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中淘篩曆史的細節

西人資料中搜尋關於中國的點滴
個人資料
元亨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檔案--入境記錄報告:徐誌摩梁思成林徽因陳公博錢學森楊蔭榆張聞天

(2020-04-10 13:40:20) 下一個

疫情肆虐北美,待家時間長,上網搜索美國檔案館官網上中國人入境美國記錄,到是頗有斬獲。
近來的入境檔案,由地毯式搜索轉為定向搜索,就是先上網查尋名人資料,看看他們哪年赴美,然後到美國檔案館網上去搜那一年檔案。搜入境資料,需要兩個因素,入境的時間和地點,其中地點最重要,因為時間如果不對---網上資料也不是完全準確,可以再延伸搜下一年或上一年的,但是如果地點錯了,再怎麽搜也搜不到,因為入境檔案是按入境港口分的。大多數網上資料都沒有說明入境港口,那我一般都假設為舊金山,如果沒有搜到,再查西雅圖的,因為西雅圖似乎是華人入境的第二港,比如宋氏姐妹就是在西雅圖入境的。

雖說定向搜索,但有時卻有心那啥啥不開,無意插柳卻成行。

一、有心栽花陳寅恪,無心插柳柳成“蔭”

經過這一段時間集中精力查入境檔案,開始集中搜一些名人,列了一些名字,當然想到了陳寅恪。中文資料說陳寅恪是1918年赴美國,但是沒有地點,於是隻能先假定是舊金山,前麵提到美國檔案館網上有舊金山入境的27個檔案,有一個涵蓋1918時間段的,March 23, 1918, SS Persia Maru - January 22, 1920, SS Nile,它ID是102056539,共614張圖片。但是1918年的一頁一頁翻過來,沒有發現陳寅恪名字。到是發現,這一年中國人赴美精彩紛呈,群星閃耀,不知什麽原因,是不是一戰期間(1914-1918),赴美人員大減,然後一戰結束,幾年攢下的全蜂湧而至?p112頁開始,是南京號郵輪(Nanking)於1918年9月4日抵達舊金山的華人乘客名單,非常長,到p132開始,出現留學生名單,第一名Hsieh Pao Tien 謝寶田?section 6 Shang student,看美國檔案以來,看得最多的就是這個,排華法案中第6條款對學生的豁免,所以學生簽證就叫section 6,還有商人,教師也用同款。Shang是Shanghai 的縮寫,上海。然後到p178頁,全是學生,除了其中有些圖不是南京號的記錄外,按每頁12名算,大概有100多名中國留學生。一個一個看下來,大多數是上海,應該指簽證地,江浙一帶都包括在內。沒有陳寅恪,在p170頁上,大多仍是上海,有幾個北京的,到第10個,也是北京,名字是Yang Yin Yu,標準的拚音。



放大看看



心裏一動,楊蔭榆?因為魯迅而為我們這些大陸60後所了解的那個楊蔭榆?她似乎跟留學生連不到一塊,她的形象總是一種中年婦女,沒好臉色,對學生橫加幹涉等,修道院院長嫫嫫的形象。感情她也年輕過,也有理想,出國追夢?趕緊上網查,還真是,維基百科很簡略,沒有說美國留學,百度百科說她1918年美國留學,在哥倫比亞大學獲教育學碩士,回國擔任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在p170上,她的信息很少,隻寫著 section 6 Peking student female, section 6 北京學生,女性,居住地,也就是她要去的地方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所在地,所以可以斷定,這就是楊蔭榆。這是最讓我驚奇的發現。當然,後來楊蔭榆在1938年1月1日,為保護婦女免受日寇侵擾,在蘇州被日軍殺害。應該說,楊蔭榆是個個性很強的人,對社會價值、道德觀念有自己的堅持,不惜戰鬥到底。

無心插柳柳沒有成蔭,而是“楊”成“蔭”了。

二、徐誌摩

上世紀末我在紐約,每次走過紐約大學、西村、格林尼治村那一帶,都會看到一家日本飯店,外麵牆上寫著一人高的字“誌摩”,可能是店名,遠遠的就能看到。20多年了,不知那家還在不在了。

