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文
一 滯脹的幽靈再度複活
按照傳統的經濟理論,經濟景氣與通貨膨脹是呈同一方向運動的。經濟走旺時,物價往往上漲。因而,增加貨幣的供應,用通貨膨脹來刺激經濟的增長,一度成為西方各國對付經濟蕭條的武器。但是,到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這一理論受到了現實的挑戰,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出現了反向運動,這種現象被稱作滯脹(STAGFLATION)。對此,西方經濟學一度苦無對策。令人驚喜的是,當西方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艱難地從滯脹的痛苦中掙脫出來後的幾十年裏,滯脹的幽靈在現實經濟中似乎已消失得無影無蹤。這也給了美國經濟的決策者們大規模增加貨幣供應的膽量和信心。
然而,自2006年美國房市泡沫逐步破滅和去年發生次級房貸危機以來,美國經濟的走向似乎再一次背離了傳統。又出現了通貨膨脹與經濟衰退並存的現象。
滯脹的表現之一:通貨膨脹
過去十年來,美國的股市泡沫和房市泡沫,既是通貨膨脹的特殊表現形式,也是通貨膨脹潛伏的平台。流通中過多的貨幣進入了這兩個領域,很難讓消費者感受出來,經濟的統計數據也無法將這兩個領域的泡沫完整準確地歸納為通貨膨脹。相反,房市和股市泡沫化,價格上漲,人們不但感受不到通貨膨脹的壓力,反而有了更多可供支配的收入。現在,房市和股市的泡沫相繼破滅,通貨膨脹終於從這兩個蓄洪池中決堤而出。
美國勞工部定期公布的生產者物價指數和消費者物價指數,是聯準會和華爾街觀察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勞工部3/18/2008公布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表明,核心物價指數再升0.5%。生產者價格指數在過去12個月裏攀升了7.5%,創下1981年10月以來的最高年增幅。消費物價指數(CPI)上漲了4.4%,過去3個月的增幅為6.8%。(1)值得關注的是, 通貨膨脹率近年來不斷增長, 但是華爾街似乎對這種膨脹的累積並不關心, 哪怕前一個月通膨大漲, 隻要碰上某個月持平或略微向下波動, 便興高采烈地鼓動聯準會降息, 從而一步步推高通貨膨脹的水平。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以1982-1984年的平均物價指數為100%, 2000年在這個基礎上漲到了174%,16年時間,每年增加4.625個百分點;2007上漲到了212.6%,7年時間,增加了38.6個百分點。其中2006年-2007年增長最快,上漲了14.6個百分點。(2)
如果說這些指數過於抽象,那麽再來看看民眾看得到, 摸得著的商品的價格上漲幅度。2000年1月,汽油零售價平均每加侖1.59美元,2008年1月,平均每加侖3.14元,增長了98%;2000年1月家庭燃用柴油平均每加侖1.40美元,2008年1月平均每加侖3.39美元,增長了140%;(3)2000年,平均每個家庭的醫療保險支出為7643.00美元,2006年上升為11480.00美元,上升33.4%;(4)2000年公立大學每一學生的平均開銷為10153.00美元,2006年為13098.00,上漲28%。(5)從我們在紐約的生活實證來看:2000年,牛奶大約每加侖1.30-1.40美元,現在已漲到4.00-4.50美元左右;雞蛋每打大約0.99-1.25美元左右,現在已漲到1.80-2.00美元左右;全麥麵包每條(24盎司)大約1.20-1.30,現在已漲到2.00-2.50美元了。就連過去0.50五毛錢一個的(焙狗)BAGEL,現在已漲到0.75-1.00美元了。事實上,除了電器產品,幾乎我們的所有的日常用品的價格都上漲了50%-20%不等。與此同時,美國的中產階級的收入,扣除通貨膨脹,並無明顯的增長。2000年,美國中位收入家庭為49158.00美元,2006年為48201.00美元。從2000年到2007年的6年中,美國中位收入家庭,除去通貨膨脹,不僅沒升,反而降了1100.00。(6)
