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中淘篩曆史的細節

西人資料中搜尋關於中國的點滴
個人資料
元亨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入境檔案--1919年巴黎和會前後,陸徵祥等

(2021-05-09 16:12:15) 下一個

本篇講1919年巴黎和會前後,中國官員赴美國的入境檔案,西雅圖和舊金山2地,比較冗長,就不附圖了,也沒有什麽故事性連貫性,慎入。實際上本篇的緣起是發現了陸徵祥的入境記錄,他作過外交總長,然後二十一條這些,而他與比利時人培德的結婚的事,知道的相對少,培德死後,陸出了家,成了天主教教士。

上篇查汪精衛入境檔案,在西雅圖的同期文檔Seattle: 1918-1920,其ID=143729911 ,用此ID到美國國家檔案館網上搜即可得此移民局文檔。
p135,船名夏洛特公主號(Princess Charlotte),1918年12月22日抵達西雅圖。在Familysearch上的對應檔案裏,船名是Suwa Maru,一個日本名字。上網搜Suwa,它有一個意思是驚歎詞,“哎呀!”之類,還有一個意思是諏訪市的諏訪,顯然這裏船名是諏訪丸。行走西雅圖線的船隻有很多公主號,而這些公主號多有另一個名字,多是某皇後,這裏NARA上的夏洛特公主號,與Familysearch裏的諏訪丸號,應該是同一搜船,她是1918年12月10日從橫濱出發的,所以可能在日本,叫一個日本名,到西雅圖叫西方名字。另外,Familysearch上,該船船長叫Jisaku Teranaka,船醫叫Ryusho Watabe(我有一同學娶了日本妻,姓是Watanabe,渡邊,這裏少了na,不知對應哪個字,網上查,有的說Watabe也是渡邊),其行程的記錄最早是香港,1918年11月25日從香港出發,然後11月29日自上海出發,但是上海的乘客沒有華人,接著是日本的Nagasaki,長崎,12月1日出發,神戶(Kobe)是12月6日出發,橫濱(Yokohama)是12月10日出發,抵達西雅圖日期記的是12月24日。當然,輪船與飛機、火車等不同,她到了某個港口,停靠程序可能會比較長,會有好幾天,報關登記,卸貨卸客等等,所以記錄中抵達日期有幾天的差別,不是太大的問題,familysearch上有的頁上日期原是打字的12月23日,然後23被劃去,手寫24,所以顯然以何日期為準,也不是很標準,現就以移民局記錄為準,1918年12月22日。
p135上,有3位的類別是政府官員:
Lou Tseng Tsiang govt official Paris France no papers Dec 24 1918
Lou Lily Tseng Tsiang Dau. Of govt official do do
Quang King Ki govt official do do
第一位Lou Tseng Tsiang是陸徵祥,去法國巴黎,沒有證件,準入日期是1918年12月24日,所以Familysearch上乘客名單中12月24日,應該是準入日期。中國人知道陸徵祥的名字,一個是與簽署二十一條連在一起,另一個知道的比較少的,是他與比利時人培德(Berther Bovy)的愛情故事。下一個Lou Lily Tseng Tsiang,Dau. Of govt official,政府官員的女兒,dau是daughter的縮寫,陸徵祥沒有生過子女,網上說Lily是他和培德的養女。圖中可見,類別欄原來寫的是Transit,後來劃去,改為govt official。
最後一位Quang King Ki,也是政府官員,沒有查到他的中文名。下麵是p138,為什麽從p135跳到p138?前麵講過,入境文檔中,2張圖片實際上構成原檔案記錄本中的一麵的左右2頁,而如果某一頁上記錄的多於一條船隻,則該頁會重複,有幾條船就一共有幾頁,也不知道為什麽要這樣作。前麵p135上有2條船,所以重複1次,共有2頁,實際上是p134和p135,左頁重複了,右頁也重複同樣次數,所以p136和p137是右頁,所以再下一頁就到p138了。P138上,同一條船,又有好幾名政府官員,所以這些記錄最後準入日期都是12月24日,這裏隻記一次。
