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父親的回憶

給父親收集的抗戰期間在空軍的記憶和有關祖父的中國海軍文章
正文

台灣當局研發核武器的企圖

(2006-05-08 14:40:59) 下一個
台灣當局研發核武器的企圖
 

  一、台灣當局研發核武器已有比較久的曆史基礎

?
  1964年10月16日,我們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台灣當局甚為驚慌,蔣介石一方麵迫切要求美國轟炸中國核設施,另一方麵下令自己開始著手研發核武器和其他先進軍事裝備。

?
  1965年7月,蔣介石親自提名"國防部次長"唐君鉑負責籌建"中山科學研究院"和所屬的核能研究所,並撥專款1.4億美元,作為研製核武器和陸、海、空三軍相應的尖端武器裝備。

?
  1968年7月1日,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正式組建成立,直屬台灣"參謀總長"領導。


  1955年7月18日,台灣與美國簽訂《和平使用原子能合作協議》。1968年4月13日,美國又專門在台北舉辦了"原子能應用示範展覽"。根據美台協議,台灣從美國購買到作為研究用的鈾和鈈核材料。特別是台灣打著和平利用核能的幌子,順利從南非購買到100噸天然鈾。通過美國人的幫助,台灣在原子能研究領域有了可觀的起步。

?
  1969年7月,台灣在加拿大核能公司的幫助下,核能所建立了研究型反應堆;隨即,建立了加工天然鈾的工廠、燃燒棒後處理工廠,和對核材料鈈的試驗研究室。1971年2月,台灣自行設計並製造出"微功率反應堆"並首次達到了臨界狀態,兩年以後,又建造成40兆瓦的重水反應堆,也達到臨界狀態。

?
  70年代初期,台灣有關官員多次秘密前去西德,企圖得到西門子公司製造的反應堆和燃燒棒後處理工藝設備。由於美國人出於某種原因,發現後進行了幹涉,最後未能辦成。

?
  1975年,蔣經國上台,他吸取教訓,避免美國人掣肘,采取"以民掩軍"的策略,對核武器研究計劃在高度保密情況下全麵啟動。

?
  1975年9月17日,在蔣介石去世5個月後,蔣經國公開對合眾社記者說:"台灣已有製造核武器的能力,我們並不需要美國的幫助"。

?
  90年代中期,李登輝在台上,公然公開討論核武器的使用問題,並將核武器火力寫進了軍隊的作戰條例,條例規定:"核子火力係由師級以上指揮官掌握,營長可提出建議和申請"。1995年7月28日,李登輝在台灣的"國大"會議上公然提出:"從長遠的觀點上看,我們應該重新研究核武器的問題"。李登輝多次主持的"國防計劃會議",明確提出要製成"不經過核爆炸試驗的核武器"。

?
  二、陳水扁上台後,提出"先製攻擊、決戰境外"的新挑釁戰略,是企圖研發核武器一種不打自招的表白


  2001年,陳水扁上台以後,他對抗祖國統一,發出令人吃驚的言論:"先製攻擊,決戰境外"。按照這八個字的戰略構想,很明顯是有可能要研發某些大威力的武器,隻有具有大規模破壞性武器,才有可能達到陳水扁所說的"決戰境外",否則,僅靠台灣現有的常規武器,其威力無法進行"決戰境外"。人們不能不提高警惕,正視台灣當局研發核武器的可能性。

?
  特別是,台灣當局投巨資,在法國Asrium公司的幫助下,2004年5月21日已將"華衛2號"軍事間諜衛星發射升空。台灣當局自主的空間偵察預警網絡已初步建立。其中"華衛2號"衛星已具有世界先進技術水平,衛星上安裝了高解析度遙感儀器,可獲得對地麵對應寬度24公裏解析度甚高的圖像,遙感圖像解析度最高可達2米,具有高精度照相偵察水平,據台灣《聯合報》2004年9月26日報道,"華衛2號"衛星已成功地拍到北京、拉薩、紐約、巴黎、巴格達等城市照片,甚至還拍到大陸軍事基地。無疑大陸重要城市和要害設施,其圖像和方位已被台灣當局間諜衛星取像並鎖定。