強勢美元,曾是曆任美國財政部長的口頭禪,但是現在美元風光不再,美元對世界的主要貨幣持續下跌。美元對歐元的匯率、剛開始時,大約為1:1,有時美元還略高一點,現在美元已跌到了1.5596美元兌1歐元的水平;2000年美元對英鎊為1.52:1,現在已跌到2:1的水平。美元對日元跌到了1美元兌換100.00日元的地步,是十二年來的最低點。這也引發了以美元計價的資源性商品價格大幅度攀升。2000年原油價格每桶尚在在27.00-30.00美元上下浮動,2008年3月漲上到了曆史最高紀錄110美元,漲幅達300%;2000年黃金價格每盎司在263.00-316.00上下波動,2008年3月已突破1000.00大關,漲幅達280%。
滯脹的表現之二:經濟階段性停滯或衰退
目前, 美國經濟實際上正處在二度經濟泡沫破滅後的衰退期。第一次泡沫是與企業投資相關聯的股市泡沫,隻占美國GDP總額13%, 而這次的泡沫,是與民眾的消費相關聯的房市泡沫, 涉及占美國GDP總額78%消費支出。因而,上一波企業投資所產生的泡沫,遠小於目前房貸泡沫,換言之,美國經濟這一波所遇到的困難要遠遠大於上一波。3月17日,格林斯潘在金融時報的評論中也不得不承認,當前的次級房貸危機,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金融界有的策略大師甚至認為,目前的經濟衰退將遠遠超過上個世紀70年代因石油危機引起的全球經濟蕭條,與1930年極為相似。(7)
據美國商務部3月26日公布的資料顯示,二月份新屋銷售繼續下滑,一家庭銷售規模再度下降1.8%。銷售量創十三年以來的最低紀錄。2月份一家庭的新屋銷售58萬個單位,比2005年的高峰時下跌了57%。斯坦普公司的(S&P/CASE-SHILLER)指數顯示,一月份十大城市房價指數比去年同期大跌11.4%。二月份,美國建築許可證核發也大幅走低,降至16年以來的新低。整體新屋開工量,與前一年同期相比,下跌28.4%;一家庭新屋開工量下跌40.5%,是1991年來的新低。據房貸公司(FREDDIE MAC)今年3月27日公布的資料,全國成屋的銷售量,從2005年到現在,下降25%;全美平均房價比一年前下跌了9.3%。隨著付不出房貸的家庭增多,待售房屋數量上升,房價與房屋的銷售將會有更大幅度的下滑。紐約的長島地區,曆來被認為是美國收入最穩定的中產階級的區域之一,即使在這樣的地區,今年以來進入市場拍賣的房屋也大大增加。紐約州的次級房貸,長島地區占28%。目前,持這種房貸的家庭已有33%因付不出房貸,房屋遭到拍賣。進入市場拍賣的房屋達4527棟。(8)並且,這個數字不是在遞減,而是在增長之中。全美房市衰退的程度亦由此可見一斑。
金融業的次級房貸危機,到目前為止,仍然看不到金融業走出危機的跡象。貝爾斯頓(BEAR STEARNS) 去年關閉兩個全盛期達160億次級房貸證 券避險基金,並注銷2億美元的次級房貸虧損之後,還是難以起死回生。最後為了避免破產,在聯準會動用納稅人的資金擔保的條件下,以跳樓的價格出售給摩根大通銀行(JP MORGAN)。美林證券(MERRILL LYNCH) ,摩根士坦利(MORGAN STANLEY)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花旗銀行(CITY BANK) 等美國主要銀行和證券行,在這次危機中幾乎無一幸免,個個損失巨大,利潤大幅度下跌。花旗銀行到了要變賣資產或減少股息發放,才能繼續保持營運的地步,初步計算它的損失在80億到110億左右。就連受次貸危機影響最少的高盛公司,上季度盈餘也比去年同期減少40%。高盛公司預估,這波次級房貸危機,全球的信貸損失將高達1.2兆,美國華爾街的損失將占40%,約為4600億左右,占2007年全年美國GDP總額的33.2%。(9)金融業到底要衰退到何種地步, 現在誰也無法確定。
占美國經濟總量2/3的消費者的支出,是左右美國經濟走向的主要力量。美國商務部剛剛公布的消費者支出數據顯示,1月份的個人消費支出僅增長0.4%,與此同時,消費者物價指數也增長0.4%,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幾乎沒有增長。消費者個人支出已連續兩個月在扣除通膨因素後沒有增長。消費者個人儲蓄減少0.1%,三個月來已連續負增長。說明消費者為了維持原消費水平,已不得不動用儲蓄。美國瑞銀(UBS)和國際購物中心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hopping Centers)對32家零售商的調查顯示,三月份同一商店的銷售比上月下跌0.5%,是十三年來單月銷售最差的一個月。二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到70.5。是過去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也從另一角度,應證了消費者支出的悲觀未來。
