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這篇文章從兒子申請大學期間寫起,開始寫的時候還不知道孩子申請的結果,寫了上篇,孩子錄取通知來了,再寫,反而下筆不容易了,寫得輕了別人會說馬後炮,寫得重了又怕人說往臉上貼金。所以這一耽擱就到現在才寫這最後的下篇。輕重之間也就全憑讀讀者自行解讀了。
當初,孩子的EA(提前申請)是史坦福,其實我們家的兩位家長都不大樂見,主要史坦福太遠,在美西,如今我們住在美東,孩子若到那裏去每年就得飛來飛去橫跨美國大陸。他自己也有點擔心太遠了,但畢竟他在那裏出生在那裏成長,對加州灣區熟悉,申請史坦福等於圓他小時候的一個夢,我後來考慮到他的論文主題寫的是東西大遷移對他的影響,可能申請史坦福勝算比較大,就這樣他EA了史坦福。
誰知道史坦福對於一個孩子的夢想可能根本就不大在乎,一下子就拒絕了他。這個打擊對於孩子來說也是自信心的打擊,他第一個想法就是史坦福拒了他,東部這些藤校和頂尖的大學希望也就不大了。
一直以來孩子最想進的是本醫連讀的大學,但是本醫連讀的錄取率比史坦福還低,史坦福拒了他,本醫連讀怎麽可能還有希望?!雖說一直有朋友安慰我們舉例子給我們聽,某某被史坦福拒了,卻被哈佛取了之類的,希望之光還是很黯淡。
直到孩子申請的本醫連讀(申請了五所),其中四所來通知了,先通知的兩所給了不少的獎學金,也就是說大學的本科部肯定取了,看看獎學金的數目還不錯,我們就想既然給了這麽多獎學金,證明大學是非常願意接受孩子的,就等著大學的醫學院再發通知,通知麵試。誰知道兩家給的最多獎學金的大學,本醫連讀沒取,也就是說被醫學院擋回來了。大學歡迎孩子去讀,醫學院就對不起,你讀完本科再考試進吧。這兩所大學讀本科我們是不會考慮的,即使給獎學金我們覺得也沒有必要。
接著另兩所醫學院發來了麵試通知,一所就是羅切斯特大學,這所大學給了兩萬美金一年的獎學金,一年的學費加食宿也是五萬多美金,總好過獎學金一分沒有吧。另外一所是我們州大(Rutgers),是Full-ride即四年全免學費和食宿費,外加還給零用錢的那種,我們開始也挺興奮的,七年就可以本醫連讀完了,還可以節省一年的時間。州大的麵試在先,去了一看,別說孩子不滿意,我們做家長的也覺得讓孩子七年在那裏度過,太委屈了!就這樣把這州大從我們的名單上剔除了。
剩下的就隻有羅切斯特大學和布朗大學的本醫連讀了,布朗當時我們是不抱什麽希望,主要也是因為史丹福後遺症。羅切斯特大學通知麵試,我們全家非常慎重的談論所有的可能性,對這所大學的本醫連讀抱有非常大的希望。
在這篇文章的上集中我已介紹過孩子在這所大學的兩天麵試的大概行程,大學的招生辦和醫學院為麵試孩子的父母也準備了很詳盡緊湊的行程安排。
抵達的第一天,我們陪著孩子登記並旁觀了孩子們與醫學院院長的座談,然後孩子就被接待的大學生領去了學生宿舍,學校又安排家長們去酒會,酒會上不僅有美酒美食,而且可以觀看大學生精心準備的節目(大多是歌唱表演),酒會也是幾十位家長相互認識的交流的場所,我們認識了好幾位從加州飛過來的孩子父母,也了解到這些孩子是多麽優秀!與我們交談的幾位家長告訴我們他們的孩子已被哈佛和史坦福錄取(EA)了,家長都很自豪地談起自家孩子的情況,真的是十八般武藝都有,有的孩子拿過全國大獎,有的孩子得獎無數,無論是在科學研究還是科學試驗的領地了都有所斬獲,相比較我們家的孩子好像就沒有什麽特別的。
招待酒會
美食
大學生表演
我們訂在離學校不遠處的酒店裏住兩晚,夜晚就自己去市中心聽了場音樂會,順便看看那裏與朱麗葉齊名的一所音樂學校。第二天,孩子們是一天的麵試,上午和下午各一場,有一對一的麵試,也有一組對一和一組對一組的麵試,基本上是本科畢業生報考醫學院的麵試的牛刀小試。
