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71)
2025 (2)
一、《兩個教皇》【美】
兩年前看過這部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可以說是一部非常感人和信息量很大的電影。當時就想寫一個觀後感,可寫了一個開頭就放下了。這次為了介紹這部電影,昨天又看了一遍,仍然覺得是一部非常好的電影。
教皇本篤十六世覺得自己年老體衰,祈禱時再聽不到上帝的話了,於是準備退位。天主教的教皇是終身製,在天主教的曆史上,隻有七百年前的一個教皇活著的時候自己退位了。所以,教皇退位是件非常嚴重的大事。其實,在上一次教皇的選舉時,老教皇就已萌生退意,隻是看到來自阿根廷的樞機主教貝爾戈裏奧就獲得很多人支持,而教皇本篤與他的理念不合,不想讓他成為下一任教皇,才沒宣布退位。
《兩個教皇》就是圍繞教皇本篤和阿根廷樞機主教貝爾戈裏奧兩個人展開的,除了一些天主教的禮儀片段外,整部電影基本是倆人的的對話。讓我感動的也是他們之間的那種君子坦蕩蕩的對話。
阿根廷樞機主教貝爾戈裏奧是對天主教的現狀極為不滿,經常發表對教皇及梵蒂岡教會的不滿。在天主教內部,教皇十六世與貝爾戈裏奧勢同水火,代表兩種對立的意識。老教皇比較保守老套,貝爾戈裏奧則具有很強的平民意識和改革意識。
老教皇因為年老體衰,深居簡出,對教會內部的腐敗和醜聞更多的是本著寬容的態度處理,這實際上等於縱容了腐敗和墮落。而貝爾戈裏奧則無法容忍任何腐敗和醜聞,要對這些腐敗的教職人員嚴肅處理。他說,不能用懺悔來代替懲罰,而懲罰也是一種教育。貝爾戈裏奧還不滿於教會隻閉門祈禱,做彌撒,而對人間的疾苦不聞不問。這其實是就是基督教的出世還是入世之辯。
因為對天主教會的極度失望,貝爾戈裏奧決定辭去阿根廷樞機主教的職位。可他寄給教皇的辭職信卻如石沉大海,沒有得到梵蒂岡的回複。可他在準備去梵蒂岡直接找教皇麵談的時候,卻意外地收到了教皇讓他去梵蒂岡見麵的邀請信。
老教皇本篤十六世來自德國,習慣了優渥的生活,會彈一手好鋼琴,吃飯都是一個人獨自享用,從不和別人一起吃飯。生活也很有規律,嚴格遵從醫囑。而貝爾戈裏奧則生活隨意簡樸,吃飯也不講究,隨便在街上買個pizza也吃的興高采烈。所以,當貝爾戈裏奧來到教皇的夏宮,看著奢華的居所,心裏是頗不以為然的。這讓我想起參觀台灣寺時的感覺,寺廟如此奢華怎麽都感覺有點不對勁,遠不如海城大悲寺那種簡樸讓我感覺舒服。
可這樣性格、習慣、經曆和理念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卻因為沒有私心,使他們相互靠近,從針鋒相對到相互理解和相知,最終成為君子之交的典範。我始終認為觀念、理念甚至信仰都不是交友的必要條件,頂多算充分條件,而人品和境界才是交友的必要條件。
其實,貝爾戈裏奧以前也是一個保守派,是阿根廷的苦難曆史和右派軍人政府的暴行讓他逐漸變成一個關心人間疾苦,具有入世意識的樞機主教。當老教皇對貝爾戈裏奧說:你妥協了(對世俗)時,貝爾戈裏奧反駁說:不,那不是妥協,是改變。我覺得這段對話特別具有啟發性。不是向現實妥協,而是內心真正改變了看法,這其實才是真正的進步。現實中的的很多人,其思想觀念很早就形成了,後來無論現實如何變化,他們都會堅持自己早期形成的理念,表現的非常頑固,這其實都是保守的表現。一個人如果沒有開放的心態和敢於麵對現實的勇氣,這個人就不會有任何精神上的提升和思想上的進步。不過是車軲轆話來回說,一說就是一輩子。