Tchou Tsonghan govt official Paris France No Papers
Sun Chang Hsuan do do do
Yen Hawkling do do do Counselor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嚴鶴齡
Liang Shao Chuin do do do
Chou Teh Yong do do do
Liou Tek Lo do do do
共6人,他們顯然與陸征祥是同一批的,都去巴黎,do指ditto--同前、同上。前3位網上有英文資料,但是6人的中文名都沒有查到。Yen Hawkling,似乎可以是顏鶴齡,Tsonghan,又是宗漢的音。這些人顯然是去參加1919年的巴黎和會,但是網上隻能搜到中國的5名全權代表--陸征祥當時是民國外交總長,還有駐美公使顧維鈞,南方政府代表王正廷,駐英公使施肇基和駐比公使魏宸組,找不到其他代表團成員名單。FRUS--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裏,有1919年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名單,見FRUS1919年第3卷(附在本博最下麵),其中就有上麵這幾位,另外居然有幾位是外國人。NARA網上的這個移民局檔案係列,是華人的入境檔案,所以不包括外國人。看familysearch上的,外籍乘客名單中,陸征祥48歲11個月,已婚,通中文法文(這裏法文French拚為Franch),因為是外籍(相對美國而言),所以不光是華人,陸下麵多出一位:Lou Berthe 43歲2個月,女,已婚,職業填的是wife,妻子,這位正是陸征祥妻子培德,培德是Berthe的近音,中文資料都說培德比陸征祥大16歲,但是這裏列出她是43歲,比陸小5歲,會不會43是65之誤?65-48=17,但是48歲11個月,基本上是49歲,所以65-49正是16歲。這個要存疑。培德語言能力填了法語,英語,意大利語和俄語,國籍填中國。網上查到一個家譜類網站,上麵給出培德信息:Berthe Françoise Eugénie Bovy(1855-1927),陸徵祥生於1871,所以培德確實比陸大16歲。下麵一人:Lou Lily Tseng Tsiang 陸女兒12歲1個月,女兒,語言填法英意(法語又拚成Franch)。下麵Augusta Orelli 23歲1個月,單身女,Governess,家庭教師,語言填意大利語和法語(拚成Freanch),她是瑞士人,基本可以肯定是Lily的家庭教師。然後Quang King Ki的Quang拚成Ouang,應該是歐陽,接著Henri Louis F. de Codt 57歲1個月,男,已婚,通中法英語,比利時籍白人,他在中國代表團名單中列在技術專家(Technical Experts)裏麵,頭銜是外交部的法律顧問(Legal Consultant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然後Marie de Codt 52歲8個月,女,已婚,妻子,比利時白人,顯然就是Henri的妻子。接著是Quang King Ki 36歲9個月,男,已婚,中英法語,中國人;Tchou Tsonghan 43歲7個月,男,已婚,中法語,secretary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Sun Chang-Hsuan 36歲3個月,男,已婚,英漢語,secretary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Yen Hawkling 38歲6個月,男,已婚,英漢語;Liang Shao Chuin 26歲1個月,男,已婚,中文;Chou Teh Yong 39歲1個月,男,已婚,中文,這些人都去巴黎,近來居住地都是中國北京。   