可是上麵那個檔案裏,我卻與徐誌摩擦肩而過。感謝土豆-禾苗朋友的留言,看了網上的貼子,原來徐誌摩跟楊蔭榆他們是同一批赴美。以前一直以為徐沒有到美國留學,是去的英國,其實他去美國在先,英國反而是後來去的,但是他劍橋的詩文太有名,沒人注意他在美國的活動了,連他的本名也很少人知了。1918年9月4日抵達舊金山的南京號上這一大群留學生名單,我是一個一個看過來,並抄了下來,如果有徐誌摩一定會記住的。經驗告訴我,很可能他有其它名字,於是上網查,結果發現,徐誌摩那時不叫徐誌摩,誌摩是他後來起的筆名吧,他本名叫徐章垿。依稀記得那些名字中有一個,第一個字和第三字都是Hsu,當時覺得有點奇怪,不知哪個是姓,“章”英文通用是Chang,於是用Hsu Chang在文件中搜,一下給出Hsu Chang Hsu,在上麵那個檔案裏的p145,第145張圖上,見下圖

第4名就是Hsu Chang Hsu,徐章垿,放大看

他的序列號是526,票號是26-6,類別 section 6 Shang student,上海簽證,目的地是Worcester,Mass,麻省(馬薩諸塞州)的伍斯特,伍斯特除了伍斯特理工學院,還有一個克拉克大學,徐誌摩去的是克拉克大學。

貼子裏說,徐誌摩在船上拿楊蔭榆開玩笑。可以想象,100多年輕學生,有男有女,海上20多天,肯定有交流,徐誌摩肯定不會對楊蔭榆感興趣,但是其他人之間,肯定會有情愫的流動。

三、梁思成,林徽因

對於林徽因,非常有意思的是讀今人描寫她的文字,絕大多數作者都沒有見過真人,可是看他們文字,用的都是形容詞最高級來描繪她的美麗,文字背後男性荷爾蒙撲麵而來。個人感覺,林徽因確實漂亮,但是她更勝在氣韻。

網上隻說他們1924年赴美留學,6月份出發,於是先查舊金山的,結果這個時間段--當然延伸到7、8月--沒有他們的名字,於是移步西雅圖。謝天謝地,美國檔案館官網上有西雅圖入境資料,跟舊金山的一樣,也是有一個門戶網頁,上麵給出41個鏈接,進去找到1924年的,實際上1924年有3個,1923-1924,1924-1925,然後在兩者間還有一個#N/A(這個名字很奇怪,不知什麽意思,N/A一般填表中如果不用填都可以填N/A),也有1924年內容,然後找6、7月間的,結果在#N/A這個裏麵,第418頁,即第418張圖,這頁開始有兩名演員,估計是粵劇演員,來美國為老鄉演出。然後還有兩個偷渡客(stowaway)。我看這些表都是先看類別欄(Class),看到“學生”再去看名字,其實入境記錄中大多人類別是商人(merchant),勞工(Laborer),本土(native)及他們親人等,看到這些都是跳過去,可是不知怎麽的,在這頁上卻在一個Native上停住了,一看名字,Anna May Wong,這不是黃柳霜嗎?前麵我有一篇就是講她的檔案的,鏈接在此,是她的身份證圖片,身份證上注明1924年7月1日乘坐維多利亞公主號船到西雅圖,而這裏的入境記錄,正是這次,時間1924年7月1日,船名Princess Victoria。入境記錄上還寫著:bth ctf Dep June 3 ‘24 Native,這都是海關移民的縮寫,bth ctf應該是birth certificate,出生證,dep June 3 ‘24是departure on June 3 1924, 黃是當年6月3日離開美國的,Native指她是美國出生的公民,出生證即是身份文件。後麵居住地(Residence)一欄填Los Angeles,洛杉磯,後麵蓋著“form 430”章,430表格,前麵那個黃柳霜貼裏提及表格430,它的名稱是Application of Alleged American Citizen of the Chinese Race for Preinvestigation of Status.,美籍華人要填的表格,以備調查。黃柳霜下麵一條記錄,類別填的是exempt,豁免,看名字:Wong Tong Jim,上方括號(al. Jimmie Howe),又是一個熟悉的名字,前麵也有貼,好萊塢華人攝影師黃宗霑,鏈接在此,記的是他出入境的調查記錄,那裏的名字拚成Wong Tung Jim,Jimmie Howe,“al."是Alias縮寫,別名的意思。 無疑這裏就是同一個黃宗霑,雖然Tong Tung有一字母之差。那個貼裏麵有關於他在1928年被問及1924年6月申請離美去加拿大拍片的事,說去了6、7個星期,這裏是1924年7月1日入境,一個月不到,要麽他記錯了,要麽這次是中途回來。他住地填的也是洛杉磯,後麵寫了Form 431,表格431,這跟黃柳霜不同。表格431是排華法案中可以豁免的類別如教師、商人和學生等在離美前要填的表格,黃宗霑生於中國,幼時隨母來美,所以不是本土出生的,需要填431表,屬於豁免類。黃柳霜和黃宗霑應該是去加拿大拍片,回來入境,留下這個記錄。想來,兩人都姓黃,有親屬關係嗎?