?
  與此同時,台灣當局還在積極研製1000-2000公裏的中程導彈,已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以上這些,很明顯是和研發核武器而相互配套的重要相關舉措。?
?
  三、美國某些人推波助瀾,從中誘導鼓勵台灣當局研發核武器

?
  最近,國際上一些誘導鼓勵台灣當局研發核武器的人時有出現,但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要算美國前國防部長特別助理雷克·米切爾,在其最近著作中,不僅誇稱台灣當局隻要下決心,可以在3-4個月內研發出核武器。同時,他還為台灣當局研發核武器找出理由,他荒謬地說:隻要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台灣研發核武器是可以理解的:?
  1、美國減少對台灣的安全承諾。?
  2、兩岸軍事失衡,台灣就應發展核武器,來恢複失衡。?
  3、兩岸常規武器差距越來越大,台灣無法與大陸在常規武器競賽時。?
  4、可借助朝鮮核問題而做出的連鎖反應,是有根據的仿效。?
  略……?


  美國人明日張膽地教唆,並不奇怪,與前些時候美國國防部在其年度有關中國軍力評估中,居然稱台灣有能力轟炸長江三峽大壩的論調,其目的就是暗示台灣可以考慮研發核武器來達到這一目的,其用心都是一脈相承的,甚為險惡。?
?
  四、台灣當局已具有較強的核武器研究力量

?
  1968年7月1日,台灣的中山科學研究院正式組建後,其陣容相當強大。

?
  該院位於台北西南43公裏,占地300多公頃,全院隱蔽在茂密的樹林之中,周圍崗哨林立。

?
  該院共分6個研究與製造中心,分別擔負核能、火箭、導彈、飛機、艦艇、電子等武器裝備的研製開發工作。其中第一所為核能研究所;第二所火箭、導彈研究所;第三所為電子係統研究所。

 ?
  該院編製甚為龐大,有2萬人,其中研究人員6300多人,技術人員8500多人,主要人員來源,是從台灣大學、成功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等所屬的研究所中招錄,這些人員的學曆相當可觀,有博士400人,碩士2800人,大學本科生7000多人。因此,台灣有關報刊多次稱,該院科技人員之多,人才濟濟,可稱之為台灣科技人才庫。

?
  台灣當局每年向中山科學研究院投資科研經費高達100億台幣之多。

?
  被台灣老百姓稱之為"最敏感、最神秘"的中山科學研究院已成立了20多年,如此龐大的人才隊伍,他們的研究成果和成就,是可以想象的,是不言而喻的,他們沒有也不允許發表任何一篇論文。這就更讓人們意識到他們在研究什麽尖端技術了。?


  非常值得人們思考和警惕的是他們對核武器的研究,20多年的鑽研,據認為已達到了一定水平。可以較為明確地判斷,他們已掌握了核武器的起爆原理和結構設計方案。

?
  1999年,據台灣新聞報道:台灣的中山科學研究院已完成原子彈的計算機仿真試驗;2000年,國際核武器檢查組織欲去台灣檢查,台方拒絕對其核武器進行檢查。?
?
  五、台灣當局已可能有了製造原子彈的核材料鈈239

?
  在自然界,核材料鈈239基本上是不存在的。鈈239的生產,是從天然鈾製成的核燃料元件,在反應堆中進行燃燒和輻射後,生成鈈239。核燃料元件燃燒後,還需送到後處理工廠進行分離加工,不僅要把未燃燒完的天然鈾分離出來,還要把鈈239和其他的裂變產物分離出來。由此可見,核材料鈈239的生產,來源於反應堆和後處理工廠。

?
  台灣當局利用"以民掩軍"的手法,為了發展核技術和得到核材料,先後投資47?31億美元,修建了三座核電廠:1977年,在台北縣修建石門核電廠;1982年,在台北縣修建金山核電站;1985年,在台灣南部恒春半島修建馬鞍山核電廠。這三座核電廠共有6座核反應堆,65個核設施,裝機容量為514.4千瓦,總發電量占到全台灣島總發電量的41%-50%左右,相當可觀,是台灣主要電源之一。

?
  可以看出,台灣當局投巨資建設核電站,一方麵是為了發電,另一方麵是利用燃燒後的大量燃燒元件,進行分解加工,生成出核材料鈈239。

?
  特別要指出的,1984年9月28日,台灣與美國簽訂了一項供給鈾材料的協定,美國承諾在今後30年內向台灣提供20億美元的天然鈾,按照1984年的牌價,台灣可得到2~2.3萬噸的天然鈾,這就足足保證台灣的三座核電站長期運轉的能源。