受房市和金融業危機的影響, 反映美國製造業景氣的耐久財訂單(Durable Goods Orders), 今年1月減少5.3%, 2月份在1月份的基礎上又減少1.7%,這裏麵還包括政府的國防訂單。扣除後的非國防訂單實際衰退2.6%。這反映了企業支出在整體經濟的不確定環境下已經開始緊縮。
美國商務部1月30日統計數字顯示,2007年美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2.2%,創5年來最低水平。其中,第四季度GDP僅增長0.6%,大大低於第三季度4.9%的增長幅度。扣除貿易項目,下降0.4%。事實上,除去通貨膨脹,去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已經進入了衰退。摩根斯坦利集團的分析師估算,2008年,美國第一季度GDP衰退的幅度將為0.7%。(10)最近,聯準會主席伯南基在國會作證,也承認了美國經濟的衰退。
滯脹的表現之三:失業人數增長
經濟衰退,勢必引發失業率的增長。2007年12月失業率從4.7%上升為5%。據美國勞工部2008年4月3日公布的資料,到3月底止,領固定薪水的工作(PAYROLL JOB) 減少8萬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上周較此前一周上升3.8萬人,達到40.7萬人,失業率達5.1%。為2005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截至3月22日,美國申請失業救濟的總人數已經達到294萬人。從2007年12月起,失業率始終在5%的幅度上下波動,沒有明顯改善的跡象。(11)
隨著金融危機的擴展和房市的進一步下滑,失業率也將被一步步推向更加高的水平。據CNBC財經台報道,花旗銀行財務陷入困境,將裁員3萬人,約占其總人員的8.1%。華爾街到目前已裁員3萬4千人,還要再裁2萬人,有的虧損部門將整體撤銷。初步估計,未來金融業將有10萬人員被裁掉。自BEAR STEARN公司被收購後,華爾街風聲鶴唳,人人自危。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美國因房市泡沫引發金融危機時,華爾街裁員5萬,由26萬減少到21萬,1/5的員工被炒。整整花了5年時間才恢複到衰退之前的雇員數量。
研究表明,金融業每增加一個工作,將會帶動相關行業新增兩個工作機會。按照這個思路反推,金融業每裁減一個工作機會,社會上就會增加兩個失業人員。如果金融業裁員15萬人,全美國至少還有30萬人要陸續失去工作,進入失業大軍。
二 誰喚醒了滯脹的死灰
經濟衰退是市場經濟中很自然的現象,就像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一樣。雖然,現代科技的發展,提高了社會對經濟活動的預測的水平,從純理論的角度來說,階段性的經濟衰退應該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無論社會的預測水平精確到何種程度也無法解決投資者對財富的貪婪。受到這種貪婪的驅使,當經濟過熱,股市或房市出現泡沫時,投資者們往往對負麵的消息聽不進去。每個投資者都認定自己能夠獲得最大限度的利潤,在暴風雨來之前安全退出。當這種僥幸心理成為社會經濟活動參加者們的共識,過熱的經濟就不可能人為的冷卻下來,階段性的經濟衰退也就不可避免。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那斯達指數達到三千多點時,前聯準會主席格林斯潘就曾警告過投資者們,這是一種非理性的繁榮。但是不論華爾街的投資公司,還是個體投資散戶,都不以為然,繼續前進,一直把那斯達指數推倒了五千多點。股市終於不堪重負,瘋狂下跌,那斯達跌了一半多,投資者們才後悔莫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經濟衰退是對市場的一種有效調節和平衡。正常的衰退,物價下跌,大資本的財產縮水,有的人一夜間成了無產階級或中產階級。無形中也降低了經濟繁榮時社會產生的兩極分化和相對貧困化程度。淘汰了許多不合時宜的投資者或企業家,為新生的能人提供了一個較低成本的切入點。所以,每一次經濟衰退後,社會上就會出現新一輪的創新,把經濟推向一個新的層次。
但是,經濟衰退如果伴隨著通貨膨脹,這就不正常了。這種滯脹性的衰退,起不到調節和平衡市場的作用,經濟的正常運動受到阻塞,將延緩經濟反彈的速度和力度。它比單純的經濟衰退更加可怕。目前這種多年不見的滯脹現象是怎樣形成的呢?