同一時期,舊金山也有很多中國官員入境,很多去巴黎,也有去華盛頓的。NARA網上這個文檔:March 23, 1918, SS Persia Maru - January 22, 1920, SS Nile,ID=102056539。
P218,中國號郵輪(China),1918年10月3日抵達舊金山,船上有很多學生,包括一些政府學生,還有2名官員及妻子:
Kuo Tai Chi govt official San Francisco 郭泰琦,他是中國的老外交家,但是他不在FRUS名單中,目的地是舊金山。
Kuo,Daisy Mrs. Wife of Govt official San Francisco
Wang Tzu Pai govt official Washington DC,目的地華盛頓,他也不在FRUS名單中。
Wang, Mary Mrs. Wife of govt official Washington DC
同頁有一個學生是轉道紐約去巴黎。
P244 南京號郵輪(Nanking),1918年11月19日抵達舊金山,這頁上又有學生,其中2人經紐約去法國。然後有官員
Lu Teh Yuen Naval Attache Chin Legation Washington DC
Lin Chu Fong govt official Washington DC
Chen Jenkson C. Consulate Ottawa Canada
前2名去華盛頓,第3名去加拿大渥太華領館。

P274 中國號郵輪,1918年12月17日抵舊金山,船上有學生,然後官員:
Leo Yung Jao govt official Washington DC
Hsung Mary M. Aunt of govt official Washington DC
FS上 Leo拚成Loe 19歲,已婚男 sec to Chinese parliament,中國國會的秘書,旅費父親支付,近居北京,他的Aunt Hsung應該是姑姑,2人聯係人都填了Loe Meng Len,是Leo的父親和Hsung的兄弟。FS上,同船還有:
King Thomas 42 MM Sec to Chin Legation,中國使團的秘書 也是居北京,目的地比利時,旅費中國政府支付,到美國是中轉
Wei S.Tcheou 35 MM sec to Minister Foreign Affairs,外交部長秘書,去法國,FRUS名單中有一位Suntchou Wei,就是魏宸組,名字對的上Sun用首字母S.,其餘皆同,但是這裏的隻是個部長秘書,能擔當代表團領導嗎?不過魏宸組生於1885年,1918年底近34歲,虛歲近35歲,年齡到是相近,很有可能就是這個。百科說他在唐紹儀內閣擔任國務院秘書長,1912年任駐荷蘭公使,1919年1月任駐比利時公使,所以這次可能是經美國轉法國參加和會後上任。
Wei Elizabeth 39 FM wife,顯然是上麵Wei的妻子,大4歲。
Zee Chaohsiung 36 MM Sec to Foreign Minister,寫法不同,也是外長秘書,去法國;
Key Tcheng 23 MS attache to Chin Legation, 中國使團的attache,去法國;
Wei Sun Tchou 38 MM ex-minister to the Hague,前駐海牙公使,去法國;
Wei Zita 26 FM wife,妻子
Wei Yan Shun 1歲半,兒子,
Wei Mary 10 FS servant,10歲的女傭;這些人最近都居北京,以上這些旅費皆由中國政府支付。
同船還有一名
Lum Pao Yuan 60 MM Chinese official,帶著兒子和傭人,旅費自付,可能是地方官員。
   
p281,哥倫比亞號郵輪(Colombia),1918年12月31日抵達舊金山
Hoo Chi Tsai diplomat Paris France 胡世澤,FRUS名單中,他列在助理秘書裏,頭銜是法學博士(Doctor. Of Law)。後來他以Victor Hoo的名字出現在英語書籍中,參加了聯合國的創立,一些學者評價他很能幹。
Dan Pao Tchao gen military attache London Eng 這個名字眼熟,是唐寶潮,容齡格格的丈夫(印度1949年前後駐中國大使回憶錄中記容齡為Madame Dan),德齡的妹夫,他列在FRUS名單中軍事問題(Military Questions)下,軍銜是少將(Major General),gen是將軍(general)的簡寫。
Tcheng Tschi Envoy by Ministry of War Paris,France,FRUS名單中有Tcheng Tse-li,列在秘書處(secretaries)裏,頭銜是Commander,這應該是海軍的軍銜,百科上說海軍裏,Commander相當於陸軍的中校。這裏,Familysearch上的乘客名單中,他是陸軍部特使(Envoy)。
Woo Tsen Nan gen Envoy by Ministry of War Paris,France,他列在FRUS名單中列在海軍問題裏,頭銜是Real Admiral,有的翻譯是海軍少將,這裏他也是陸軍部特使。
Liang Shang Tung gen Military attache Paris,France,姓梁吧,FRUS名單中他列在軍事問題(Military Questions)裏,軍銜少將(Major general),這裏他頭銜是武官。
Wang Teh Yen attache to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Paris,France王德炎,外交部長手下的attache,相當於副官或助理吧,但他不在FRUS名單中,說明他不是中國代表團正式成員。Familysearch上他21歲,外交官(Diplomat),非常年輕。
P282 do,也是哥倫比亞號郵輪(Colombia),1918年12月31日抵達舊金山
Wang Ken Envoy by ministry of war Paris,France 王賡,陸軍部特使,FRUS名單中,他列在助理秘書(Assistant secretaries)裏,軍銜上尉
Hu Lin attache to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 Paris,France,外交部長副官或助理,不在FRUS名單中,

P288 Shinyo Maru Jan 15 1919春洋丸號,1919年1月15日抵舊金山
Tsien Tai govt official Paris France 錢泰,1940年代任民國駐法國大使,1919年這次他是經美國中轉去巴黎參加和會,他是中國代表團成員,名單中他列在代表和技術顧問(Delegates and Technical Advisers)下,頭銜是司法部律師(Counselor of the Ministry of Justice),如果有人還記的陳寅恪入境檔案的話,陳寅恪與錢泰同船。