家長們上午在學校的圖書館會議室也有一個一組人的自由提問會,講台上坐有正在讀本科希望考醫學院的在校生,也有本醫連讀的學生的家長,還有招生辦和獎助學金辦的工作人員回答家長們各式各樣的疑問。
家長問答會
我記得我問的兩個問題是,羅切斯特大學的本科生中讀醫預科考進醫學院的比率是多少?他們回答是66%。(相比較藤校耶魯是90%以上,康奈爾是80%)另一個問題我問的是自從1991年羅切斯特大學開始有本醫連讀至今,有多少名本醫連讀的學生改變主意去學別的專業了?這些改變主意的學生學了什麽專業?他們告訴我二十多年的時間了,隻有兩名學生從本醫連讀的Program中退出,一名是因為家庭的因素,後來好像是搬去了歐洲;另一名因為陷入熱戀追隨女友到了佛羅裏達州,後來在佛州州大讀完本科又考進了州大的醫學院,現在也是一名醫生。他們挑選本醫連讀的學生其中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就是孩子的成熟度,他們說隻有成熟的孩子才會在這種年齡清楚地知道自己將來要從事的職業。
招待午飯
我的那一盤
中午午飯我們也是在圖書館的會議室吃的,學校準備得很豐盛,味道也很好。吃過午飯稍微休息了一下,我們就被接往醫學院和附屬醫院參觀,羅切斯特的醫學院和醫療中心全部連在一起,醫療中心包括兒童醫院、癌症治療中心和附屬醫院等,全部都是嶄新的建築,而且所有的建築都是相連的,不僅有地下通道而且建築本身也是挨在一起,每一層之間都是相通的。帶領我們參觀的醫學生尤其強調這一點,說這是他們獨特的優點,對於醫學生來說特別方便,因為醫學院的三年級開始,學生們開始在每個科係間輪轉,醫學生如果輪轉,就必須在診所和醫院間奔波,但羅切斯特所有的醫院在一起,醫科生通常住在醫學院附近,連汽車都不需要,走就可以了。
也許你會說這個特點不算什麽,醫學生都那麽大了,開車通行算不了什麽。可有人在乎,有位印度裔女孩的父親,說她女兒當年被藤校取了,但就主要因為這一特點,最後決定選擇進了羅切斯特的醫學院。嗬嗬,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
參觀醫學院
附屬醫院的地下通道
醫學院圖書館
參觀完醫學院和醫院,大學的大巴直接要把我們幾十位家長送到醫學院負責本醫連讀的教授家裏赴宴,DR.Noby(哪白醫生)大約四十歲出頭,印度後裔,出生在南加州,六年前從北加州的伯克萊大學附屬醫院搬來此,因為她的美國丈夫調動工作,他們在羅切斯特的郊外的好學區買了一棟房子定居下來,從開始的不願意搬到美東,到現在非常喜歡紐約州,她和我們一家相似的走過一段搬遷適應期,所以,她對我兒子麵試時談起的搬家影響印象深刻,一見到我問起我孩子的名字,立刻就說起這件事,我們相談甚歡。
醫學院教授的家
走進她家的大門,立刻被樓上的室內音樂吸引,她請了幾位學生在樓上表演動聽的室內樂,進門的兩邊客廳和宴請廳裏,有臨時設立的酒吧和意大利餐飲,走進廚房和餐廳裏,擺放著便於用手拿著吃的手指食物,他們特地請了一個Catering服務隊,食物美味兼顧各種人的口味。
樓上的室內樂隊
進門處的小酒吧
大家幾杯酒下肚,加上在一起消磨了一整天了,都基本上熟悉了起來,聊起來也比較隨意,我們發現幾十位家長中至少有一半是醫生或者與醫藥沾邊的從業人員,看來那句“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還是有些道理的。:)而且還有一家老美的兩個孩子都是學醫的,老大的影響力也不能忽略。更巧的是,他家的老大已在羅切斯特醫學院做住院醫生了,小老二跟隨兄長的腳印也來到這裏,那位美國母親說兄長的話是聖經,比她做母親的話要有用得多!