本世紀初,美國股市發生了嚴重的泡沫化危機, 從2001年起,前任聯準會主席格林斯潘在華爾街的壓力下,不得不連續降息11次,除去同期通貨膨脹,貨幣供應已接近零利率。聯準會敞開貨幣供應,但它的監控的體製基本上還是在應對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 難以對近幾十年來發展和變化了的金融業進行有效的監督和製約。這就給了金融業放開手腳,開足馬力,炒作房市和與房貸有關的各種金融產品的契機。許多不具備借貸能力的公司和家庭, 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從金融業獲得購買自用房地產或投機房地產的貸款。金融公司又對這類房貸重新新包裝,泡製成各種不同花樣的金融產品,在金融市場上互相倒賣。低廉的貨幣供應成本,加上金融界強勢推動,促成了房市的繁榮。從2001年起,美國房價翻了一番,有的地區甚至翻了一番半到兩番。房價被一步步推到了社會難以承受的地步。金融業在製造房市泡沫的同時,也把自己推入次級房貸危機之中。人為的製造出來的繁榮並非美國經濟已經從上一波股市泡沫中走了出來,而是用一個泡沫替代了另一個泡沫。而最後一個泡沫的破滅之時, 也就是經濟衰退,失業率增長之日。
房市的泡沫也推動了建築材料價格上漲。建築材料的上漲,又反過來進一步推高了房市的泡沫。進而不可避免地帶動了整個社會工商業樓宇和住宅租金的上漲。當房地產使用價值不變,產出不變,使用成本上漲,工商業不得不逐步把上漲的成本轉嫁到產品和服務中去。房地產繁榮時,美國GDP中,30%的構成,來源於房地產及其相關的產業。房市泡沫也推動了這些相關產業的產品和服務的價格膨脹。
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債務國,所欠外債達8.5兆,其中40%掌握在外國人手中。原本,像中國,日本和亞歐一些國家和地區,對美元的儲存是極為有興趣的,辛辛苦苦賺來的利潤,大都轉成了美國的債務。美元貶值,意味著這些國家手中的財產縮水。把錢借給美國,不僅沒有利潤,甚至連老本都保不住。換句話說,也就是美國要利用全球化施行對世界經濟的捆綁,讓各國為它買單。這種由國家出麵,強勢增加貨幣供應的做法,使得這些國家,即使不狂拋美元,也不會以過去的規模來收購美元,維護強勢美元的霸主地位了。最近美國財政部公布的外資流向報告表明,去年十月外資購入美國長期債券數量為1180億,十一月是700.3億,十二月690.1 億,已呈下降趨勢。對美元看跌的另一結論是,世界各國都試圖將盈餘投入石油,黃金,銅材,鋁材等資源性商品的期貨,保本謀利。近年來,這些以美元計價的資源性商品價格成倍增長,不僅僅是需求量的增長,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國家覺得,現在不論投資美國的房市,股市還是中長期債券,都不如投入這些商品可靠。
石油,黃金,銅材,鋁材等資源商品的價格全麵上漲,最終不可避免的形成了全局性的通貨膨脹。以石油為例,它的價格上漲,汽油的價格,化肥的價格,農產品的價格,建築材料的價格,民用運輸和商業運輸的價格,以及那些與石油或石油產品相關的產品和服務的價格都會跟著水漲船高。最近,美國第十大航空公司ATA和夏威夷ALOHA航空公司相繼破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油價漲幅太高,傷害了公司的利潤。
此外,美國這些年來不斷逼迫人民幣升值,也推高了從中國進口的生活必需品的價格。這些年來,美國的主要民生產品,如成衣,玩具,家具甚至許多罐裝食品都不在國內生產了,中國成了這些產品的主要出口國。現在,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的幅度已超過10%。2007年,中國向美國的出口總額達2,327億美元,這是中國政府公布的數字,美國政府計算出來的數字比這一數字要高得多。假定以中方的數字估算,出口產品到美國後,零售總額變成了4,654億美元(進口價與零售價的比率大致為1:2,如果加上中間商的利潤,還要高於這個比率)。人民幣升值10%,也就意味著這個零售總額中有465.4億美元,是人民幣增值引起的,必須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事實上,這部分商品還要受到國際市場油價和原材料的影響,漲價的幅度遠遠不止10%。人民幣升值,加大了中國經濟的總體規模,卻難以增加美國產品對中國的出口。美國的長處在於高科技,這部分商品具有壟斷價格,與人民幣升值的關係不大,取決於美國政府對出口的限製。強迫人民幣升值出現了與美國政府相反的預期,為美國的通貨膨脹添磚瓦。
雖然,現在經濟已經衰退,但是,那些已經被推高的按美元定價的資源性商品的價格,也許將來也不可能下跌到原來的水平了。越是美國經濟衰退,美元的行情就越看跌,這些商品的價格就越堅挺。這就是為什麽從去年起,美國房市和次級房貸的情況越來越糟,經濟衰退的風聲越來越緊,包括石油在內的幾乎所有資源性商品的價格不僅不跌,反而跟著一路上漲。由於這些商品價格的上漲,即使在經濟衰退的情況下,仍然會帶動其他商品的上漲。滯脹的死灰一旦點燃,要滅起來就不是那麽容易了。
三 老方法能擺脫滯脹的糾纏嗎?