P290 Nanking,Feb 9 1919,南京號郵輪,1919年2月9日抵舊金山
Quang Tsuin Tchun govt official Washington,此人姓在Familysearch上又拚為Ouang,歐陽,但是Quang也並非不可能,鄺,早期赴美國的華人,很多姓鄺的,可能是廣東人。不管是歐陽還是鄺,FRUS名單中都沒有此人,Familysearch上,他25歲,單身,是海軍中尉,目的地是華府的中國領館(Chinese Legation),時間是3年,不是中轉,所以應該沒去巴黎,可能是頂替從華盛頓去巴黎的外交官吧。身高5’9,1米75,很標準的身材,最近永居地是Chefoo,這是煙台,古稱芝罘,所以英文都是Chefoo。
Liou Fang Ching govt official Washington,FS:29歲,已婚,也是海軍中尉,FRUS名單也沒有他,目的地也是華盛頓,最近永居也是煙台;
Ly Pao Ki govt official Washington,FS上,24歲單身,其餘同上;
Tcheng Shi Kiang govt official Washington,FS:27歲已婚,餘同上;
Yu Kong Hai govt official Washington,FS:25歲,已婚,餘同上;
Tcheng Yeo Chu govt official Washington,FS:26歲,已婚,餘同上。這幾位可能是來自駐煙台的海軍,除歐陽外,其餘5人都是福建人(留的聯係人都是福建地址)
P292 do
Wang Chin Chun govt official U.S.A. + Europe 此人也列在中國代表團名單中的“經濟和商業問題”(Economic and Commercial Questions)下,頭銜是京漢鐵路的主任(director of the Peking-Hankow Railway)。FS:37歲,已婚,外交部的Attache,最近永居北京,聯係人妻子 Mrs. C. C. Wang,29 Piao Pei Hutung Peking,這個好猜,北京的裱背胡同29號。
下麵是3人都是政府學生:
Yeh Chung Hsun section 6 Peking govt student Washington,Pao Chow Cheng do do
Fang Jeu Hsing Fang Tsu Hsing do do,
然後又是2名政府官員:
Ham Jou Kia Hai Jou Kia govt official Paris France
Yiah Kung Cho do do 這是葉恭綽,familysearch上,葉拚為Yih,Yiah就離葉有點遠了。39歲,查葉恭綽生於1881年,1919年虛歲39,已婚,交通部副部長(Vice min. Of Comm.),這無疑就是葉恭綽。百科沒有說他是否參加了巴黎和會,FRUS名單中也沒有他,他上麵的Ham(Hai)Jou Kia跟葉一樣,政府官員,去巴黎,也不在FRUS名單中,所以2人至少都不是正式代表團成員,但是不能肯定與巴黎和會沒有關係。(2021.11.23補)查到Hain Jou Kia是韓汝甲,Google Books上有陳三井著《法蘭西驚艷》,裏麵提到民國八年八月,交通部次長葉恭綽赴歐考察,偕韓汝甲與法國前總理和漢學家伯希和討論設立巴黎中國學院事,應該就是這次出行了,一月到美國,八月才到法國?FS上,葉的職位是Vice Min. of Comm.,確實是交通部副部長--次長。韓是32歲,單身,聯係人是母親,Mrs.Hain Sao Hwi Peking。葉的聯係人是H.E. Chou Tsz Chi friend British Concession Tientsin,天津英租界的朋友,應該是周自齊,姓名前加了H. E.,一般代表His Excellency,很高級別的尊稱。而中國青年報網上書林舊事欄目有一篇《一位法國總理與《四庫全書》之緣》(2007.6.11 作者盧仁龍)說:“ 1918年,歐戰結束,北洋政府派交通總長葉恭綽赴巴黎參加和會,會議期間,法國前總理班樂衛向葉恭綽提出,法國政府願意以退還的庚款三十萬元來印行四庫全書,希望印成後送幾部給法蘭西就可以了。”,還有“班樂衛當過內閣總理,還是法國知名的數學家,又是一個熱愛中國文化的人。他為了出版四庫全書之事,專門在巴黎大學成立中國學院,並派一位名叫韓汝甲的中國留學生主持其事。”“班樂衛對此事十分上心,盡管他當時隻是國會議員,但他還是帶上那個已是中國學院院長的韓汝甲和漢學家伯希和來到中國。”“  大約在1925年,法國還派過韓汝甲來中國詢問四庫全書出版事宜。盡管政府幹不成了,張元濟先生還在為印行此書而奔走勞作。但影印《四庫全書》之事,終其一生,沒有告成,”。關於韓汝甲,網上沒有他的百科條目,到是有些英文資料,紐約時報1916年對他有采訪(但是文章看不到,除非訂報或付費),另外,Li Hungchang: By Prof. Robert K. Douglas By Sir Robert Kennaway Douglas一書裏也提到1912年他在倫敦見過韓汝甲。韓似乎主要是在國外活動。《乘桴新獲:從戊戌到辛亥》By 湯誌鈞則說韓是華法聯進會(法華協會)總會設於巴黎之豆腐公司(前年由中國人組織的會社),法國方麵負責人,李煜瀛為執行部會長,豆腐公司商務總理為副會長並主持上海支部。這裏的年份,可能是以民元為今年。英文資料,The Republican Advocate: Of China, Volume 2, Part 1一書中p257提到,這個協會的英文是Sino-French Parlimentary Association。這個The Republican Advocate應該是一份周刊(報),這裏引的內容來自Vol 11,Shanghai 17th May 1913,說韓汝甲昨天到了北京,那就是1913年5月16日。網址是https://books.google.ca/books?id=iy1BAQAAMAAJ&pg=PA257&lpg=PA257&dq=hain+jou+kia&source=bl&ots=kLp0YMBFAY&sig=ACfU3U3E0cUnIANbh1vJJHGDEYJZiAPwDQ&hl=en&sa=X&ved=2ahUKEwjB56m8z670AhXXmWoFHRrmDloQ6AF6BAgHEAM#v=onepage&q=hain%20jou%20kia&f=false
     檔案中沒有顧維鈞的入境,因為他當時是駐美國公使,已經在美國了,施肇基在英國,魏宸組在比利時,所以這幾位都沒有這次入境美國的記錄,他們應該是直接去巴黎了。沒有找到王正廷這一時期的入境記錄,耶魯大學檔案中有王正廷的資料,裏麵有他寫的自傳,但是必須注冊登錄才能看,但是介紹中提到王正廷1918年秋作為中國政府代表被派到美國,但是舊金山和西雅圖兩地1918年秋都沒有發現王的入境記錄,可能他是從紐約等其它地方入境的。