貝爾戈裏奧從一個單純的天主教徒變化為一個關心人間疾苦,痛斥時弊的入世主教,是因為他是根據良心和現實來判斷是非對錯,而不是隻根據自己早期的理念。影片裏穿插了很多1976年阿根廷右派政變後軍政府迫害人民的鏡頭。在右派軍政府的恐怖主義期間,有三萬多阿根廷人被殺害,很多左翼青年間莫名失蹤,到現在也沒人說清楚到底多少左翼青年被迫害。
在這期間,貝爾戈裏奧營救和保護了很多屬於教會的進步青年。可他也有愧疚之事,那就是他因為個人權威被蔑視,而沒有保護他本應該保護的朋友,雖然後來他去找軍政府要求釋放他的教會同修,可軍政府卻以他已經把那些人解職為由拒絕了他。這讓他一輩子良心有愧,感覺自己有罪。任何時候,隻要人的行為一旦被私心左右,必然會做錯事。這也是我個人的修行體驗,千真萬確。
當老教皇告訴貝爾戈裏奧要選他做接班人時,貝爾戈裏奧非常震驚,先是反對教皇退位,之後又道出了這個一直折磨自己的心結。他認為自己有罪,不配做教皇。而教皇卻說,我也有罪,難道你不知道嗎?教皇說,我當教皇期間,出現那麽多教會的腐敗和墮落,我沒有罪嗎?在這裏我們看到,一個人盡管無私,但也不能保證自己沒錯。這讓我想起聖經了那個出軌女人的故事。那些拿石頭打她的人,難道不是罪人?這和中國的儒釋道是一樣的理念,那就是反思是向內求諸己,而不是去反思別人。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就是告誡他的學生,修行是改造自己,而不是改造別人。這和佛家說的渡人先渡己是一個意思。
天主教需要改變,這個世界也需要改變。破舊立新是人類保持進步和健康的鐵律。正是基於這樣無私的認識,老教皇才暗中支持和自己理念完全不同的貝爾戈裏奧接替自己當新教皇。這和曆史上很多權力交接一樣,選和自己理念一樣的人接班,是一種保守的策略,而選和自己理念不一樣的人接班,則是一種改革的策略。
貝爾戈裏奧不負眾望當上新教皇後,確實表現出與老教皇不同的風範。他對梵蒂岡的那些繁文縟節不以為然,堅持以平民姿態做新教皇。他大聲疾呼,要改革這個不平等的世界,他稱世界性的貧富差距是最大的暴政。他到世界給地訪問,關心貧窮的國家和人民。他用自己的良知入世,來幹預這個日趨墮落的世界。正是這些始終懷有良心的人,才是這個世界的希望。
演老教皇的是著名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就是演沉默的羔羊的那個演員。最佳的表演就是讓人感覺不出是在表演。兩個主要演員都做到了這點。
二、《慕尼黑:戰爭邊緣》【英】
這部電影在俄烏戰爭期間看別有一番意味。曆史雖然不能重現,卻可驚人相似。
二戰前夕,德國的野心已經引發歐洲各國的警惕和擔憂。英國首相張伯倫在電影裏不再是曆史上的綏靖主義者,而被塑造為一個和平主義者。他不忍心將歐洲人民拖入戰爭,不忍心看生靈塗炭,於是他為了和平,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和平移交給德國。而作為主權國家的捷克斯洛伐克,在決定自己國家主權命運的討價還價會上,卻沒有資格加入討論,任憑英法德意處置。捷克斯洛伐克代表一個人孤零零地等在另一間屋子裏的鏡頭,比一戰後中國的境況還慘,很形象地反映了帝國主義強權主導下的國際秩序。所謂弱國無外交,說的就是捷克斯洛伐克和當年中國這樣的國家。
可在電影快結束的時候,他的私人秘書卻說,首相為我們爭取了一年的戰爭準備時間,與德國的戰爭不可避免,因為希特勒必定要開戰。這意思似乎在說,張伯倫和平主義是假的,出賣盟友不過是為了拖延英國參戰的時間而已。後來的事實也的確如此,當然電影編劇知道真實的曆史是什麽,所以才這樣編劇吧。
