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走過唐人街

(2008-10-22 13:06:56) 下一個

  
                走過唐人街

   
最近得知,中薩研究將以倫敦唐人街為命題,進行探討和研究倫敦華埠的形成史和未來的發展前景聽到這個消息我頗有感觸隨之又想起難忘的往事。第一次到唐人街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記得剛到倫敦那天,正深秋時節;乘車希斯露機場進城沿途隻見風蕭, 處處垂地。從繁鬧的香港一夜之間來到冷清陌生的世界裏頭不免有點孤獨失落。兩天隔壁有一位西堤越裔婦見我沒精打采的子,滿好意地給我打氣說:年人,別這樣。 蘇豪區個“中國”。商店林立,人來人往。你不是懂廣東話嗎,到那邊走走轉轉,包你悶氣全消… …

     聽這麽真有點兒迫不及待,巴不得立置身她所描繪的這個燈紅酒綠的境界。次日,獨自神推鬼使似地來到皮卡迪利地站,按地指引找到了唐人街的位置。正悶著是不是找方向,迎麵來了一位大生模的黑姑娘。她往我手堵了一張傳單我在一本冊上簽名。原來一份抗議政府限製勞工入境的請願書;因時候中餐飲食業短缺,本地廚師供不求。在請願書自己的名字後,我向她打聽去唐人街的路。“這兒就是唐人街啦!”黑發大學生輕快地回答。“什!?… …”我簡直相信自己的耳朵。放眼四周,整個範圍除了三、四間雜貨店和幾家裝潢簡陋飯館外,看不的商超市,更不用說那熙熙攘攘的市。到底是原先的期望過高還是定義上的誤解,一時間說不清楚,反正眼前的景象令我有點失望。

    這就是許多年前我初抵倫敦唐人街的感受。當時的唐人街真有名不副紐約舊金山等老牌唐人街相比謂望塵莫及當然,那時候歐華人還不多,能在這個擁有數人之的大都市的樞地帶,有這中式店鋪較為集中的街道,算是很不的了更何況倫敦唐人街的規模一直是歐同類項之冠即使是麵積正在不斷擴展的巴黎十三區華埠,其名氣也隻能算是伯仲之比。

    自那以,我曾有一經常到唐人街去。那時候半工,白天上晚上到飯館打工。由於住得較遠,深夜下班後公班次稀疏獨自行走怕不安全,許多時候我索性不回家,飯館地下雜貨倉裏打地鋪過夜。同倉“住客”還有數人,其中有像我這窮學生,有無家可歸“銅牌黃老五還有別的來首都謀生的打工仔。早期唐人街的主要街道爵祿街是可以通和停放車輛街道。人行道上排立著飯館夥計們習慣稱為“老虎”的停車計時器。每天入夜以,街道兩旁停滿車輛;有食客開進來的,夥計們自己的駕座。雖然陣子霓虹沒有現在麽明亮,但唐人街在地的“俱樂部處處林立而且經常通宵燈火些“俱樂部專門提供麻雀、牌九等娛記得有位同打工的老,周六領薪後總喜歡“裏邊去,一番巫山雲雨之後又垂地走出來到雜貨倉後一,呼嚕呼嚕的便大睡。

    正為這樣我們這些打工仔玩笑,俱樂部”並非逢事”。的確,八十年代初有一家“俱樂部”還因一起縱火事件奪過好幾條無辜的人命零星的幫派鬥時有出現。但來,唐人街還算是倫敦城裏治安不錯的街。也是因大家的防盜意識較強,扒手小偷很在此施展身手。作為首都的主要旅遊景之一,唐人街的治安遠比西班牙的巴薩羅納、意大利的羅馬、法國的馬賽等地。這裏給人一種較為安全舒適的感覺而且還頗有人情味。