FRUS名單中有Dr. S. E. Morrison,列在技術專家(Technical Experts)裏,跟好幾位外國人列在一起,頭銜是中華民國總統的Political Counselor,有翻譯為政治參讚。這人應該是著名的北京的莫理遜(Morrison of Peking),澳大利亞人,19世紀末作為記者來中國,成為非常著名的中國通,但是他的名是George,跟這裏的S.不配,但是百科上說北京的莫理遜參加了巴黎和會,所以應該就是他,可能FRUS名單把S.和G.混了,E.是Ernest。Familysearch上沒有查到他入境美國記錄。

另一個不在FRUS名單上的外國人是Harry Hussey,此人是加拿大人,建築師,北京協和醫學院就是他設計的,他寫過回憶錄:My pleasures and palaces : an informal memoir of forty years in modern China,非常有意思的一本書,因為Hussey很喜歡交際,在北京期間,家裏是中外上層人士聚會場所,他認識很多外交、政府和軍事方麵的高層,從書中看,他幾乎經曆了中國1910年代末到1940年代的所有重大事件,而且都是跟決策層很近的角度觀察到,包括1919年巴黎合會,剛開始看他的回憶錄的時候,我感覺很不可能,不相信是真實的,一個外國人,怎麽能站的離中國政治那麽近?但是書裏有顧維鈞寫的前言,那就是給他的記述背書了,所以又不得不信。Harry Hussey也是乘坐南京號,於1919年2月9日抵達舊金山的,但是他不是中國人,所以上麵那個文檔裏,沒有他的入境記錄,Familysearch上有,Harry Hussey 37 MM Architect,國籍是英國,因為加拿大屬英聯邦吧,最近永居地(Last Permanent Residence):中國北京,聯係人:Mrs.Nellie B.Hussey,Wife,1 Nan Chi Tze,Peking,目的地紐約,Nellie B. Hussey是他妻子,記得他書中說,他是在船上認識他妻子的。注意地址:1 Nan Chi Tze Peking,北京的南池子1號,這裏是北京市中心的中心,他書中也記過這個地址,還說他剛到北京,要找傭人,他以為當然是雇主找工人,結果是反過來的,是傭人決定主人,因為那個年代,北京的傭人基本上終生職業,跟你就要跟一輩子,能不慎乎?後來某年北京動亂,這些傭人們全力保護Hussey一家。北京清末民國為外國人服務的群體是很值得書寫的一批人,現在似乎隻在外國人的回憶錄裏可以看到(除Hussey,我看過美國領館武館包瑞德的簡單描述,費正清也有,還有卜德的北京日記中有不少描述)。Hussey這次美國之行,是純私人訪問,還是與中國有關?他書中說他跟中國代表團去了巴黎,對和會有所描述,具體記不清了。旅費自己支付,之前1917年來過美國紐約,美國聯係人:Walter F. Shattuck, 19 S. La Salle St. Chicago,百度百科上“協和醫學院舊址”條裏說,協和醫學院第一期工程“由沙特克與赫西(Shattuck & Hussey)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建成編號為「A」至「N」的十四棟樓,磚混結構,外表為中國傳統形式,內部為西式裝修。”,所以Hussey留的聯係人,Walter F. Shattuck,肯定就是百科裏麵說的沙特克與赫西建築師事務所裏的沙特克了,真的感謝百度百科裏這條附有英文原文,方便了對比。忘了哪裏看到過,說協和醫學院是由柯立芝(Coolidge)設計的,記得Hussey書中說他參加過Coolidge建築事務所,忘了細節了。

還要記一下的,是陳友仁,他也在這個時間段,到了美國,在西雅圖入境,移民局檔案的這個文檔:Seattle: 1918-1920(ID=143729911),p78,Princess Victoria號郵輪,又名Empress of Japan,1918年10月3日抵達西雅圖港:
Chen Eugene new arrival sec 6 traveler Washington DC Sec 6 ctf #227/1918 visaed at Shanghai 9-6-18,Chen Eugene就是陳友仁,他以第6條款旅行者身份入境美國,目的地是華盛頓特區,當天準入。FS:陳友仁 41歲,單身,記者(journalist),語言填了English,打字機打的,上方手寫special,不知什麽意思,陳友仁是特裏尼達和多巴哥人,是不是他的英語是那裏的英語,所以特別?最近永居上海,聯係人:朋友,T. R. Jeriugent,224 Szchuen Rd,Shanghai,其它很多欄都是空白,沒有填。陳友仁是以記者身份訪美,不代表政府。他下麵的一位Yih Koaling,36歲,單身,外交界(Diplomatic service)。跟陳友仁同船,有2名學生:
Kwei Ming Sen 23 MS 來自菲律賓的馬尼拉,父親叫Hon Kwei Chih,是中國駐馬尼拉總領事(Consul General),記得以前寫到過他,是桂植--Kwei Chih,前麵的Hon是對他頭銜尊稱Honorable的簡寫。
Chu Eva 21 FS 也是馬尼拉來的,女學生,聯係人也是桂植,關係是uncle,既然她姓Chu,應該是舅舅。2人旅費都填了父親,應該是各自的父親吧,美國聯係人:2人都填:朋友 Dr.Chien Chinese Consul New York,紐約的中國領事,錢博士。另外還有一位名字有點怪:姓Tiqueing,名Esteban. Y Ang. 23歲單身男,職業是Consul Service,領事工作,華裔美國公民,目的地華盛頓,聯係人填:friend) Consul General Manila(Chinese,是朋友,馬尼拉的中國總領事,那仍然是桂植,所以這3人是一起的,他們都是在香港上的船。陳友仁是上海登的船。
陳友仁本來準備從舊金山入境,跟郭泰琦他們同船。FS上的中國號郵輪,於1918年9月7日從上海出發,10月3日抵達舊金山,乘客名單中,有Chen Eugene,41歲,職業:newspaperman,新聞從業人員,但是這條記錄被劃去,所以他沒有上這條船,而是從西雅圖入境。這也說明,輪船公司的乘客名單,是出發前準備的,這樣才會有名字被劃去的情況,如果是上船後再填寫名單,就不會這樣了。

