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2025 (1)
周末,答應我的一位編輯朋友去舊金山圖書館替代她去參加有關龍應台“大江大海 1949 ”的讀書會並在會上談談讀完這本書的感想。
說來慚愧,我在灣區住了十多年,卻從來沒有自己開車進過舊金山市。我對大城市有種“恐懼感”,所以帶著女兒開車來到中半島的 Millbrae 市, 這裏是灣區地鐵站的頭一站,在那裏好不容易弄明白了怎樣用信用卡自動買票,上了 Bart 地鐵,坐下來之後才舒了口長氣。女兒很高興能坐地鐵,把這項陪我進城的事全然當成了一個母女冒險的刺激活動。從地鐵車站的自動扶梯出站的時候,她說:“好像在上海一樣!真好玩!”感情她隻記得幾年前帶她去中國時乘地鐵的的情景,故而小小的孩子也知道把自己的過往經曆和她正在進行的事情相聯係,從而得出她的觀感結論。雖然,美國的地鐵比中國不知早了多少年,但是因為她是先看到中國的地鐵,她的結論便成了美國的地鐵像極了上海的,主次地位的顛倒是因為她先入為主的體驗。
之所以寫這麽多字來述說這件事,是想說在讀書會上有一點讓我感受非常深刻的是:同樣一件事,同樣一本書,同樣一個戰爭,在不同的人眼裏會解讀出完全不同的意義, 而很多時候,這種不同角度得解讀, 往往跟自身的經曆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從而更加能夠體會為什麽那麽多中國大陸背景的人對龍應台筆下的 1949 那麽得不能容忍!雖然我能體會他們為什麽如此,並不代表我同意他們的觀念。正如女兒所說主次顛倒的話一樣,我懂得她,知道她為何那麽說,也知道她錯在哪裏!
讀書會請了五位作家和編輯,其中一位台灣女作家,一位香港男作家,一位大陸男作家,和兩位女編輯,我頂替的是其中一位女編輯的位置。下麵坐的是讀者,大部分讀者讀過龍應台的這本書,少部分讀者還沒讀過。讀者中有台灣的老兵,有台灣的外省人,有來自大陸的中國人,當然,這些人如今都共享一個身份:海外華人。
我們坐在台上的各自自我介紹了一番之後,大陸的男作家先開了腔。這位作家我以前見過幾次,大多是在灣區華人作家交流會上,知道他是中國的作協成員,寫過不少的著作,在灣區有一定的知名度。他是以一種批評的語氣去評說龍應台的這本書的,他的論點是龍應台想寫曆史,卻沒寫成功,因為曆史應該是勝利者所書寫,失敗者是沒有權利寫曆史的。龍應台的目的是想給她被趕到台灣孤島上的老父翻案,所以用了一堆亂七八糟的訪談來談戰爭,這些訪談的真實性完全不可靠,如何能當曆史來讀?他的話引發台下眾多的讀者搖頭,也引起坐在他旁邊的香港作家迫不急待發表不同意見。
香港來的作家開始反駁大陸作家有關曆史的概念,他說龍應台寫的應該是一種曆史學的理論與論證,曆史本身是不容改變的,它是既定的史實,統治者所寫的曆史不一定就是史實,曆史學是由曆代文人墨客所撰寫的大量文章組成的。
他從他自身的經曆談龍應台對共產黨和國民黨之爭的感受,他說:“我要感謝共產黨,因為,不是共產黨對我的迫害,我就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偷渡到澳門以後又到香港,今天更加不可能坐在美國舊金山的圖書館裏和大家分享讀書心得 ……”
台灣的女作家把被扯遠的話題拉回到龍應台和她的書上麵。她對這本書的評價是非常正麵和讚譽有加的。龍應台寫的情也好、景也好,都是她所熟悉的,讀書時她眼淚決堤,因為太感人了,無論是對父母的愛還是對兒女的情,還有那些有關戰爭和台灣那個年月的描寫,她和龍應台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共同經曆了龍應台筆下的世界,讀起來仿佛看電影,曆曆在目!
接下來,我身旁的女編輯開始讀她寫好的讀後感,她說得比較謹慎,帶著稿子而來可見她是個滿循規蹈矩的人,她的讀後感也是比較中肯,有肯定, 肯定文字的文學性和可讀性,也有不同意見,主要還針對曆史的真實性。
我是坐在台上最後發言的,我的感想都寫在我的那篇文章《涓涓細流,感人動心 … 讀龍應台〈大江大海 1949 〉》中,隻不過,我沒帶稿子,即席隨嘴評說,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我從我對曆史的理解談起,談到中國人“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根深蒂固的觀念,理解中國大陸的作家的調調,但是,真正的曆史確實如香港作家所言:那是史實,沒有人可以改變!隻不過我們這些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長大的人,所接受的教育往往是那個社會的執政者所灌輸的,所以, 1949 在我們這些共產黨製度下成長的中國人是一個樣子,在那些國民黨統治下的台灣島上的中國人又是另外一個樣子。就好比講台上的那瓶花,每個人畫出的素描一定有所區別,因為我們每個人所處的角度不一樣。龍應台有她自己的角度,至於她的角度你是否認可,那完全是你的事,但是我要說的是她打動了我!
我談起了我的伯父和那出《四郎探母》戲,我談起了中國人的鄉情和我們現在的鄉愁。我和龍應台筆下的世界有著幾十年的鴻溝,然而,那些人情、鄉情、人性、命運卻都是我所能體會到的深切感觸!好的文字難道不是就在於它能觸動人心?
