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兩孩子數學都不錯,可是從初中開始,很明顯的哥哥的數學在學校始終名列前茅,妹妹的數學開始走下坡,這與她的興趣愛好有關係,妹妹開始往藝術方麵發展,從中學開始,整個的理科類越來越吃力,但在寫作方麵,也就是語言表達方麵,妹妹始終出彩,她會寫詩會寫小說,還會寫歌詞和譜曲。
小的時候,兩兄妹玩的玩具也是天差地遠,哥哥喜歡玩Lego,幾個小時專心地搭那些複雜的機器人、戰車等,或者自己把他的幾十輛車子模型排成他想要的樣子,還會一隻手拿一輛車,嘴巴裏大呼小叫模擬戰爭戰鬥的聲音;妹妹更加喜歡看電視,裏麵的動畫片和音樂片是她的最愛,她還會隨著音樂自己翩翩起舞。
在運動方麵,我們一直希望能培養孩子某一項運動的喜愛,從小帶著他們打網球、遊泳、爬山、露營,可能是我們自己運動不強也不是特別酷愛,孩子們在這點上始終沒能培養出來,他們網球、遊泳都會,但都沒那麽喜歡,倒是兒子小的時候在一家伊朗人開的托兒所裏,受那家伊朗孩子的影響,跟著打籃球,後來離開了托兒所,我們家後院的籃球架變成了柱子,再也沒有人碰了。
兒子進入初中後,開始模仿邁克傑克遜的舞步,越跳越入迷,在高中時,他成立了街舞俱樂部,從此一跳不可收拾,大學四年一直活躍在學校的舞蹈隊裏,即便現在醫學院的學業十分的緊張,他還是每周抽一個晚上去健身俱樂部去跳舞作為鍛煉身體的一種方式。女兒小的時候也被我送去了兒童舞蹈學校學習芭蕾和踢踏舞,學了五年,因為我們搬家搬離那個舞蹈學校所在的城市,從此中斷了舞蹈的學習,以後也沒在想回去跳舞,看來還是沒那麽喜歡,倒是她進入青春期後,自己又開始彈琴,自己作詞作曲,自彈自唱,自己把唱歌的錄像上傳到網路上,一下子還擁有了不少的小歌迷。
女兒從小對色彩有一種很敏銳的感觸,三四歲就知道配色,每天自己挑鞋子,她挑的鞋子的顏色會和她的衣服或者褲子上的顏色相配,所以很早,六七歲吧,她就開始顯露了對繪畫藝術的天賦和興趣。
再談談兒子和女兒的後天差異,而這些差異,有的時候,尤其是早期,是有些困擾我們做父母的。
比如,兒子是一個比較聽話的孩子,表現在他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你說話的時候,他會注意聽著,聽完了若沒明白,他會提問,基本上你對他的要求,他都能聽從並執行。所以,在學校裏也好,在家裏也好,他都是受表揚的那一位。女兒就不大一樣,你跟她說話,很多時候得看她的情緒,她有時注意聽,有時她充耳不聞,她幹她自己的事兒,所以,在家也好在學校也是,都常常讓大人頭疼,因為她不聽指令。在她七八歲前,她不稱心時會大哭,完全不顧場合,往往讓我們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又拿她沒辦法。
不過,說老實話,我們常說同樣的父母同樣的教養,這兩個孩子卻完全不一樣,這句話也是可以推敲的,因為對於這個女兒,很多時候還是嬌慣一些,尤其是女兒的爸爸,對女兒可以說很多時候是沒有原則的。以前他不承認這點,可一次一次我指出來給他看,比如,對兒子的規定,如果兒子違反了,爸爸會很堅決地該懲罰就懲罰,可輪到女兒,女兒就有本事一次次讓爸爸的懲罰頃刻間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