最後是金問泗,前麵博文中有他在1920年代,在上海作外交部的官員,給韓裔華人赴美國簽發第6條款簽證的貼子,他的英文基本上都是用的Wunsz King。他於1917年11月赴美,入境記錄在NARA網上文檔:Seattle: 1916-1918中,ID=143729318,p394,船名是Princess Adelaide,阿德萊公主號郵輪,1917年11月13日抵達西雅圖港:
Chin Wen Szu new arrival govt official Washington DC Nov 14 1917,這個Chin Wen Szu,FS:同船的另一個名是俄國皇後號(Empress of Russia),從上海10月27日出發,Chin Wen Szu 26 MM diplomatic service,26歲,已婚,外交部門,聯係人:(father)Chin Chou Fan,Ming Fiam Peking,金問泗生於1892年,1917年25歲,虛歲26,他父親是金兆藩,正是Chin Chou Fan,所以這裏Chin Wen Szu就是金問泗無疑。跟他一起還有一位 Kuo Yu Kuan,跟金問泗情況一樣,FS上他29歲,Yu拚成Yun,溫州人,2人旅費由政府支付,要去的地方都是Attache Chinese Legation Washington DC  ,金身高5‘5.5,郭是5’6.5。百科說金問泗1910年畢業於複旦公學,1915年獲天津北洋大學法學士,“1916年夏,應北京政府外交官領事官考試,獲雋後以政務科學習員入外交部.....1917年夏,派為駐美國使館學習員;同時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習國際公法及外交學。1919年1月初,任中國出席巴黎和會代表團副秘書,並獲準許,提早應考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

附:參加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代表團成員名單,來自FRUS

DIRECTORIES OF THE PEACE CONFERENCE
CHINA
Hotel Lutetia (Tel. Fleurus: 16-61)

I. PLENIPOTENTIARY DELEGATES (2 Places)
M. Lou Tseng-tsiang,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M. Cheng-ting Thomas Wang, former Minister of Agriculture and Commerce;
M. Vi Kyuin Wellington Koo, Envoy Extraordinary and Minister Plenipotentiary of China at Washington;
M. Sao-Ke Alfred Sze, Envoy Extraordinary and Minister Plenipotentiary of China at London;
M. Suntchou Wei, Envoy Extraordinary and Minister Plenipotentiary of China at Brussels.
II. DELEGATES AND TECHNICAL ADVISERS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QUESTIONS
M. Hawkling L. Yen, Counselor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LEGAL QUESTIONS
M.Liu Chung-cheh, Counselor of the Cabinet and Counselor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M. Tsien Tai, Counselor of the Ministry of Justice. 錢泰
MILITARY QUESTIONS
Lieut. General Tang Tsai-li; 中將唐在禮
Major General Han Lin-chun;
Major General Dan Pao-tchao; 少將唐寶潮
Major General Liang Shang-tung;
Colonel Tcheng-hung.
NAVAL QUESTIONS
Rear Admiral Woo Tsen-nan;
Captain Chen Shau Kwan. 陳紹寬
ECONOMIC AND COMMERCIAL QUESTIONS
M. Tai-chi Quo, former Secretary of the Presidency of the Republic
and former Counselor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N.Wang Chin-chun, Director of the Peking-Hankow Railway;
M. Tsang Ou, Engineer Attached to 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Director of the Chinese State Railway (Lung-Hai line);
M. Pehan B. Sze, Technical Expert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Commerce;
M. C. C. Wang, Counselor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Com
merce;
M. V. K. Ting, Director of the Geological Service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Commerce;
M. Fong Tching-kouée.
III. TECHNICAL EXPERTS