美食、美酒、美談
在這樣的團體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我們幾位聊得很開心的家長都說孩子能被邀來麵試,我們已很滿足,不論最終被錄取否,我們都應該為自己的孩子感到驕傲,並且鼓勵孩子隻要一直保持這種勤於向學的狀態,就一定能成功!
從羅切斯特大學回來一周後,藤校放榜,我們在那裏認識的幾個家庭的孩子幾乎都有收到不同的藤校錄取通知書,也有幾位收到了布朗的本醫連讀通知書。剛過去的周末,我們一家在布朗參觀校園,又一次與幾位在羅切斯特大學認識的家長相遇,我們都說因為孩子我們才能有這樣的緣分,幾次相聚在不同的大學校園裏,其中的一個孩子被哈佛取了,有可能就此別過了,還有幾位我們都說相信以後還有見麵的機會。
總結孩子能被本醫連讀最終錄取,除了與孩子幾年的辛苦努力分不開,更有一點我們做家長的一致同意,那就是孩子夠幸運!人的一生中,除了努力,機遇是少不了的,而這些從一堆孩子中選出來的幸運兒,運氣不能不說是算好的,少了這份運氣的孩子大有人在,所以我特別想對那些比我的孩子優秀卻少了這份運氣的孩子說:繼續努力,相信運氣隻有降臨在準備好的人身上才有用。
競爭慘烈的美國大學的本醫連讀 中 |
我知道一個孩子今年被HYP錄取了,但是被四歎服給拒了,還有被本醫連讀也給拒了。也可能是個例。
===============================================================================
,斯坦福的錄取率今年都擊敗哈佛耶魯而位居首位,我們不能說本醫連讀比進美國所有名牌都難。申請HYPS和申請本醫連讀的學生群體是很不同的,很少被HYPSM錄取的優秀高中生甚至不會考慮遞申請表給本醫連讀的。
"There's no shortage of that type of student. In the current admission brown has received a record number of applications for the PLME:2915,a 22-percent increase over last year (2013)"
謝謝你們的聲援,這件事就到此為為止吧,
現在有人把這裏支持我的讀者算成是我的化身了,真正是可笑至極!我寫作這麽多年,從來都是這個名字,海雲或者海上的雲(英文beautyinautumn), 若不是關係到自己孩子的情況,我真的不屑在這裏與這些自稱專家的人爭。
謝謝讀者們的理解和支持,正如一位讀者的留言,太彰顯人性了。
哈哈,真如你的網名,林子大了啥鳥都有。
本人認為,如果我們世代在美國發展下去,並不能保證每一個後代都能爬藤或學醫。重要的是,他們能得到優秀的中華文化傳承,並與美國文化融合在一起。勤儉耐勞,誠信善良,尊老愛幼,關心社區。一個家族的世世代代可持續發展比短暫的輝煌來得重要。駱家輝家族的發展就是一個例子。所以,孩子升學擇業,父母不要替他們作太多,讓他們順其自然去發展,可以從旁關注提點。
也許下麵能回答你的問題:
1。這不是所謂的fight而隻是探討些問題,所以我們應盡可能用友善的句子。既然孩子要學醫我們總要知道一些盡可準確的事實,你也許明白醫學界有evidence-based medicine之說。布朗連讀在2011年的錄取率是5.4%, 確實是很低,但比樓主說的2%或1.4%高出二到三倍,布朗連讀可能還是最具競爭力的。算出2%或1.4%很大的可能是在沒有考慮Yield的情況下。布朗連讀的"常規錄取"的Yield僅40%, 也就是說十人錄取六人不選布朗,當然布朗連讀早期錄取的Yield是100%。最新數據誰都沒有。-------LZ has the latest data, you do not.
