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外光陰

處江湖之遠,而憂其民--自擾
正文

姍姍學步

(2008-07-30 06:54:14) 下一個

六個月的小兒子開始要學走路了——沒錯,才六個月,還不能單獨站立,但是他仍渴望自己邁步,用自己的雙腳去感受我們家的每個角落。為了能讓他練習走路,我們為他買了個兒童學步車。沒用半天時間,小兒子便已經熟練掌握了“開”車技巧。向前,向後,轉彎,駕馭嫻熟。於是我們家開始遭遇空前劫難:報紙被扔了一地,盆景被扯去樹葉,更別提被帶到地下的零零碎碎。不過全家人都是用喜悅的眼光來看待這一切的——孩子的成長永遠是父母心中的驕傲,這些小小的事故又算的了什麽。我們不會因為一時的混亂而讓孩子不再成長,我們也不會固守教條非要為孩子學走路設定時間表。我相信天下所有的家長也都不會。

中國的民主一直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中國政府也一直以中國百姓民主意識淡薄為由,認為不成熟的政治改革會造成社會劇烈震蕩,加劇兩極分化, 進而盡量拖延民主改革的時間。咋聽起來,是有些道理,可是仔細分析,又大打問號。中國百姓的民主意識的確不如已經曆了數百年民主政權洗禮的西方民眾,但其實民主最大的優越性就在於:並不需要參加投票的每個人都熟諳民主的真諦,隻要每個人都為自己的最大利益投票(這幾乎是每個人的一種自然本能,並不需要去刻意培養),民主製度自己最後便可以篩選出符合絕大多數民眾利益的決定。 在實現民主製度的最初,不可避免會有一些磕磕碰碰,然而“符合大多數人利益”的本質決定了民主製度的合理性和自我修複功能。俄羅斯和台灣的民主的進程證明了這兩點。從最初的混亂,慌張和分裂,到今天俄羅斯的逐漸強大、複興,不過二十年,但彈指一回間,現在世界上沒人會否認俄羅斯因為政治改革的成功而比前蘇聯有了更遠大的發展前景。而台灣,經曆了八年迷茫和混亂之後,被人民寄予厚望的民進黨又重新當起了在野黨,但我相信從此以後無論國民黨還是民進黨當政,他們都會把人民的利益置於第一位,為了個別黨或個人的利益而罔顧人民利益的事在台灣政壇會越來越少發生。

姍姍學步,孩子永遠不會畏難。難隻難在,一旦孩子長大,便不再是繈褓中的阿鬥,予取予求,於是便有人指著遠處的群山峻嶺告訴孩子學會走路後的艱難。可是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隻是早晚而已。如果台灣是從六個月開始姍姍學步的,俄羅斯便是從十二個月開始的。中國,你哪天才名副其實地也邁開這姍姍的第一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