Sir John Mac Leavy Brown, C. M. G., Counselor of the Legation of China at London;
Dr. S. E. Morrison, Political Counselor of the Presidenc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M.Henri de Codt, Legal Consultant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M. G. Padoux, Counselor of the Court of Accounts;
M. Georges Bouillard, Engineer-Counselor of the Peking-Hankow Railway.
IV. SECRETARIAT GENERAL
Secretary General: M. Yo Tsao-yeu, Counselor of the Legation of China at Paris.
Secretaries;
M.Tchou Tsong-han, Secretary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M. Chang-hsuan Sun, Secretary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M. Chaohsiung Ze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the Presidency of the Council, Assigned to the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M. Shen Tchong-huin, Secretary of the First Class of the Legation
of China at The Hague;
M. Chang Yuen-chi, Secretary of the Second Class of the Legation
of China at Paris;
M. Sze-ping, Secretary of the Second Class of the Legation of China
at London; M. Tchao Itao, Consul of China at Padang; M. Wen Pin Wei, Secretary of the Third Class of the Legation of China at Washington;
M. Taï Mingfou, Secretary of the Third Class of the Legation of China at Paris;
M. Tchen Hio-lan, Secretary of the Third Class of the Legation of
China at Paris;
M.  Tchéou-wei, Assistant Secretary of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M. Shu-tze, Secretary of the Third Class of the Legation of China
at Berne.
M. L. V. Pan, Attaché of the Legation of China at London;
M. Yang Ngan-chan, Secretary of the Third Class of the Legation
of China at Washington; 楊恩湛(1918年庚款學生的帶隊老師)
M. Li Tchuin, Vice Consul of China at Paris;
M. Pih Min-yu, Attaché of the Legation of China at London;
M. Hianghieng Li, former Secretary of the First Class of the Legation of China at Rome;
M. King Pouzong, former Secretary of the Third Class of the Legation
of China at Paris;
Commandant Tcheng Tse-li;
Commandant Tao Shou-mou.
Assistant Secretaries:
M. Hoo Chi-tsai, Doctor of Law;
M. Tsiao-ling C.-L. Soong;
M. Wunsz King;
M. Yun-kuan Kuo;
M. Chao Chuan;
M. Linson Edward Dzau;
M. Hsu Gnietseng;
M. Tcheng Kyd;
M. William Hsieh;
Captain Ou-tsing;
Captain Wang Jou-kiou ;
Captain Wang Ken;
Lieutenant Chu Tsu-sien;
M. Chu Nei-chu.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西北東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元亨利' 的評論 :
之前討論過一例。王世襄的父親、駐墨西哥公使王繼曾(1881——?),1920年檔案,
Quang Ki Tseng diplomat Mexico 40 MM
當時想到巴黎和會的一些人,後來忘了。這兩天看見你們討論鄭毓秀,巴黎和會,又想起來了。
元亨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西北東南' 的評論 : quang與王似乎有點遠,待考,看看有沒有其它的例子。謝謝!
西北東南 回複 悄悄話 Quang Tsuin Tchun govt official Washington,與代表團裏的 N.Wang Chin-chun, Director of the Peking-Hankow Railway,可能是同一人,像是王景春

