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挽歌——《雲水謠》
(2006-12-25 18:27:15)
下一個
愛情的挽歌——秋水碧雲
——觀《雲水謠》
巧 克 力
由中國台盟主席張克輝、著名作家劉恒編劇,尹力執導,李冰冰、陳坤、徐若瑄主演的文藝片《雲水謠》,在充斥著大投入、大製作,甚至大乳房(請看黃金甲)的國內電影賀歲檔期,於2006年年底也悄然出世。該片一出,在充滿陳腐或腐朽氣息的古裝片影視界,終於給觀眾一個耐得下性子看一部跟時下活人多少有點關係,多少充滿清新氣息,有點精彩意味影片的機會。
精彩之處:整部電影的畫麵精致,尤其是開場的6分鍾特技非常成功,行雲流水般勾畫了上世紀40年代末台灣的市井場麵;另一段比較精彩的戲是王金娣改名字那場,通過改名字,把一個在絕望中尋找愛情希望的女子的內心表現的淋漓盡致,非常感人,尋常觀眾(尤其是小資女子)看到這段想不一掬同情之淚是不可能的;其他的場麵攝影也很好,布景、道具一絲不苟,帶給視覺極大享受。
演員:李冰冰飾演的王金娣基本上無懈可擊,超出此人在以往電影中的表現,至於沒有更上層樓的原因,筆者以為更大的原因在導演,導演尹力對劇本的闡釋能力欠缺一點,導演後麵的原因是編劇,再後麵的原因在投資方——中影集團,再後麵就是電影局及中宣部,他們對真實曆史的回避和矯飾,換句話說他們閹割曆史的那種鬼鬼祟祟的態度,導致演員和電影在更高層次的發揮,這也是中國當下一切反映現實生活的文藝作品貧血的主要原因。
陳坤,直到進西藏前,他塑造的陳秋水一直沒有擺脫花花大少的痕跡。其實此人眼白多,不必惺惺作態,在所謂相理上就是濫桃花的典型。在進西藏的前幾十分鍾電影裏,筆者大部分時間看見的是個喜歡沾花惹草的浪蕩子弟,而不是一個早已開蒙的左翼青年。在警備司令部通緝他時筆者甚至產生過懷疑:這孫子不像革命者啊,難道革命者都墮落了?進西藏以後,變成徐秋雲徐院長的陳坤表演開始出彩,一個堅定的具有理想主義精神的軍人形象開始躍然紙上,一曲愛情的挽歌開始厚重起來。
徐若瑄,有評論者對她的演技多有貶損,這個筆者持有異議。徐若幹年前是青春偶像,開始她把個情竇初開的少女演得很像,後來情郎遠去,徐若瑄一雙木呆呆的死魚眼把個頓失愛情滋潤心如死水的青年女子演繹更加傳神,尤其是得到日本來信,知道陳秋水在西藏結婚後,那種花容失色,萬念俱焚,悲傷欲絕,不能再像了——據說人家現如今還沒男朋友呢。看官們對這樣的演技還挑剔什麽呢?
