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為湖鄉之子,我生來就跟蓮藕難解難分。其實,很長時間裏,蓮荷並非總是美好的。 |
不過,童心就是童心,昨天的苦難今天可能忘記得幹幹淨淨。每年春天,照樣跑水田或者池塘裏,循那些初出的荷葉、馬蹄苗掏新生藕尖和舊年馬蹄。初夏來臨,照樣要摘幾朵蓮花,回家要姐姐弄個玻璃瓶塑料合什麽的養起來;或者摘一片荷葉作傘打。進入盛夏,照樣跳進水裏,采摘紅菱、白菱、雞蓮,和花嬰剛剛脫落的子蓮盆。 | ![]() |
![]() | 雞蓮或雞菱是我們那裏的叫法,標準名稱是什麽或者有沒有都不曉得。雞蓮像睡蓮,一蔸一蔸的,莖長而軟,所以蓮葉總是平躺在水麵。也有蓮盆,哦,應該叫蓮球,開紫色花朵,但蓮子被包在裏麵直到蓮球死爛。雞蓮很可怕,跟刺蝟一般,滿身是刺,無論軟莖,蓮葉,還是蓮球。雞蓮莖和籽都是美味野食,軟莖褪皮後吃起來味道清爽,有時還作菜肴。蓮子澱粉含量特別高,雖然小如川豆,我們還是津津樂嚼。所以,即使如刺蝟般自我保護,雞蓮還是不能免於被采摘。但是,作為入侵者,我也遭受了慘重損失,那就是滿手滿腳板的透明小刺。記得有一年腳板痛得不得了卻找不到刺在哪裏,隻好請來醫生。結果醫生也找不到,隻好把腳板切去一塊。 |
采蓮旺季主要集中在夏秋兩季交接時,在浩瀚萬畝的幾個大湖裏。在我們垸子裏,有三個大湖,分別屬於垸子裏的三個鄉(童年時叫公社呢)。因為走親戚和上街的緣故,我經常從湖邊走過,包括采蓮旺季。不過,很難看見采蓮扁舟和采蓮少女,連嬉笑和歌聲也聽不到,---湖太浩大,蓮葉高大稠密。 |
![]() |
| ![]() |
![]() | 對蓮藕的認知從食用主義提高到審美高度是從小平的改革開放開始的。從那時起,再也不把什麽都跟吃連在一起了。同時,從課本裏又學到了出汙泥而不染的句子和“荷塘月色”似的唯美文章,荷花、蓮藕是一步一步得到升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