再下麵一個勞工,兩個本土出生,接著就是最後一個了,類別S 6 stu,也是縮寫,即section 6 student,再看名字,Lin, Phyllis W.Y. f。這不正是林徽因嗎?Phyllis是她英文名,W. Y. 是徽因(Whei Yin)的首字母,最後f指性別--female,女。她是跟黃柳霜同船嗎?她的那一欄上寫著Princess Charlotte Jul 2 1924, 她是乘坐夏洛特公主號於1924年7月2日在西雅圖入境,比黃柳霜晚一天。這條資料確定了林徽因入境美國的時間,地點和乘坐船隻。居地填Ithaca,NY, 紐約州的漪色佳,這是康乃爾大學所在地。看中文資料說他們7月6日抵達康乃爾,但是沒提入境美國日期地點。從西海岸西雅圖到東部的紐約州,那個年代恐怕時間很長,應該是坐火車。



放大看



別光激動,再看林徽因記錄的其它信息,她的序列號是2085,票號是1-5。後麵寫著 sec 6 ctf,這不用說,是section 6 certificate的縮寫,下一欄,40/24 Tientsin 6-11-24,40/24不知何意,可能是1924年第40名,Tientsin是天津,林徽因是在天津辦的簽證,時間是1924年6月11號。接下來一欄,Admitted準入,蓋了Jul3-1924,所以她是7月3日被批準入境的。估計她是3日上岸,可能修整一天,4日出發,應該是火車,到漪色佳可能要一天吧,5日到,6日去康乃爾注冊。

總結一下:林徽因以Lin,Phyllis W.Y.名字,於1924年6月11日在天津美國領事館取得赴美留學簽證,乘坐夏洛特公主號郵輪於7月2日抵達西雅圖港,並沒有當天被準入,第二天,7月3日獲準入境,所以林徽因入境美國日期應該是1924年7月3日。

這是418頁,419頁是原記錄本中右半頁的圖片,上麵是處理結果和備注,但是黃柳霜他們和林徽因的都沒有任何文字,一切順利,有些勞工等則會注明被禁止入境,然後上訴日期和律師信息等。p420是原記錄本中接著的下一頁,梁思成應該在裏麵了。確實如此,



放大部分



該頁第一名就是梁思成,序號也是2085,跟林徽因一樣,票號是1-6,接著林徽因的,名字拚寫為Liang Seu-Cheng,思的拚法Seu跟後來的拚法Shih 或Ssu不同,而他的類別填的是G.O.,這是government official的首字母縮寫,就是政府官員,這有點出乎意料,為什麽不是跟林徽因一樣學生,而是官員?也就是說梁思成是官派,而且不是學生簽證,這裏麵不知具體情況是什麽。準入也是7月3日,沒有任何其它信息,比如居住地,簽證時間地點,等等都沒有。p421頁是右半麵,梁思成這行沒有任何文字,一切順利,但是給我們留下一些疑問,主要是他為什麽以官員身份入境美國,而不是留學生。