    蘇豪區本來就是倫敦夜生活的心地帶,各色彩的娛樂層出不窮直至九十年代初政府掃黃之前,成人小電影院見,色情場所穿插其中。唐人街還經常放映港台產的華語影片,為華裔觀眾提供視覺娛樂如今爵祿街頭的那家飯館的底,以前就曾經人們場所後來於觀眾漸多小影場容量爆滿,放映單位幹脆租用斯特廣場旁的“帝“奧迪安”這兩家大影院。每逢周末晚上十二後,隻要是新片猛片,廣場一帶便。除了下班的飯館職工外,午夜觀眾通常包括他的家和居住在城內城外各華裔人士。一些飯館老闆為“獎賞”自己的員工常常贈票看。那時候在看不到華語電視間或看一次華語電影算是得的“文化大”。夏天時節,即便是老片、殘片,人們還願意出去走走、湊湊熱鬧。約朋友熟人碰碰頭,喝杯咖啡啤酒,或來個夜宵小點什麽的,都是能夠使人開心快樂的事。

    除了商店飯館外,過去唐人街有好幾處拳道武術之的健身所。在的“六角亭”地帶以前是一空地,墻著幾個特大的鐵皮垃圾桶。成衣的小販就在前邊擺賣做生意。周末來這裏逛街的人特別多,洋華人士皆有。早年搞節聯歡時舞台設在空地中央。場地雖然不大,但氣勢不凡,人湧湧的十分熱鬧後來於觀眾一年比一年多,新蓋的商用了部分地麵,空地已經容納不下滾滾的人流,醒獅隻好“”出去,幹脆舞台搭在特法拉嘎廣場然,那已是八十年代後期的事

    有趣的是,盡管當時的商店零落色彩單薄但從飯館夥計家庭主婦華人一直都管這裏叫“唐人街”。這個叫法聽有“城中城”的意思。可大家口上的“唐人街”,並非純一兩街道的地理概念。它裏麵有更深一的含意,給人一種親切,甚至一種文化歸屬看得唐人街在人同胞心目中的地位。事實正是如此不管購物也好會友也好,隻要置身此地,你都能自然地體會到種無形親切和溫暖對於乍到的華人這裏沒有其他偏遠區所有的那種陌生和清冷。而對於那些不諳英年生活在孤獨個人圈子的華裔老者弱者這裏甚至是一個精神的家園,茫茫漠中的一處小綠洲

    這些倫敦唐人街就是這樣不停地變化著。如今的唐人街,與我初次看到的已大大不同。爵祿街的路麵先多次翻新,昔日的停車計時器早已不見蹤影。原先的洗衣店、成衣店和南亞人經營的館亦已外。代之而來的是更多規模更大的華人超市、飯館和各號;附近不少街道還出現中藥店、華文書和旅行社等。整唐人街範圍比前更寬闊。餐也不再純粹是早期的“雜碎”或清一色的嶺南食肆。中大地的各種菜係各派料理已在這裏生根芽。例如像蘭州等先前罕見的地方小吃、精,如今同可以在此地信手而求。

    最近年,隨著國華裔人口的增加,倫敦唐人街變化的步伐更加快速。最明顯變化過於人。如今步入此,你會看見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聽見中國方言一年四季遊人絡繹不絕。從許多來自英以外的遊的表情中,你能看得們對眼前一切的那種驚訝和欽佩。的旅遊局也不得不承,唐人街早已成首都的招牌景之一。但唐人街發展的步伐並非到此止。新的華人業區早已在倫敦其它區域形成。除了海德公園北麵的貝斯沃特以及坐落在西北小區科陵迪爾的“東方城”外,聽說市政府還計劃在泰晤士河口打造一座新的華埠,作二零一二年倫敦運設施的一附帶項目。姑且不討論這樣的計劃能否最終實現或如期這樣的消息不能不令人鼓舞“唐人街”這字眼今後可能是一個嶄新的概念。的,百年眸,從久遠東區港口碼頭早期的華人落腳點,到現在的蘇豪區再到二十一世紀的現代衛星城倫敦唐人街的成長和發展的是一而又曲折的道路。這條路正好記載著華人倫敦代代生息的曆史;記載著許許多多平凡而又趣味動人的故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