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沙白湖

傳播芬芳,創作美麗,
正文

《詩經》(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之奧妙

(2009-01-07 00:20:32) 下一個
《詩經》(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之奧妙 敝人<<台灣自古中國地>>見諸ddhw縱論天下後,有-兩個留言很特別 ,什麽”還自古呢,自古中國就河南那麽大。後來這個吞那個並分分合合都不知道多少當家人換”, “讀過書吧,中國最早就是中原的意思”, “文言文裏中國大多指的是中原”. 本文先就中國一詞的原始含義談起.通常說法, 中國一詞始於《詩經》(大雅·民勞),原文是“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我就說說《詩經》惠此中國的奧妙。中國原始含義是西周周武王時期意為“中央之國”。( 詩經·民勞注:“中國,京師也”),那麽,“中央之國”又是何意?諸位如遊少林寺,可到登封市嵩山周公測影台遺址考察,它會告訴你, 3000多年前,周公在陽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測度日影,測得夏至這一天午時,八尺之表於周圍景物均沒有日影,便認為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謂之中國. 下邊繼續佐証.(1) “中央之國”如始於西周,那惠此中國說法在西周有記載嗎?這就是要考証《詩經》(大雅·民勞)產生的時間。我手邊的四書五經顯示,《詩經》中詩歌的創作時間,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秦穆公時,綿延五個世紀(公元前11世紀至前6世紀)。創作的地點,幾乎包括了整個黃河流域,加上長江、漢水一帶,縱橫上千裏。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這証明惠此中國的含義來源西周王室. (2)為什麽“惠此中國”分類在《詩經》大雅·民勞中? 《詩經》所反映的社會信息量十分豐富,是當時社會生活的全方位的反映.其內容分 風、雅、頌,加上賦、比、興三個表現手法,這就是“六義”。 《風》、《雅》、《頌》三部分的劃分,是依據音樂的不同。《風》包括15部分,大部分是黃河流域的民間樂歌,稱作“十五國風”共160篇。《雅》分為《小雅》(31篇)和《大雅》(74篇),是宮廷樂歌,共105篇。《頌》包括《周頌》(31篇),《魯頌》(4篇),和《商頌》(5篇),是宗廟用於祭祀的樂歌和舞歌,共40篇。 “風”的意義就是聲調。 “頌”是用於宗廟祭祀的音樂。 “雅”是“王畿”之樂,這個地區周人稱之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當時把王畿之樂看作是正聲——典範的音樂。周代人把正聲叫做雅樂,猶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帶有一種尊崇的意味。《雅》為 周 王畿內樂調。《大雅》多為 西周 王室貴族的作品,主要歌頌 周 王室祖先乃至 武王 、 宣王 等之功績,有些詩篇也反映了 厲王 、 幽王 的暴虐昏亂及其統治危機。詩經>中的<大雅>與<小雅>,既是當時廣為傳誦的文學作品,又是可以被之管弦的樂歌.從音樂和文學的角度來看,<大雅>與<小雅>都有各自的實用功能.<大雅>用於大饗,是周王舉行一些儀式時使用的各種樂歌,同時作為樂教範本,被較多地征引;<小雅>主要是貴族舉行儀式時使用的樂歌,不但被廣泛地征引,同時也在各種場合被人們賦誦.既然中國指中央之國,內容又是西周貴族召穆公勸告厲王要安民防奸的詩。(周厲王昏庸無道,信用奸佞,橫征暴斂, 因而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召穆公從鞏固周王朝的統治出發,寫此詩諷諫。)故歸類大雅之中.(3)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何意?民亦勞止,汔(注:音乞,求)可小康,惠此中國(注:指京師),以綏四方。 (白話:民眾勞累,祈盼安穩,珍愛周室,撫平四方.)無縱詭隨(注:無良之人),以謹無良,式(注:用)遏(注:止)寇虐,憯(注:音慘,乃)不畏明(注:不畏其頑強高明)。柔(注:安)遠能邇(注:近),以定我王。 民亦勞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國,以為民逑(注:合)。無縱詭隨,以謹惽怓(注:音昏撓,喧嘩,大亂)。式遏寇虐,無俾民憂。無棄爾勞,以為王休。 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師,以綏四國。無縱詭隨,以謹罔極,式遏寇虐,無俾作慝(注:惡)。敬慎威儀,以近有德。 民亦勞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國,俾民憂泄(注:除去)。無縱詭隨,以謹醜厲,式遏寇虐,無俾正敗。戎雖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勞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國,國無有殘。無縱詭隨,以謹繾綣(注:音淺犬,反複也,緊緊糾纏),式遏寇虐,無俾正反。王欲玉女(注:愛你),是用大諫(注:力諫)。 我羅嗦了半天,隻想說明中國原始含義,中央之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yyd 回複 悄悄話 對於處心積慮要"去中國化"的人,他們對您的努力,視而不見,或故意文盲.感謝您的文章,獲益匪淺.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