。到了終端用戶手中,已經翻了幾十倍。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有了這麽龐大的需求市場,有著這麽可觀的暴利,難怪有這麽多人甘願為了它去赴湯蹈火,以身試法。
可是,毒品生意畢竟是損德折壽的勾當。
罌粟花,大麻花,開到最後還是昔日黃花。
海洛因,可卡因,結出來的果都是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