2。憑我的經曆,也得到一位在頂尖私高的父母,和另一擁有五百學生的學校的父毋(她孩子被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同時錄取)的經驗,被美國五大名校(HYPSM)錄取的學生群中申請連讀的不多或很少,所以我們認為僅拿錄取率比較他們可能不恰當。請注意我所有發言均指這五所名牌,沒有用過常春藤一詞。我這樣做是考慮到布朗本身就是藤。-------Your experience is way too old, waiting for you to collect the last two years of the BS / MD data and then advise.
3。我沒有任何貶低或抬舉人的意思,也祝賀了樓主的孩子並希望繼續讀她寫的類似文章,小說我可是沒時間那.------She does not welcome you, is not it?
我本來也非常不屑再回複你的任何問題,但為了不讓你擾亂視聽,我再回答一次。
你本身國內醫學院畢業,帶有某種偏見看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之一,加上你自己也說了你是過時經驗,估計你的孩子幾年前申請未成,才導致你更加的不可理喻。
我這裏鄭重宣布,我的文章是給懂得和欣賞的讀者們與我分享和同樂,你不喜歡就走開。我接下來寫的文章,也不歡迎你這樣的人讀,你盡可以去做調查比較做你自己的結論,但是我,不歡迎你!
想強調的是,你不要斷章取義我的文字,這是中國人當中文革的餘毒未清,並且也是我最痛恨的。我說的1.4%是指羅切斯特大學,在我的上集中, 我引用羅切斯特大學REMS本醫連讀的數據:“Applying for REMS
Admission to REMS is extremely selective. In recent years, we have received approximately 750-800 applications annually. We invite 45-50 of those applicants to campus for interviews (which are required for REMS admission). These finalists are vying for approximately 10 spaces in the program.“,他們說每年有750到800申請人,發出麵試通知時45-50人,最後錄取10人左右,用10人比較750申請人大約是1.4% (比較800人百分比還低1。125%),羅切斯特大學的網頁:http://enrollment.rochester.edu/admissions/learning/RemsRequirement.asp
請你不要斷章取義,羅切斯特大學的數據放在布朗上或者全部混為一談,混淆視聽,你樣的行為可以說很無恥!我不希望在我的園地了再見到你這種無恥的行徑。本來還隻覺得你不過有些偏見,現在看來你遠遠比我想象的惡毒得多。
也許下麵能回答你的問題:
1。這不是所謂的fight而隻是探討些問題,所以我們應盡可能用友善的句子。既然孩子要學醫我們總要知道一些盡可準確的事實,你也許明白醫學界有evidence-based medicine之說。布朗連讀在2011年的錄取率是5.4%, 確實是很低,但比樓主說的2%或1.4%高出二到三倍,布朗連讀可能還是最具競爭力的。算出2%或1.4%很大的可能是在沒有考慮Yield的情況下。布朗連讀的"常規錄取"的Yield僅40%, 也就是說十人錄取六人不選布朗,當然布朗連讀早期錄取的Yield是100%。最新數據誰都沒有。
2。憑我的經曆,也得到一位在頂尖私高的父母,和另一擁有五百學生的學校的父毋(她孩子被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同時錄取)的經驗,被美國五大名校(HYPSM)錄取的學生群中申請連讀的不多或很少,所以我們認為僅拿錄取率比較他們可能不恰當。請注意我所有發言均指這五所名牌,沒有用過常春藤一詞。我這樣做是考慮到布朗本身就是藤。
3。我沒有任何貶低或抬舉人的意思,也祝賀了樓主的孩子並希望繼續讀她寫的類似文章,小說我可是沒時間那。
Even compared with the year before the PLME admission data and ivy data this year, the PLME is unmatched.BS / MD acceptance rate year after year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you have a good fight?