美國次級房貸危機發生後,聯準會主席伯南基慌了手腳,從去年九月十八日起,接連六次下重手降息。2008年1月,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連續降息1.25個百分點。2008年3月16日先將貼現率由3.5%調降至3.25%,18日,再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0.75,由3%降到2.25%。除去通貨膨脹因素,美國的利率再次接近於零。按這樣的速度下去,聯準會已有彈盡糧絕之虞。(12)
去年8月以來,美國和歐洲各銀行也不得不向金融業注入資金,僅8/9日到8/10日兩天,就注入了3262億美元。美國政府還通過了1670億美元的刺激經濟方案。2008年3/11日,聯準會與歐洲各主要銀行協議,再次向金融業注入2000億美元。到目前為止,各類注入資金已超過1兆美元。(13)
解決經濟滯脹的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要阻止經濟進一步衰退。當務之急,就是要避免次級房貸危機和房地產市場的持續惡化。次級房貸的危機爆發於上遊的金融業,但原因在下遊,歸根結底,就是借了房貸,買了房子的人,付不出該付的本金和利息。而這一危機產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貨幣供給過多,過鬆,超出了借貸者的償還能力。用過去製造泡沫的辦法,能讓那些沒有償還能力的民眾付出房貸來嗎?
大部分的美國家庭,都是選擇30年和15年付清本息的抵押貸款,隻有極少數家庭會選擇浮動利率的房貸。降息對大多數持固定利率,付不出房貸的家庭意義並不大,固定利率不會因聯準會的利率降低而改變。從理論上講,短期利率的下跌,長期利率也會隨之不同程度的降低,持固定利率房貸的家庭可以通過重新借貸,獲取較低利率的房貸。但是,重新貸款,各種各樣的手續費和律師費等加在一起,起碼也要五千到七千美元不等,如果貸款數額大,還不止這個數。連房貸都付不出的家庭,大都入不敷出,他們到哪去籌集這筆手續費?
這些持固定利率或浮動利率房貸,付不出貸款的家庭, 也許過去的信用記錄就不好, 或者是這次付不出房貸敗壞了自己的信用。即使短期利率和長期降低了,已經被次級房貸危機搞得遍體鱗傷的金融業,也不敢貿然讓這些早就付不出房貸,信用記錄很差的家庭重新獲取更低利率的房貸。除非銀行業想陷入新一輪的危機。
再者,許多付不出房貸的家庭當初購買房屋時,幾乎沒付頭款或支付了很少頭期款,現在房價下跌,早就跌過了他們所付的頭期款。據美國政府統計, 到目前為止, 有九百萬個家庭的房屋價值低於他們的房貸金額。美林證券的研究報告說:這是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出現房貸債務總額高於房屋淨值,現已高出8360億美元。如果房價繼續下跌,這個負值還會增大。(14)當房價跌破房子的淨值時,他們寧願拍拍屁股走人,把包袱甩給銀行。即使那些暫時還付得出房貸的投資人,當房價跌破了他們的初期投入,他們覺得再熬下去有可能虧本,或在一定的時期看不到房市反彈的希望,覺得無利可圖時,也可能走這條路,而不去考慮重新貸款。
政府的1670億刺激經濟的資金,可以給他們每個家庭帶來1200美元收入,但是,對那些付不出借貸的民眾而言,僅僅是杯水車薪。還不夠其中許多家庭一個月需要償還的房貸。下遊的支付能力無法迅速改變,金融業也就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擺脫次級房貸危機。房屋銷售市場也不會好起來。
與社會主義經濟市場處在短缺的危機相反,資本主義的衰退往往是從有效需求不足開始。如前所述,美國的消費者支出占GDP的78%,美國經濟要走出經濟衰退還要看能否提高民眾的消費能力。
在長達十多年的極度寬鬆的借貸環境下, 美國民眾的的債務已達到了他們難以承擔的限度。2007年,美國的總債務已達53兆美元,幾乎等於四年的國民生產總額。平均每人負債175,154.00美元,每個家庭負債700,616.00美元。(15)據財福雜誌(FORTUNE) 報道,美國信用卡債務也達到了曆史的最高水平,為9150億美元。僅信用卡債務一項,平均每個家庭欠9000.00美元,25.9%的家庭信用卡債務超出收入的18%;30%的家庭要拖欠30天才能還清信用卡公司要求償還的最低限度。14.2%的家庭已經用到了信用卡規定的最高借貸額的80%。(16)