其他配戲的老藝人,比如秦漢,和飾演陳秋水母親的台灣演員,演技不凡。
導演,尹力可謂成敗各半。此人擅拍所謂主旋律影片,在此片中奮力掙紮,拍出不少人情味和理想主義色彩,對情節的調度基本自如,可謂成;敗,也許是由於秉承投資方的意旨,片子在闡釋這個跨越半個世紀的愛情故事時,一方麵在許多地方原汁原味地再現了曆史,另一方麵卻又閹割了曆史——舉個例子,該片在拍大陸——抗美援朝和西藏時,居然沒有一幅毛澤東畫像,這反映出閹割和篡改曆史的惡劣甚至險惡用心,毛的畫像是一種極為殘忍暴虐的象征,也是當時的一種惡劣的政治符號,通片居然沒有他的畫像,對於知道那段曆史的人這是一種嘲弄。這種虛偽和矯飾,使該片在布景和道具方麵即使再逼真,也難以說服觀眾,其實對影片本身和這個愛情故事是一種傷害。這個責任如果在導演,那也許是他的能力問題,如果在投資方或電影局,那就是那幫人的道德品質問題,如此明目張膽地、低能地篡改和閹割曆史,讓觀者惡心。
電影文本和細節。對於陳秋水和王碧雲的愛情刻畫得不夠,幾個弱智的遊戲場麵和眼神,就造就了半個世紀的愛情,有點缺乏說服力。雖說王碧雲是在情竇初開時識得使君,可她不是賈府裏的林妹妹,她是個受過現代教育的女學生,後來又成為女先生,沒有刻骨銘心的戀愛細節,難以造就刻骨銘心的愛情,又要讓這愛情穿越漫漫的半個世紀,更難!反倒是王金娣對陳秋水的愛情來得有些味道,但同樣缺少細節的強有力支持,比謝晉《芙蓉鎮》裏薑文和劉曉慶的愛情刻畫差不少。王金娣和陳秋水的匆匆暴亡,筆者倒是看出影片的某些策劃者要回避後來反右和文革的明顯痕跡。不必諱言,這部片子其實是部統戰片,隻不過政治色彩不太濃厚,意指比較含蓄罷了。從故事本身講,如果加進王金娣和陳秋水在政治運動中的磨難,反倒會使這個三角愛情故事更加厚重可信,更加感人,可是那樣一來,1958年以後中國大陸那黑暗暴虐的政治現實又會傷害無數人包括台灣人民的感情,使統戰片變成揭露黑暗的片子了,這樣該片的統戰意義完全失去,銀子可就白花了,適得其反。於是王金娣和陳秋水早早暴斃,他們沒遇上後來那一係列政治磨難,幸或不幸?估計對那些能左右這部片子的人來說,也是一筆糊塗帳。陳坤和李冰冰等主演是不明了這片子背後的事情的,這通過他們自己的自述就可以知道,舉個例子:陳坤剛接到這個片子的邀請時曾極力拒絕,這說明此人智力狀況一般,其實這個文本局部還是挺精彩的,演員容易出彩,提升名氣,可他拒絕多次。這要是擱在有經驗的演員或戲油子身上,那是打破頭皮也要上的,說不準為了上戲又要跟導演或什麽投資人寬衣解帶。但導演尹力是了解內情的,所以他說:這片子其實不是反映的主旋律,講的就是一個愛情故事。欲蓋彌彰,說破了,這個愛情故事會貶值的,票房會受影響的。
《雲水謠》,兩個王碧雲,一個陳秋水,演繹了一個接近古典的愛情故事,其中夾雜了愛情的理想主義和對家國的理想主義信念,這些東西都是古典的了,帶有溫熱的稍顯酸楚的懷舊意味。上窮碧落下黃泉,雲水永無見麵之日,這名字其實不是很吉利,對愛情也好,對統一也好。時下之中國有婚姻和性,愛情已極為鮮見,國人在享受物欲,縱容虛偽的同時,已經沒有能力和福分享受愛情了,愛情已經離去。恐怕這是很多看客在觀賞這部片子時痛哭流涕的原因之一吧?
一個沒有膽量和胸襟正視曆史和醜惡的民族或團體,何作統一他人之想?
《雲水謠》,一部愛情的挽歌,希望不是統一的挽歌。
想看看古典的東方愛情麽?如果想看,懷懷舊,忘記那些削弱文本力量的矯飾和片斷,這個片子倒可以一看,起碼比那些充滿腐屍味的所謂古裝大片更有人味。片子裏沒有波濤洶湧乳房,沒露一絲肉色的愛情故事倒很可能賺你幾顆鱷魚的眼淚。
聲明:這不是影評,是節日裏送給老朋友們的一道小菜,可口不可口,您將就些吧。
2006歲末
還沒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