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包子
(2007-07-03 15:04:58)
下一個
兒子四年沒回國了,每每說起要回國就總是嘮叨要吃那些在美國吃不到的家鄉美食,而每次必列入其食單的就是沈陽的一風味小吃----開封灌湯包。
雖然我包包子的手藝可與專業師傅有一比,但這灌湯包卻從來沒敢嚐試過。據說早先的灌湯包真是在包子蒸到半道時,往那張著口的包子裏灌鮮雞湯,所以蒸好的包子用筷子一提就如同提起個燈籠,裏麵滿滿的鮮湯,因此灌湯包的又一雅號叫燈籠包。這包子吃起來的確是汁水橫流,唇齒流香。現在的灌湯包工藝已經改進,據說是將肉湯冷凍成凍後再和到餡裏,趁湯凍未化之前迅速包完上屜。這兩種工藝對我來說都太麻煩,這也是我遲遲未試這灌湯包的主要原因。
對飲食的偏好大概也能遺傳,兒子如此喜歡灌湯包大概就是遺傳於我,我對灌湯包的喜愛則肯定是遺傳自我老爸。
文革前,父親在開資的時候經常帶我去沈陽太原街那家開封灌湯包店解饞。父親屬於那種開資三天樂的人,記憶中小時候下館子從來都是父親領我去,母親和奶奶則從來不去,母親頂多在我生日的時候領我去吃碗沈陽四季麵條鋪的大肉麵或肉絲麵。
我下鄉插對的期間,有一次大舅趁我回家的時候為了犒勞我缺油少肉的肚子,特意請我去開封灌湯包大吃了一頓。那次我的食量給我大舅極大的震撼,讓他在很長一段時間逢人就念叨,說我在鄉下餓壞了。那次,大舅看我吃完五籠包子後,還沒有停下的意思,有點害怕了,不再說管夠吃了,而改說,別撐著了啊,過兩天還帶你來吃,剩下的給老二老三帶回去吧。我這時才意識到我一口氣把八籠包子吃了一多半,而大舅連一籠都沒吃完呢,其實我還真沒覺得撐,不過有點不好意思這麽不顧人的狠吃了。
包子好象是是北方食品,其實南方的小籠湯包也是很地道。而從飲食的考究上也可看出南方人細膩的性格。
大學實習的時候在武漢,跟幾個同學一起見識了一回武漢的小籠包子。按當時武漢的物價水平,我覺得那小籠包子真是貴的離譜,一兩要三角二分錢。那時候在飯店要一個紅燒甲魚也不過一元六角而已。可當地的同學告之,這包子值,一兩就是一籠,忘了一籠幾個了,隻記得那個數讓我當時很驚訝。那包子的確不錯,皮薄如紙,餡細如糜,湯汁飽滿,鮮而不膩,真是難得之美食。那天多虧了有經驗的同學相勸,我才隻要了兩籠,隻兩籠我就已經撐的五飽六圓了。
廣東雖然享有美食之鄉的美名,但麵食做的卻乏善可陳。燒賣又硬又幹,小籠包也沒什麽湯汁,而如叉燒包之類的發麵包子則一點麵味也沒有,白的嚇人。
最有特色的包子大概是新疆的特產烤包子,洋蔥羊肉做餡,戧發麵做皮,放到碳火上烤熟後,沒吃就聞到一股特殊的香味,麵香中透著羊肉和洋蔥的香味。
而山東包子則以個大餡粗為特色,這與山東人五大悍粗的個性也頗為貼近。前幾年,在我們單位附近新開張了一家魯菜館,盡管有很多創新菜,但最吸引我們的還是那一元錢一個的大包子。裏麵肉丁、蘑菇、粉條、白菜亂七八糟放了很多普普通通的東西,看似平常,可吃起來還真是很過癮。
到美國之後,我最經常做的還是素餡包子。用雞單(炒好)、蝦皮、蘑菇(先炒一下)、雲耳、粉絲、水瓜(叉絲後要用鹽殺一下水,使勁攥出水)、胡蘿卜、豆幹做陷,用那種在Costco萬能粉發麵,最後用溫水,先放適量的YEAST(也是在Costco買的那種大袋的),一般是四杯麵兩茶勺YEAST,然後加水和一點糖及牛奶,最後放半杯麵粉,用筷子攪開。放20分鍾以上,稀麵發起來就可把其餘的麵粉倒入。揉成麵團後,放到發起來就可以用了。包子包好後要放約15分鍾,等水開後再上屜。注意,包子的麵皮不能擀的太薄,否則麵就發不起來,成死麵的了。
建議好吃的XDJM試試,肯定比麵包解饞。:)
從前我還在天津吃過很多狗不理,然後是在廣州那時候在一家叫老班長的小吃店裏吃湯包,裏麵的湯很多。
可惜我自己包的皮太厚,不好吃
仔細看了包包子的程序,似乎我也可以做到啊,一陣興奮...可是突然想到自己沒有蒸鍋:(( 還有別的辦法可以蒸包子嗎,假如沒有蒸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