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有葫蘆絲這樣的樂器是在今年二月份本地華人的春節聚會上。說起這個樂器,還要從一個小女孩說起。在那次聚會上,我負責接待工作,管著來賓登記一攤,有不少年輕的夫婦帶著孩子來,我也不大留意。後來,有一個小女孩似乎對我很有興趣,總在我麵前晃來晃去,看到我在看她,就馬上露出可愛的笑容,我禁不住也被她逗樂了,她是一個很漂亮的女孩,我問她和誰一起來的,她指了指一個中年女子,我想那大概是她的媽媽,女兒如此可愛,做母親一定很自豪吧。緊接著大家都要入座,聯歡會開始了,大家一邊吃餃子,一邊看大家準備的文藝節目。快結束的時候,那個小女孩走到我麵前,小聲說,阿姨,我會吹葫蘆絲。我一開始沒聽明白她在說什麽,後來才明白她也想表演,馬上告知主持人。大部分人都沒聽說過葫蘆絲,她從盒子裏拿出來一個狀似葫蘆的樂器來,大大方方地走上台,獻上《月光下的鳳尾竹》,雖然技巧還不是很熟練,但一個小女孩專注的樣子份外感人,葫蘆絲演奏的樂曲不張揚,恬靜從容,她的表演博得滿堂彩。
聯歡會之後,那個吹奏葫蘆絲的小女孩卻引起我對另一個叫梅格的女孩的回憶。去年秋天我在A城短住時,在一個朋友家野餐會上見到梅格。我和她的父母也不熟,大家都是初次見麵。梅格九歲的樣子,第一次見到我,就立刻跟上我,整晚都圍著我,一往情深的樣子,周圍的大人都被她逗樂了,她媽媽過來告訴我,梅格說我長的特別象她的舞蹈老師,我笑了,原來是這樣,這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後來過了一周,因為機緣巧合,我又一次遇到梅格和她的家人,我想她大概不記得我了,沒想到她一看見我,竟悄悄地跟在我的身後,走了很遠的路之後我才發現她在跟著我,嚇了我一跳,馬上問她有沒有告訴家人,她搖搖頭,我急忙拉著她回頭找她的家人,找到後,大家都很奇怪。後來我離開A城時,一想起梅格,心裏不禁感概一番和一個小女孩的緣份。
可愛的小女孩啊,正如這清新婉轉的葫蘆絲音樂,讓人偶爾想起,一絲甜蜜湧上心頭,祝願你們快樂幸福地慢慢長大。
[以下轉貼葫蘆絲相關介紹]
篳朗叨,是傣、阿昌、德昂、佤、布朗等族單簧氣鳴樂器。傣語稱篳朗叨,"篳"是傣 族氣鳴樂器的總稱,"朗"是直吹,"叨"是葫蘆,意為帶葫蘆直吹的篳。阿昌語稱潑勒 翁,"潑勒"是簫,"翁"是葫蘆,意為葫蘆簫。德昂族稱布賴?quot;布"是吹," 賴"是葫蘆,意為吹葫蘆。德昂族各地方言又稱米倫、比格寶、渥格寶等。佤 語稱拜洪廖,"拜"是簧管樂器的泛稱,"洪廖"是葫蘆,意為帶葫蘆的簧管樂器。西盟佤族又稱背板。布朗族稱同格滿。
篳朗叨的曆史久遠,其淵源可追溯到先秦時代,它是由葫蘆笙演進改造而成的。在構造上仍 保持著古代樂器的遺製,音管數目正與三管之龠相同,兩支副管不開音孔也和古簫完全一樣 ,而發出持續的五度音程,則與古龠的"以和眾聲"非常相似。但它的主管已開有七個音孔,與後世豎吹的簫笛非常近似,又顯示出它在曆史上的飛躍。 1964年,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大波那木槨銅棺墓出土了一件銅製葫蘆,它是篳朗叨 最早的音箱。這件銅葫蘆,通高16.7厘米,上端一側有長圓形的吹口,底部有一個 不規則的扁孔(3.9厘米×3厘米)。通體飾以繩網狀花紋。其底部扁孔剛好可插入一根竹製主管和兩根較細副管。該墓年代約為戰國初期。這是我國目前所知唯一的早期銅製篳朗叨音箱實物。?
篳朗叨是很有特色的樂器,形狀和構造別具一格。它由共鳴箱、音管和簧片組成(圖) 。共鳴箱多用一個無腰的完整苦葫蘆製作,將底部鑽孔,掏去籽粒,葫蘆柄端插入一根無節 的細竹管為吹口。音管用粗細不同的竹管製作,上端留節封閉,中間通透,下端敞口,多為 三管或四管,並排插入葫蘆底端。每根音管的上端,在竹節以下1厘米處鑲有一枚金屬簧片 。簧片用銅或銅銀合金製成,簧舌在簧框上刻出,呈20°銳三角形。音管上端鑲簧片部分 插入葫蘆內腔後,用蜂蠟封閉固定,以使音箱不漏氣。中間最粗的音管為主管,管長30厘米 ~40 厘米、管徑1.5厘米~2厘米,管身開有七個(前六後一)圓形按音孔,兩旁的 為副 管,上麵隻設簧片,不開按音孔。主管可發出一個八度的旋律音,副管隻發一音。三管者, 低音副管發調式主音,中音副管發上方五度(或四度)音。四管者,有一高音副管,發高八度 主音。副管的音高,也因地區不同而有差異。篳朗叨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種,因民族不同 ,使用的篳朗叨也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