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讀史劄記(62)--粟裕公案平反的側麵
(2004-02-19 08:01:56)
下一個
粟裕的問題遲遲得不到平反或者說恢複一定的名譽,這和整粟裕
的人有關。我黨曆史上素來有這麽三種整人結論:一種是好人整好人;另外一種是壞人整好人;再一種是好人整壞人。
對於後兩種都好辦,自然是平反和繼續。唯獨第一種一般都比較棘手。再有,如果裏麵牽連了領袖在內,問題就會更加複雜化。比如劉伯承一事,以劉鄧的關係和後來政治上的清明與撥亂,小平給伯承平反隻是指顧之間的事情。然而,直到伯承死後,小平在悼念劉帥的文章中才一筆帶到當年那場關於教條主義批判對劉帥所采取的不公正的態度的曆史。而且,也隻是泛泛而談,其後
,中央再一次的發文澄清此事,然而,絲毫不及毛澤東和彭德懷
,為什麽?一個是領袖,一個是海瑞,兩個人都是正麵的典型,
他們整劉伯承屬於好人整好人,用我黨處理此事的觀點稱:模糊哲學。
下麵再看看粟裕當初的公案,其實也是一個道理,整粟裕的人是毛澤東、彭德懷、黃克誠、聶榮臻。粟裕死前,聶榮臻和黃克誠都還健在,而此二人的曆史定義都是難得的好人,特別是黃克誠的為人是黨內公認,再者,黃克誠之所以批判粟裕也是從工作和
觀點出發,不及私人的一切問題。或可說成爭議也行。聶榮臻和
粟裕是因為責權利的問題引發的矛盾,也屬於工作範圍之內的。
而毛澤東、彭德懷之所以整粟裕也是各有各的帳。然而,不論從這四位中誰的角度看,都是屬於好人整好人。無法嚴格的界定粟裕公案的結論,所以,陳雲後來有過一個講話,就是關於這類問題和人事一律不再提起。受害人也不要提了。停止爭論。粟裕本人表示堅決服從。再者,粟裕從文革中後期就開始複出,待遇上一直沒有降低,也沒有竄貶。
直到聶榮臻死後,粟裕公案的最後一個當事人去世之後,中央才
又為此專門下發一個文件解釋和澄清此事的來龍去脈。所以說第二代領導集體核心阻撓這件事實際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這個必要的。事實是恰恰在第二代領導集體執政期間,中國自從建國以來的冤假錯案得到最大的平反和昭雪。
而且,這種平反的問題不僅我黨是這樣辦理的,就是在中國的曆史上也是不為鮮見的。例如滿清對於入關的奠基人多爾袞的問題
的反複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多爾袞是被順治定性為謀逆,康熙
雖以寬大著稱,但是,對於其父的結論還是不敢推翻的,雍正在位時間較短,沒來得及考慮這樣的曆史積案,然而到了乾隆時期
,時機基本成熟,因此很快給予多爾袞足夠的曆史尊崇。以皇族血親尚且如此,遑論其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