是有不少家又想學醫孩子的家長向我詢問這方麵的經驗之談,接下來我還會寫一篇剛參觀完布朗大學和布朗醫學院的情況。希望對這些家庭有參考價值。
不客氣,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謝謝你,更謝謝你的實例。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1002/201304/7307.html
"最後,醫學院發出麵試通知書的有五十人,最後將要錄取十人。錄取率是1.4%,2%都不到。當我們拿到麵試通知書時,我們就對兒子說,七百人中的五十人等於7%的機率,這足以證明你的實力!兒子也很受鼓舞。"
Class entering 2011:
Number of applicants to PLME - 2011
(324 Early Decision; 1697 Regular Action)
Number offered admission to PLME - 110
(17 Early Decision; 93 Regular Action)
Number of PLME matriculants - 55
(17 Early Decision; 38 Regular Action; 24 males; 31 females)
From LZ:
"本醫連讀的錄取率一般在2%左右,比藤校的錄取率低得多。"
So good luck to LZ's son, and thanks for the article.
古人雲: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與懂得我的讀者們分享並同樂。
謝謝大樹!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我其實算是後知後覺,可能因為寫作的關係吧,喜歡記下學到的東西,這其實也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加上我自己本科在美國讀的,算是還能偶爾提醒孩子一些,但我是從孩子身上學到很多。
你,其實在本醫連讀事上連皮毛都沒摸著,炒冷飯發議論的口氣倒是不小,有專家氣勢。
博主,你的博文為何會遭人的非議,其中有些人明顯是來者不善,原因:
1,你題目不該用“慘烈”,那會觸動人的神經。
2,大藤在很多國人的眼中有至高無上的榮耀,長久以來人們津津樂道於此。你的博文給人的感覺是醫本連讀與其持平或更甚,又一次觸動了人的神經。
3,你的“高調”曬孩子的成功經曆,又會觸動某些人的神經。原因不表:人性。
你沒有任何過錯,個中也沒有任何誇大其詞,幫助了那些想知道的人。敬佩
“回複不得不說1的評論:
原來現在還是如此,我還以為我經曆的已經過時了。兒子當年申請時,他學校那些被HYPSM錄取的學生中我還真沒有聽說過誰申請了連讀。”
這些孩子都沒有申請本碩連讀,可能並不想學醫,或先階段不考慮學醫,和海雲的孩子一心想學醫,並不矛盾。難道每個孩子都要想法一樣才正常?你們都是些什麽“專家”?到處對別人指手畫腳?你沒聽說過,隻能說明你孤陋寡聞.
"我的孩子被普林斯頓提前錄取,被哈弗和耶魯正常錄取,其他的幾個被hypms錄取的8個孩子都沒有申請本碩連讀。凡事做到客觀,很不容易。你的觀點相對客觀,所以支持一下。"
這些孩子都沒有申請本碩連讀,可能並不想學醫,或先階段不考慮學醫,和海雲的孩子一心想學醫,並不矛盾。難道每個孩子都要想法一樣才正常?你們都是些什麽“專家”?到處對別人指手畫腳?
我想,多數母親做不到這一點。多數母親包括我,對待孩子,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頂多就是生活上的關心幫助。
原來現在還是如此,我還以為我經曆的已經過時了。兒子當年申請時,他學校那些被HYPSM錄取的學生中我還真沒有聽說過誰申請了連讀。
她說是Berkeley Hospital. 屬於US係統。
你讓我覺得這個世上還是明白人多。謝謝。
謝謝你。
可能是我孤陋寡聞,我從沒聽說過伯克萊大學有附屬醫院啊。
謝謝你的六七八年連讀的解釋,我是通過你文章和對話學到不少,歡迎繼續寫!
謝謝,女兒有些talent更應鼓勵。孩子找到Passion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們華人在放孩子自由發展確實做得不足。我在美國一流醫學院見到的倍受尊敬的名教授,大學畢業因喜歡鳥而想在Park工作,後來才改變主意讀醫學院。另一位是在斯坦福讀音樂,後來去了耶魯讀MSTP; 另一教授本科在布朗學哲學,後來去了JHU醫學院。
再說明一次,布朗本醫連讀是八年。我將不再回複你的任何問題或挑釁,請你先把六七八年不同的本醫連讀program弄清楚再來找我說話吧。
對不起,太浪費時間了。
毋庸“研究”,身在此行,見得很多。聽來的,狗來的,“想”來的都無可信度。“大動火”是你有意誤導。
多一嘴,你願你的孩子以後自己選擇職業(非醫學?)和博主的孩子小小年紀就立誌行醫並成功入行並無矛盾,前前後後你跟來跟去想說明什麽?很有趣嗎?