曆史上,德國不費一兵一彈拿到蘇台德地區後,不久就策動斯洛伐克獨立,接著就和平吞並了捷克。到這個時候,張伯倫還心存幻想,以為禍水東引的計謀得逞了,希特勒奔著東歐和蘇聯去了,西方可安享和平。可在東歐問題上,英法兩國與蘇聯的利益起了衝突,讓希特勒看到機會。希特勒搶在英法前麵與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蘇聯也表明了自己不幹涉歐洲戰爭的的中立立場。有了蘇聯的中立立場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希特勒毫不猶豫地侵略了波蘭,很快就將波蘭置於自己的鐵蹄之下。之後,英法不得不對德國宣戰,也因此宣告了張伯倫禍水東引計劃的破產,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此爆發。而在希特勒揮師西進,攻占法國、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的同時,蘇聯則開始進攻芬蘭,吞並了波羅的海三國,侵吞羅馬尼亞部分地區。當時的形勢,似乎蘇德兩國在瓜分歐洲。
如果德國就此止步,即使拿不下英國,也很可能成為歐洲可以與美國抗衡的大國。可希特勒與日本一樣,野心和狂妄讓他們蛇吞象的戰略被卡住了脖子。希特勒被卡脖子是因為狂妄,他在沒有擺平英國之前,就輕率地發動了對蘇聯的全麵戰爭,實屬嚴重戰略錯誤。還有就是他的輕敵,希特勒以為蘇聯經過大清洗,蘇軍的戰鬥力已成渣,他可以像攻占法國一樣輕而易舉地拿下蘇聯。可他萬萬沒想到,蘇聯的抵抗意誌非常堅決,而且有著廣闊的戰略縱深和迅速的動員能力,讓他的巴巴羅薩計劃被阻止在莫斯科城外。希特勒還有一個沒想到,就是他以為打著消滅共產主義的旗號,英美這倆共產主義的仇敵會袖手旁觀他對蘇聯的侵略。事實上,美國並沒袖手旁觀,而是支援蘇聯抵抗德國法西斯。英美這兩個離岸平衡術的高手,是絕不會默許希特勒做大的。
德蘇戰爭和日本發動的太平洋戰爭一樣,都是給自己挖坑的戰爭,是重大的戰略失誤。這也很類似今天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普京同樣低估了烏克蘭的抵抗意誌和西方的援助及製裁。
說回電影,故事是圍繞著三個曾經是牛津大學同學展開的,其中一個英國人,後來做了張伯倫的私人秘書,一個德國人做了德國外交官,並得到希特勒的賞識,另一個女同學是一個德國猶太人,其命運可想而知。
德國外交官因為拿到希特勒的內部講話,對希特勒的侵略野心十分清楚,並堅信希特勒將會給歐洲帶來戰火。為了阻止希特勒的戰爭,他先是聯係給張伯倫做私人秘書的老同學,請他轉告張伯倫希特勒的野心,並冒著生命危險將希特勒內部講話的文稿送給張伯倫。可張伯倫不屑一顧,認為自己已經和希特勒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而且已經把蘇德台地區給了希特勒,他不會再啟戰端。根據電影的描寫,這個張伯倫老奸巨猾,他是假裝相信希特勒,其實是緩兵之計。這和真實的曆史是否一致就不知道了。
在張伯倫那碰了釘子後,這個外交官表現的像個義士,要利用他能夠接近希特勒的機會,暗殺希特勒。他認為是希特勒讓德國走上軍國主義道路,殺了他就會改變曆史走向。當然,這個暗殺沒有實施,否則曆史也許就真的改寫了。
一戰和二戰都爆發在歐洲,如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否會因此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沒人敢預言。於是想起黑格爾那句名言: 人類的曆史教訓就是永不接受曆史教訓。
都是左派。
大規模害人不淺的都是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