廣大民眾,特別是中等或中等以下收入的家庭,不僅沒有積累,除去房貸,學生貸款,信用卡和日益上漲的各種家庭開銷,早就入不敷出。此外,過去幾年,房價高漲時,許多家庭早就把增值的部分以EQUITY LOAN的方式從銀行借貸出來,買車,買家用電器,或用以補貼家庭的各種消費了。現在房價下跌,這些人的資產已經成了負數。受到已有債務的壓力,原有資產的縮水,以及收入減少等因素的限製,他們不得不緊縮開銷,減少消費。
目前,許多銀行業已經受到了信用卡違約不能償還客戶的困擾。花旗銀行已預估到未來的損失,將提出22.4億美元借貸損失金來填補損失。第一資本(CAPITAL ONE)和華盛頓互惠銀行預估它們的信用卡損失將增加20%。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進一步惡化,通貨膨脹上升,個人開銷大增,還不起信用卡的民眾必然會隨之增加。華爾街的分析師們都坦率地表示目前還無法估計這個黑洞到底有多大,以及對整體經濟產生危害的程度。(17)
利率越是降低,銀行借貸給這些家庭的風險越大,一旦這些家庭付不出帳,宣布破產,銀行幾年都賺不回失去的老本。在這種情況下,越需要錢的家庭,越是難以借到錢。而那些信用好的家庭,往往不需生活借貸,利率再低,他們也不會借錢來擴大自己的消費規模。美國經濟已到了降低利率,增加貨幣供給,也不能從根本上維持或增加消費支出,保持經濟擴張的地步。
金融業獲取的低風險,低成本 的貨幣供應,最有可能的去處是現在正火紅的資源性商品市場。非理性的炒作,將引發資源性商品的泡沫,把整個的通貨膨脹推向更高的層次。
按市場經濟的原則,參與經濟活動的團體和個人,該賺的賺,該賠的賠,該破產的就任其破產,必須自己承擔風險。這次聯準會 大手筆地降低利率,以優惠的條件向金融業注入資金,直接或間接地用納稅人的錢來拯救金融業,無異於把華爾街置於隻賺不賠的境地,這是對華爾街的一種有害的溺寵。將延緩美國經濟對泡沫的消化速度,使之不能盡快恢複健康。就連美國的政客們都在國會質疑伯南基的做法。現階段再度放鬆的貨幣供給,如果次級房貸的基礎,即借貸的團體,家庭和個人的付款能力不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如果房市的銷售情況不能出現好轉;如果消費者支出不能提升;如果通貨膨脹的情況更加惡化,那麽,其他行業,甚至高科技行業,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響。美國經濟不僅不會很快看到複蘇的曙光,相反,將在這個令人煩惱的滯脹階段痛苦地掙紮一個不短的時期。這既是伯南基難以向國會交差的難題,也是美國經濟下一階段麵臨的難題。
(1) Bloomberg Finance News 3/18/2008
(2) Research.stlouisfed.org/fred2/data/CPIAUCSL.txt
(3) Energy Administration, January 2008
(4)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and Health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Trust
(5) College Board 2007
(6) U.S. Census Bureau, 2000–2007
(7) 世界日報財經新聞 3/18/2008
(8) Herbert: LI Communities Newsday 3/29/2008
(9) Reuters Financial News 3/25/2008
(10) Reuters Financial News 3/26/2008
(11) Bloomberg Finance News 4/3/2008
(12) CNBC Finance News 3/18/2008,
(13)世界日報財經新聞 3/24/2008
(14)CNBC Finance News 3/11/2008
(15)Grandfather Economic Report series
(16)Ben Woolsey:Credit Card Industry Facts and Personal Debt
Statistic 2006-2007 Creditcards.com
(17)U.S. Census Bureau 200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