我已說明專家一詞與我無關,你沒必要表達你的看法而大動火。我說這話已被另一頂尖私高的父母證實。你最好研究一下這些大藤與布朗的七年製的交叉接受率的情況就更清楚了。
謝謝。
總算明白你的心結了,原來你是在國內學醫的,徹底懂了。我不想剖析你,那個不關我的事。但要說明的是,你連本以連讀中的Accelerated program 和 non-accelerated program 都沒弄清楚,還談什麽專家,真的讓我不知說什麽好。六年和七年的縮短本醫連讀,和八年非縮短本醫連讀是有很大區別的,這也是我們剔除州大七年連讀的因素之一。布朗的八年連讀想來你也不了解,因為你若了解就不會說什麽十六七歲的孩子上解剖課這樣的話了。當然,我理解因為你用你在中國醫學院的經驗來衡量,但是我說你錯了。所謂本醫連讀就是先讀完普通的本科,孩子十八歲高中畢業,四年大學本科就是二十二歲,也就是說,二十二歲之前是無法上解剖課的。其它的,我真的難得去反駁你了,希望你能真正了解清楚美國讀醫的詳細情況,不要用國內你的經驗來套用。唉,我能理解你為何如此了,但是你的很多觀念是錯誤的。
我是準備接下來寫布朗的本科自由和醫學院給我們在參觀校園的時候給的信息的。跟你國內的醫學院如何能相提並論啊?別以為我是在貶低你,我家裏除了我,父母老公都是國內醫學院畢業的,我隻是說實話。
不錯,醫與計算機都是一個專業,但前者七年後者僅四年,對17歲的孩子那三年是漫長而充滿變數的。
你是那路專家且姑不論,你的個人意見“很少被HYPSM錄取的優秀高中生甚至會考慮遞申請表給本醫連讀的”足見你這個專家是個冒牌貨,還是個偽劣的。樓主的博文並無誇大其詞。相反,她可能考慮到有些家長讀後的不適,已經大大簡化了個中的慘烈程度。本人再次重申,工作關係,很知一二。其實,確實有好些個最優秀的孩子不會,不能或不合格申請本醫連讀項目。但那是另一個話題。倒是你的武斷結論式的個人意見確有故意而為之之嫌。其實簡單的很,到時有興趣有實力的孩子盡可大藤,本醫連讀一起申請,就足以見分曉。
高中階段心智很不成熟,屬於夢想期的年齡,很少的孩子是在沒有父母的強力影響下選擇讀厭味的六年或七年的醫學的,這從很多這類學生來自父毌是擁有醫學相關背㬌或印度裔得到證明,當然進去了退學又會有壓力而不會太多,因為"錢"途擺在那裏。想像一下我們這裏的六年製連讀,沒有正規的寒暑假(除了法定的聖誕節等假期),這對高中生會有吸引力? 所以覺得申請的人不會多一點不為過,更何況被HYPS錄取的學生,也許麵試時Lz遇見的我們不知道,但前些年我們這裏一位同學上西北大學七年連讀的是被上述學校都拒絕後的選擇,他上了西北後不滿意然後努力轉學。M的學生更是熱愛數理,誰會這麽年輕看得到電子科學對醫學的應用。
美國將醫學院設在研究生階段是有他的道理的,我們當時在國內學醫時有的同學十六歲就學解剖見屍體,那個衝擊力可想而知。真正厲害的學生還愁今後讀不了醫學院,耶魯醫預科90%申請醫學院成功,不成功的也發現自己不是這塊料而學更適應自己的職業。
連讀節約的這一兩年對於一個人來說完全可以忽略,失去了做夢的經曆則可惜,這就是美國主體的醫學院招生時那麽喜歡以前是主修哲學,古典研究,音樂或工程專業的原因,因為他們真正通過自己的掙紮找到了自己的Passion, 他們學了本專業的課程外還學了醫預科,僅從這點就證明他比生物專業付出得更多。我在美國與一位本醫六年畢業的臨床Fellow共事過四年多,我是對他們是有體會的。
說出自己的感受而已,理解不同意看法。
如果我對你說我的孩子就是衝著錢去讀醫的,你是不是會好受一點兒,哎呀,給你說中了,是不是?!
