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74)
2008 (206)
2009 (115)
2012 (1)
2013 (1)
2017 (1)
建築上的細節:
橢圓形的草地:
學院占地麵積很大,一層又一層:
這個學院算是對遊客比較大方的,我們可以再進一層看看:
想象一下,坐在這鬱鬱蔥蔥的大樹下讀書:
沒掌握好時間,一眨眼,已近黃昏:
St. Mary 塔:
Balliol College :
路過的建築:
St Michael at the Northgate 的 Saxon tower:
St Michael at the Northgate 教堂上的雕刻:
位於Ship Street上的一棟房子,從側麵看是歪歪扭扭的,好像隨時要倒塌的樣子:
牛津有兩個可以登高看全景的地方,其中一個就是 Carfax,可惜五點就關門了:
敲鍾人:
牛津博物館:
牛津郵局:
古老的郵箱:
Christ Church College 也是牛津相當重要的一個學院:
大門穹頂上的圖案:
看進去:
後院的草地:
天都快黑啦,才終於走到了牛津的封麵建築 Radcliffe Camera:
St. Mary the Virgin 大教堂。星期天晚上六點 ,鍾聲在牛津城回蕩,人們都過去做禮拜,規模浩大:
在禮拜堂外遠遠地拍了一張做禮拜的情形:
路過一家賣鋼筆的店。我都記不得自己有多少年沒握鋼筆了,如今更是很少動筆(除了簽名外)。看到這支紅色的鵝毛筆,感覺是在另一個時代:
Magdalen College 的夜景:
差不多快走出校園中心了,看到一個小亭子。請注意亭子旁的交通標誌,寫著 giveway,在加拿大是yield。感覺英式英語很直板,再比如,出口處他們叫way out,我們這裏都叫exit。
Sheldonian Theatre:
一家劇院:
結束了牛津城的旅行。牛津城有兩大特色在最後提一下,一是教堂多,宗教色彩濃鬱,這點在上麵的圖片裏已經介紹了;二就是男學生大多穿黑色呢子上衣,很有《哈利波特》的意思,我們在Christ Church College 門口還看到一群小學生,都穿著黑色的呢披風,很酷。除此之外,感覺一般。
坐火車離開牛津返回倫敦,發現我們這一整天渾然不知地在牛津度過了天氣尚可的日子,而倫敦早已是下雪紛飛。District line開到離 East Putney 還有三站路的時候,廣播宣布"all change"。大夥都很迷茫地下了車,相互打聽怎樣乘坐地麵交通。同路的人還不少,一起去轉14路。在車站等了好久,不見一輛公交車過來。警車路過,也沒有過來招呼我們,就那麽一幫人傻乎乎地等著。後來才知道地麵交通老早就取消了。雪,是那種非常潮濕的雪,落在頭發上,把頭發裹成了冰柱子。全身又濕又冷。車站有個女的,特別瘋。舉著個單反要給大家拍照,還嚷嚷著明天見報。沒人有心思理她。雪越下越大,當地人都從家裏跑出來打雪仗。我們見了又好氣又好笑。很多人奈不住了,就叫出租。出租車從那天起把價格翻倍了。
我們又等了一陣子,想想倫敦這麽小,三站路也不算什麽,幹脆自己走吧。路上挺熱鬧,打雪戰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也有老人出來溜狗,還有專業攝影師扛著三腳架出來拍照的。我們和他們相比,真是兩種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