加一句,西雅圖的41個入境檔案中,卻偏偏缺1918年的,所以無法查該年記錄,不知陳寅恪是不是這年從西雅圖入境。也可能他是從歐洲赴美,船上可能很少華人,美國海關沒有把他的記錄放在華人入境記錄中,跟歐洲人的入境記錄放在一起了,那就難查了。

四、陳公博

記得曾看到哥倫比亞大學發現陳公博1920年代學位論文一事,後來在加拿大的大學圖書館裏還真的看到這篇論文的單行本,近來偶然想起,於是有了查他入境資料的念頭。陳公博在回憶錄《寒風集》裏說“1923年2月12日隨美國總統號赴美”,但是沒有說入境時間和地點,時間問題不大,2月12日應該是出發日,大約2月底到3月初抵美,關鍵是入境港口,假設是舊金山,但是查了相關年份,沒有,那麽再查西雅圖的,找到這個檔案:Seattle: 1922-1923,其ID是143732012,時間1922年到1923年,共426張圖,翻到p302,該頁天頭上寫港口西雅圖,船隻維多利亞公主號,到達日期1923年2月19日,裏麵一批演員,屬於Lun Hop Co,大概是個演藝公司,走秀的。接著幾位商人,最後一位,行上方紅色President McKinley,Feb22 1923 ,總統麥金萊號,1923年2月22日,人名Chan Kung Bak(Po),這就是陳公博了,陳一般拚成Chen,但是Chan也不罕見,陳公博是福建人,拚成Chan完全可能,Kung無疑是公,Bak,博,後麵括號裏是Po,博的另一種拚法,那篇論文上名字是Chen Kung Po,留學生到美國後改名情況很多,梁思成,前麵的貝聿銘,都有這種情況。到了美國,見的多了,知道自己名字更好拚法了。2月12日出發,22日到,陳是從日本出發,所以10天到不奇怪,船名是總統號,跟《寒風集》中記述一樣。所以這無疑就是陳公博。後麵類別先蓋了sec 6 Mer章,section 6 merchant,商人,後劃去,手寫Gov student,政府學生,官派學生,應該仍然是庚款留學生。居住地是New York City,紐約市,正是哥倫比亞大學所在地。再後麵Admitted寫著Feb 22 1923,當天準入。

陳公博入境信息:1923年2月22日在西雅圖以官派留學生身份入境美國,前往紐約市。



放大


移民局記錄裏,每頁天頭上寫輪船名和到達港口及日期,但是有時候,這條船乘客記錄完了,紙上還空了幾行,於是再記錄其它船上的乘客,此時就要另外寫船名,到港日期,陳公博這裏就是如此,前麵林徽因也是如此。


五、張聞天

陳公博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1922年因支持陳炯明受留黨查看處分,陳公博退黨,後來就去美國。而張聞天則一直在共產黨內工作。發現他入境記錄是在舊金山入境係列的這個檔案:January 5, 1922, Nanking - November 18, 1922, Nanking,ID是102058314,有975頁,p647開始是南京號,1922年9月12日,到p669出現留學生,又是成批的,可能也有上百吧,容後細數。p691,第二位,Chang Wen Tien,section 6 Shanghai student,Berkeley ,看到這名字,想到是張聞天,也是不太敢相信,查維基百科說張聞天1922年8月赴美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讀書,但是沒有拿到學位,而百度百科則說他1920至1923年到日本和美國舊金山學習工作,這次維基百科比較具體準確。張聞天是1925年加入共產黨的。