王景春(1882-1956)字兆熙,河北灤縣人。北京匯文大學畢業後,先後入美國耶魯大學、伊斯諾斯州大學學習,獲博士學位。
1912年任南京臨時政府外交部參事。同年至1913年任京奉路、京漢路副局長。其後代表中國政府參加在波斯頓召開的第五屆國際商業會議。1914年7月至1916年任交通部鐵路會計司長,兼代郵政司長。1916年任交通部顧問。1917年任第五屆中日關稅會議委員,京漢、京奉路局長。1919年出席巴黎和會任專門委員。
唯年齡與入境檔案不符,1919年,王景春的年齡是37歲。
西北東南 回複 悄悄話 Quang King Ki govt official === 王景岐(Wang King-Ky,1882年3月13日-1941年8月25日)[1],字石蓀,號流星,福建省閩縣 (今福州)人,中華民國外交官、政治家、學者,中國禁菸運動領袖之一。
abraham007 回複 悄悄話 陸正想後來跑了。看來裸官不是現在才有的。
元亨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西北東南' 的評論 : 謝謝!很有價值的信息!以後補上,問好。
西北東南 回複 悄悄話 學生Yeh Chung Hsun section 6 Peking govt student Washington,
是葉崇勳,是葉公超(葉崇智,1904——1981)的哥哥,因父親早逝,4兄妹皆由叔父葉恭綽監護長大。顯然是叔父公差,順便帶侄兒赴美留學。
西北東南 回複 悄悄話 M. Yang Ngan-chan, Secretary of the Third Class of the Legation
of China at Washington;
M. Yang Ngan-chan,是楊恩湛,字仲達,原清華學校教師,中文教務長。1917年是周詒春帶學生赴美留學,1918年初,周詒春校長離開清華。1918年,楊恩湛等人護送清華學生赴美留學。完成護送任務後,寫信向清華請假三個月,轉赴巴黎,即是去為顧維鈞工作了,並從此離開清華。找清華帶隊教師的中文姓名時頗費了一些時日,才發現這些信息。問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