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伴隨我成長 17 年的聲音。
1989 年隨母親打回老家去的意願,南下廣州讀書,天天追聽香港商業電台。某日自修,忽然聽到新人王靖雯的第一首歌曲《無奈那天》,有一點點象林憶蓮,出奇的唱功成熟。於是就記住了這個名字。又聽說是從北京去的,同樣對粵港文化的水土不服,對她特殊的好感由於思鄉而加深。
真正確立逢碟必買的地位並延續到至今,是從《十萬個為什麽》,也是她歌品開始上位的一張。 “ 太自我太不羈,不愛理無心機 …… 北京依然是美,菲菲依然念記。 ” 在英屬香港的時代,《流非飛》裏土包子不顧香港娛樂圈謀生禁忌的直白,是陌生的親人般的共鳴。於是在廈門分公司百無聊賴的日子裏,洋洋灑灑寫下一紙 fans 般的崇拜投去廈門音樂台,出乎意外被主持人邀請去,同播一道關於王菲的專題節目。
出道至今王菲的歌藝和品味,早已是不知被多少人反複分析過的共識。但真正做到長留我心的,是她做人的真實與正直。無論是一貫被媒體誤讀為清高冷漠的怕羞和不善與陌生人溝通,還是對愛情義無反顧的執著。從北京大雜院裏為音樂才子竇唯倒痰盂,香港街頭主動牽起曾經血氣方剛的小謝的手,到與同樣充滿愛心成熟穩健的李亞鵬締結連理。無論現今的 fans 如何反對,一直以為王菲從沒有看錯過人,永遠是對得起自己的堅守原則。
最近李亞鵬澄清女兒是兔唇的博客一文裏,提到的王菲睡前關於媒體無所謂,但要對得起朋友的那句話,平凡真實得令人感動。正是我理解的人性的王菲。
王菲在我心中,不隻是前無古人可能也後無來者的歌者,不是某些 fans 眼裏的女神,而是如何做人的坐標。
“ 你不能去學壞,你可以不太乖 ……
我不能太寵愛,我怎能不寵愛 ……” ─《童》
願充滿母性光輝的王菲,永遠地天真、善良、真誠、幸福 。
但我也正在寫一篇王菲的文章,先跟你打個招呼, 不要怪我到時搶了你的飯碗哦, *奸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