放大

p692是p691的右半麵,在這頁上,張聞天的準入(admitted)一欄蓋的Sep 12 1922的章,所以他是當天準入。後麵沒有任何其它備注,很順利。

張聞天,1922年9月12日乘坐南京號郵輪,在美國舊金山港入境,當天準入,目的地是加州伯克利。

六、錢學森

錢學森是中國留學生中經曆最奇特的吧,沒有之一,不管是在美國經曆,還是回國後的經曆都是。中文資料說他1935年以庚款留學生身份赴美,也沒有說地點,仍然先查舊金山,沒有查到,再轉戰西雅圖,查這個檔案:Seattle: 1935-1936,ID是143740539,共450頁,p200, 船名President Jackson,傑克森總統號,到達日期Sept 3 1935,1935年9月3日。這船上也應該有一批中國留學生,這頁上12人有11人是學生,一個是旅行者(travellor),兩個注明是G.O.Stu,政府官員學生,不知指官派留學生,還是即是官員,又兼留學,如果是官派留學生,一般是寫成Gov. student,沒有official一字,上麵陳公博就是這樣寫的。名字後還有年齡和性別,小的17,大的36了。第8名,Tsien Hsue Shen,25m,就是錢學森,25歲男性。錢學森生於1911年,1935年實歲24,虛歲25,sec 6 stu,這個已經熟悉了,section 6 student,居住地Cambridge,Mass,麻省的劍橋,麻省理工所在地。後麵有Tientsin字樣,應該是簽證地,9月3日當天準入。



放大



本來還有一些名人,賣個關子,留給下一貼吧。

本文所有圖片由Ancestry提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5)
評論
元亨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梁陳方案' 的評論 : 非常感謝提供的信息,非常有價值!
梁陳方案 回複 悄悄話 有關西雅圖與三藩市的分別是前者要15天或16天,比去三藩市快三至四天(美國的總統號與日本船多停夏威夷)。

加拿大昌興公司的皇後號船隊在1920年代以新船與美國的總統號的較舊船隊競爭北太平洋線。皇後號船隊早一兩天靠維多利亞,雖花大半天在維多利亞轉船,仍比直抵西雅圖的總統號快。(“Asia is Second Fastest Vessel,” Daily Colonist, July 22, 1924: 17, column 1)
梁陳方案 回複 悄悄話 補充一下梁思成林徽因到西雅圖的行程。

1924年6月11日,林徽因在天津拿到簽證。在14日左右林長民與林徽因及梁思成到上海,入住大東旅社。15日與親戚朋友餞行。

16日星期一下午在外灘乘小火輪到吳淞口上昌興公司的澳大利亞皇後號。(“梁啟超子赴美留學:偕其未婚妻昨日離”《申報》1924年6月17日第14版,但《申報》把船名寫錯為亞洲皇後號。)

船在加拿大當地時間7月2日淩晨在維多利亞裏特綜合碼頭 Rithet Consolidated Pier 泊岸. (見 Daily Colonist, July 3, 1924: 17, column 4: “The Canadian Pacific liner Empress of Australia docked from the Orient at the Rithet Consolidated piers at an early hour yesterday morning. She discharged 100 tons of cargo before sailing for Vancouver.” )

梁林要轉乘夏洛茨公主號到70公裏南的西雅圖,船程4小時多。夏洛茨公主號是專走溫哥華-維多利亞-西雅圖的三角航線。西雅圖去溫哥華要走200公裏,回頭維多利亞又60公裏,走一回330公裏要一天。但從徐誌摩四年後行程,夏洛茨公主號似是下午維多利亞離開。

1928年,徐誌摩從上海坐加拿大皇後號走同一條路線,他在6月30日早抵維多利亞,在那吃完中飯在下午四點坐小船去西雅圖,黃昏八時半才到。他在第二天還租車由西雅圖,晚上11時才上火車往東岸。(見徐誌摩在1928年7月2日致陸小曼信。)