哈哈,可惜啊,那隻是我討好你的說法!為什麽一提學醫,就要給人安上物質的帽子?!你不覺得你自己俗嗎?
比他棒的孩子也不少,嗬嗬,這樣說有點矯情嗬,但是是真心話,越來越發現,天外有天,尤其是剛參觀完布朗回來,這種感覺就更強烈,在那裏碰到很多優秀的年輕人。
謝謝愛河,他這次還算幸運。
If it can be a bit help to you and your family, I will be happy.
Mcat對很多國人的子女可能並不是件難事,隻是需要花點功夫,加上是樁心事,相信你的孩子四年後一定心想事成。
Agreed you on " 上本醫連讀的孩子和考上前二十名名校的孩子同屬於一個階層。
但即便這個階層的孩子也不是都能被本醫連讀或名校錄取,這個還要看運氣。"
I am glad you think my writing is helpful for you.
所有錄取率低於10%的大學和program,我個人覺得或多或少都有運氣的成分在裏頭。祝賀你的朋友進哥大。
agree!
我的回複沒有針對你,至於你是否是專家,也是見仁見智的事,:)你說是不是?
光你那句“應為:"很少被HYPSM錄取的優秀高中生甚至會考慮遞申請表給本醫連讀的。"”就不像專家所言。當然我無意抬杠,這裏隻是談我和孩子的親身感受,也不是以專家自居,隻給一些覺得有用的家長們參考,我自己則是留給印記。
我不需要你讚同我的每一句話,不同意見無尚歡迎,隻是,別有用心和嫉妒一概不歡迎。這是我的園地,我尊你一次,留著你的留言,若太過分,一律刪除莫怪。
祝您別處玩兒去並玩兒的愉快。
說到底,父母的看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感受,我很高興我家的孩子很Happy.當然,如果他明年Drop off了,我也一定讓你們知道,是不是那樣你會開心一點兒?:)
祝所有的孩子都能有美夢成真的一天!
理解支持你的觀點。家有小女Junior,在top 私立髙中。略知她和她的同學們想法。也是學校教育引導不錯的原因。
應為:"很少被HYPSM錄取的優秀高中生甚至會考慮遞申請表給本醫連讀的。"
"一直以來孩子最想進的是本醫連讀的大學,但是本醫連讀的錄取率比史坦福還低,史坦福拒了他,本醫連讀怎麽可能還有希望?!雖說一直有朋友安慰我們舉例子給我們聽,某某被史坦福拒了,卻被哈佛取了之類的,希望之光還是很黯淡。"
而上本醫連讀要從一而終或退學,但退學壓力大比較雞肋。失去的是自我選擇的機會。隻有對堅定做醫生的孩子算好的選擇。
差別是讀本醫連讀可能省一兩年學費,MCAT可能不用考或成績夠線不用麵試了。不過二十不到的孩子,何必那麽堅定地走一條路呢?這也就是為什麽很多想學醫的孩子卻報考名校讀本科:給自己多一個選擇的機會!
不知有沒有各族裔退學的數據?
上本醫連讀的孩子和考上前二十名名校的孩子同屬於一個階層。
但即便這個階層的孩子也不是都能被本醫連讀或名校錄取,這個還要看運氣。
This statement is not accurate: "基本上申請到本醫連讀的孩子也能上藤。"
聰明的人隻要想學醫就可以申請,而且可以上的了,因為醫學院的門檻並不是高不可攀。很多州大畢業生一樣可以讀醫學院。
雖然美國隻有150所左右醫學院,每年招收兩萬左右學生。但本醫連讀招收的隻是一小部分,而且據說也不是醫學院排名最好的。
不想跟樓主抬杠,隻是陳述一下事實,給關心孩子培養的家長一個參考。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writtings !
"繼續努力,相信運氣隻有降臨在準備好的人身上才有用。" --- I'll take your words.
好朋友的女兒沒申請到本醫連讀,但被哥大錄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