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巴士站等車時,偶然碰見熟人崔先生。巴士在站前停下時,老崔牽著一個約兩、三歲的小孩子從車上走下來。老崔說小家夥是內孫子。“安你哈西油!”聽他這麽一說,我便用朝鮮話跟小孩打招呼,但他似乎聽不懂,沒回應。也許我的“瘋狂”朝鮮話走了調,於是改用中文再喊:“小朋友,你好!”立刻,小孩開口,長長的回了一聲:“叔叔你好好好----”
老崔是中國東北人,朝鮮族,出國前是國家幹部。十二、三年前,老崔倆夫婦隨一公派“考察團”來歐洲進行“商務考察”。本來是兩個星期的簽證,但“考察”完後,夫妻倆決定不再回去,“打黑”留了下來。因當時正收集相關資料,我認識了老崔。後來他們夫妻倆一起申報難民,適逢政府放鬆難民政策,順利過關,得以“暫居”。不久後“暫居”變為“長居”。隨後“長居”又變成“永居”。接著又辦了護照,回國探親訪友,衣錦榮歸。再後來又擔保兩個兒子過來讀書,讀完後兒子又“黑”了下來。“黑”變“白”後,大兒子又成功地擔保國內的女朋友過來,成家立室。一家人就這樣步步為營,全家終於在這裏落戶。
同老崔他們家接觸時間長了後,對他們的了解也多了些。雖說多年來中國來了不少移民,哪個省份的都有,但東北來的朝鮮族同胞令我倍感興趣。正如華人在越南那樣,朝鮮族在中國也占少數,他們使用自己語言的情況跟越南華人留越時使用中文的情況有可以比較的地方。即在一條直線中,位於中間部位的人大都在不同程度上懂中、朝雙語,而兩頭則有兩個極端:一個極端的人隻會中文,不懂朝鮮文;另一個極端的人,隻識朝文,不太懂中文。而且,一個人懂不懂中文,跟這個人所居住的文化和社會環境有關,當然也跟他/她自己的成長、學習和工作經曆有關。老崔說他講朝鮮語仍然十分流利,盡管中文是他的第一語言。反而,他妻子講起朝鮮話來就很吃力,有時甚至不敢開口。所以一向以來,他們在家隻講中文;子女也就隻識中文,不懂朝文。既然子輩不懂朝文,孫輩就更不用說了。難怪那天我用盡我的“朝鮮話看家本領”跟他小孫子打招呼,小家夥沒有反應。
關於使用自己民族的語言的問題,我曾經同老崔夫婦當作茶餘飯後的話題聊過幾次。我們談到,越南來的華人,過去很多人都是經常使用越南語的,但離開越南之後,他們都讓自己的子女學中文,很多人還送孩子去周末中文學校讀書認字。如今,在西方成長的年輕一代很多人仍能講些中國話(雖然不可能是第一語),那麽現居海外的中國籍貫朝鮮族人,為何不讓自己的後代學習本民族的語言呢?老崔支支吾吾的琢磨了許久,想不出什麽明確的理由來。其妻在國內時曾是領導幹部,但她的答複同樣沒有新意。“習慣了,改不了啦”,崔夫人就這麽樣含糊的一句將話題推開。看得出,他們都樂意讓年輕一代以中文作為母語。在這個問題上,他們的選擇似乎跟越南華人稍有不同。至於為什麽有這樣的不同,是因為海外的朝鮮族人人數太少,抑或另有其他原因,這看來也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