林徽因與梁思成是在7月6日夜一起到綺色佳,暑校在5日已開課。如在7月3日離開西雅圖應趕不上在6日到綺色佳。

當然如找到夏洛茨公主號船期與往東岸火車班期最好。



梁陳方案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元亨利' 的評論 : 正努力!
元亨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梁陳方案' 的評論 : 謝謝留言,都看了,看來你對學術界曆史很熟啊,應該多寫寫!
梁陳方案 回複 悄悄話 林徽因與徐誌摩在1920年倫敦根本無約會。陳學勇把林長民12月1日的信的年份弄錯。不少考據已證明徐誌摩在1922年11月底一到北京時寫求愛信,12月1日林長民出手鎮著徐誌摩,第二天徐寫信道歉。當時林長民已屬意好友梁啟超長子梁思成為婿,梁林亦約會一段時間。

徐誌摩是在1922年10月15日到上海。之前在劍橋廣交文化人約11個月。但他不是倫敦白廬碧蕤社成員,那時隻是與傅來義、奧格頓、羅素與瑞恰慈等交往。
梁陳方案 回複 悄悄話 徐誌摩在1920年夏天在哥大交了 The Status of Women in China (《論中國婦女的地位》)的碩士論文,在9月24日離開紐約去倫敦,然後去法國巴黎小遊見張君勱。哥大的大學評議會在 1920年10月的會議授予徐碩士。當時他剛到倫敦經濟學院(LSE)報到,準備在政治經濟有大作為。之後寫了兩篇蘇俄寫文章與花了幾個月讀相對論並寫長文介紹,又去拉票到3月,跟著去馬賽接太太張幼儀。詩是1921年11月才嚐試。
元亨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那肯定的,徐誌摩,林徽因,等等,滿足大眾心理。這條1918年南京號船上,有100多中國留學生,裏麵肯定有日後成為中國各領域的帶頭人物,可是為社會所知的是少數,我會把所有人的英文名放上去,可能就在這個貼裏。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海上20多天,肯定有交流,徐誌摩肯定不會對楊蔭榆感興趣,……”

現代人,同對楊蔭榆相比,肯定對徐誌摩更感興趣……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元亨利' 的評論 : 甭謝甭謝,看你高興的樣子,我也開心,:)))
元亨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土豆-禾苗' 的評論 : 又搜了下,徐誌摩確實跟楊蔭榆同船赴美,簡直不敢相信!有意思的是,徐誌摩不叫徐誌摩,否則我會注意到的。徐誌摩這個名字應該是後來起的,他原名是徐章垿,垿字讀xu的音,檔案中第145頁,第4位Hsu Chang Hsu,正是徐章垿,如果還需要證明的話,此人居住地--就是目的地--填的是Worcester,Mass,麻省的伍斯特,這裏除了伍斯特理工學院,還有克拉克大學,徐誌摩去的是克拉克大學。記得我讀到他這個名字時還想了下,Hsu Chang Hsu,前後都是Hsu,哪個是姓,哪個是名?
現在沒法修改了,一下來馬上把徐誌摩加進去。
留學美國1918,比我想象的還精采+1!
真的感謝您提供的信息!也希望盡早看到您的“陳寅恪在日本”!
元亨利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uemei-ky' 的評論 : 不辛苦,樂在其中,尤其當朋友們能從中得到點什麽,就更快樂了!謝謝你的悅讀!
xuemei-ky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博主辛苦了!
元亨利 回複 悄悄話 看了留的鏈接,楊蔭榆確是個悲劇人物,對了,她是楊絳的親姑媽。徐誌摩跟楊蔭榆同船赴美?我記憶中徐是留英的,剛查了下,確實是1918年留美,要再搜一下,把徐給漏了。謝謝!
土豆-禾苗 回複 悄悄話 覺得陳寅恪的很多經曆是個“謎”,我至今還在找他在日本的資料;
至於楊蔭榆,非常可惜的一個人物,我覺得人們對林徽因/徐誌摩的喜歡/欣賞屬於一種社會群體的“變態心理”。(是不是說過頭了),周末愉快。

https://new.qq.com/omn/20190109/20190109A126OJ.html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