?
  台灣的三座核電站每年約消耗1600噸天然鈾,每年燃燒後的燃料卸出量約為160多噸,這三座核電站已運轉燃燒了20多年,燃燒後的總燃料卸出量相當可觀。雖然70年代後期,國際原子能機構不定期對台灣核設施進行檢查,特別對燃燒後的燃燒元件的封存尤為注意,但是,發現原設計圖紙上並沒有轉移燃燒元件的"暗門",實際上卻有了此轉移暗門,這麽多年究竟轉移了多少燃燒元件,這是絕對機密,外麵人不得而知,這些轉移的元件,到了後處理工廠,進行分解加工,最後生成了核材料鈈239,有多少公斤,這更是絕對機密,知道的人絕對是極少數。?


  台灣究竟獲得多少可以製造原子彈的核材料鈈239,這段絕對機密,台灣的前"參謀總長"、後為"行政院長"的郝柏村前不久出版的日記《八年"參謀總長"》中,1986年日記上記載:"台灣在短期內有生產核武器的能力,並可在奉命後即可進行,台灣曾在屏東九鵬新武器試驗基地進行過小型核武器試驗……"?


  郝柏村的日記,比較明確的說明,台灣當局手中已經有了製造原子彈的核材料,究竟有多少公斤,能組裝幾顆原子彈,隻能是推算和判斷,台灣當局僅20多年反應堆的總燃燒元件卸出量五分之一,用來分解加工出的鈈239,其數量就足夠組裝5-6顆原子彈(2萬噸梯恩梯當量)。?
?
  六、台灣當局核武器的運載工具已初具規模

?
  2000年11月25日,台灣的"國防部長"唐飛在"立法院"會議上,對地對地導彈的研發情況,有如下的證實:"如果因為大陸日益強大的導彈攻勢,台灣除要致力研製並建立低層反導彈防禦係統外,也將必要進行中程地對地導彈的研製,以達到嚇阻的目的"。

?
  隨後不久,台灣新聞報道中透露出有關地對地導彈的研發資料,其內容稱,中山科學研究院研製的射程1000公裏的"天弓-ⅡB"型彈道導彈,已在2000年進行了實彈射擊,取得了技術上的突破,並在2001年開始批量生產。

?
  "天弓-ⅡB"型導彈,它的性能特點是:製導方式為中段指令+主動雷達尋的,飛行速度可達4.5馬赫,推進係統為固體火箭發動機+助推器,常規使用可載100公斤左右高爆破片型戰鬥部擊毀目標。?


  與此同時,台灣還在努力研製射程為1000公裏的"雄風-ⅡE"型巡航導彈,企圖作為威脅與嚇阻大陸的另一力量。

?
  "雄風-ⅡE"型導彈的性能特點是:製導方式為慣性製導+主動雷達+紅外,推進係統為渦輪發動機+固體助推器,常規使用可運載200公斤以上的半穿甲爆破型戰鬥部。

?
  綜合"天弓-ⅡB"型地對地導彈和"雄風-ⅡE"型巡航導彈的技術能力,台灣已可以攻擊大陸沿海主要地區,有一定威脅。

?
  2004年9月24日台灣的"行政院長"遊錫?極其囂張地叫嚷:"你打我100枚飛彈,我也能打你100枚;就算不打你100枚,至少打你50枚,你打台北、高雄,我至少打上海";又說什麽"兩岸最好能像冷戰時期那樣,維持一個能摧毀彼此的恐怖平衡"。如果遊錫?的叫囂不完全是吹牛的話,台灣的地對地導彈,已可能到實戰狀態。

?
  當前台灣當局把擁有並使用核武器作為抗衡統一的手段,並把這一企圖稱之謂"終極阻嚇力量",這是非常危險的用心。台灣的清華大學原子能研究所鍾堅教授,在最近新著中稱台灣當局這一企圖為"獨蠍戰略",這一戰略是不得人心,是遭到包括台灣島內所有愛好和平的人民所唾棄和譴責的。(張開善文,軍事史林供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