我們台上的人說完, 台下的讀者湧躍地參與討論。一位從中國大陸 1949 年前後去了台灣的老先生說他完全讚同我的觀念,每個人讀龍應台的這本書都會有他自己的評說。他說他來參加這個讀書會之前,有位當年來自長春的老兵對他說請轉達他對龍應台的敬意。因為那些在共產黨宣傳下的所謂“兵不韌血”的長春圍城,在當年他們被困在城中的兵民眼裏是無法述說的悲痛!龍應台真實地寫出了當時的情景,所以他謝謝她還原曆史真相!
一位來自台灣的女讀者卻發出這樣的疑問:共產黨把國民黨趕到台灣之後,建國幾十年,中國又死了多少人,三反五反,反右大躍進,文化大革命 …… 如果中國沒有共產黨,今天的中國會是個什麽樣子?她的這番講話自然引起來自大陸的中國人的不以為然,想當初的國民黨四大家族的腐敗,已經導致了民不聊生的局麵,所以,在龍應台的書裏也提到,國民政府的失去民心是導致了當年國民軍潰不成軍的主要原因。我喜愛龍應台也正是在這裏,她公正!作為一個中國人,她不偏袒任何一方,她的角度是人文和正義的角度,不會因為她的背景而帶有某種色彩!
還有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讀者呼籲:讓我們也寫一本大陸人眼裏的 1949 。也許是個不壞的主意!無論如何,龍應台這本書在兩岸三地的中國人眼裏讀出不同的味道,這也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引導我們去思考什麽是曆史?什麽是真正的史實!而戰爭所給人類尤其是平民百姓帶來的除了災難還是災難!
自古以來,中國人的世界裏,改朝換代仿佛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即使當年的李自成揭竿而起,在崇禎皇帝眼中,那完全是草民流寇,可是這個山大王卻最終打敗了堂堂皇帝,自己做到了皇位的寶座上,如果他不是急不可待地享受榮華富貴,也不至於那麽快地被後來的吳三桂打敗。那麽,曆史書上的那段就要重新改寫!多少年來,所謂的正史都是後朝寫前朝,如果後朝是前朝的繼承者,那麽除了歌功頌德之外,所有的汙點都被掩埋;如果後朝是前朝的顛覆者,那麽除了鞭噠之外,我們能從中讀到多少真實的東西?所以,曆史學家告訴你:想知道曆史的真相嗎?讀點野史吧!
人生是沒有如果之說的,人類也一樣!當這些災難一一發生之後,回頭來看,再說“如果”無濟於事,但是,我們是否能看到:正是這些眾多的百姓所無法更改的個人和家庭的命運, 組成了一個國家無法更改的曆史和命運!是的,中國近代史中的這一章是慘痛的,我們每個人能從中學到什麽,讀懂些什麽信息?才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相關文章:
涓涓細流 感人動心…讀龍應台《大江大海1949》
目送龍應台
使用「內戰」一詞已經默認中共擁有武力的合法性。現代的統一國家,不容許中央政府以外的力量擁有武力,不然就叫「叛亂」,「叛軍」。這是全世界都如此。
過去的政府,必須靠武力才能推翻,所以新政府都是從「叛亂」開始,包括國民政府如何取得政權。不同的是,國民政府在49年前已經行憲,提供和平轉移政權的機會,中共仍然選擇武力奪權。所以誰發動內戰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共選擇武力奪權,而不是和平奪權。戰和在中共,要求中共放下武器是所有中央政府都會要求的。不信的人,看看別國內戰,中央政府是否要求「叛軍」放下武器。
我確實認為人的道理難分對錯。恐怖分子怎麽了?在他們而言可是揣著炸彈消滅仇敵然後直奔天堂。
對我而言當然有我自己認為正確的價值觀,評價事物自然是從這種價值觀出發的,相信您也一樣有您的價值觀。若是我們價值觀不同,彼此的爭吵就好象“關公戰秦瓊”,誰也不會說服誰的。
本來我一點也不喜歡龍應台,也不太同意她的曆史觀,但從人文關懷的角度看,她的思想代表了很多人的感受和心聲,不是沒有道理。人嘛,都試著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會多些和睦。
本不想回貼,但還是想說兩句.
如果你的道理站地住腳,那這個世界上可能也就沒什麽對錯事了.哪怕恐怖分子.因為他們也堅信自己是正確的.
你說自個家裏人分什麽誰對誰錯,這話也許有點"理".但你忘了一個條件.就是對方也要承認你是自家人.龍應台是什麽人可能你心裏應該清楚.
其實她承認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這也不重要,隻是看見那些跟隨她的大陸人一起數典忘祖,把自己爹媽都歸入狼族的人可憐可悲.
不是和稀泥,而是我確實認為人的道理難分對錯,每個人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都認為自己對。任何人之間的爭鬥客觀的說都有一部分人受傷害一部分人得好處,怎麽判斷誰對誰錯呢?就中國1949年的變遷而言,雖然於公於私,我都認為中共上台有合理性,但也不能因此就否定有人從失敗者的角度來看待當時的曆史。我家祖輩裏既有被砍頭的學生領袖也有被槍斃的軍統特務,既有當了幹部的地下黨員也有逃去台灣的國軍軍官。這些就是普通人的1949,都是自個家裏人誰對誰錯。
哇噻,滿瓶醋為我連法5帖呀,義憤填膺哈?想像您那氣急敗壞的樣子,我真的非常非常開心!關切的問一下:血管沒爆掉吧?也好,掙了2塊5呢,很快就到二百五了。
您忘了,咱狼爸狼媽是gcd呀。它告訴您內戰是gmd發動的,您就信了?前天您不是剛指出gcd善於造謠嗎?前言不搭後語的,您受刺激太大了?任何一個有良心有良知的人,無論賢愚貴賤,都可以說自己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但您不行,您沒心沒肺。您代表哪級組織把俺給開除了?十三億人民又被代表了一次哈。不過,看您拉人入夥那急切勁兒,好像人民並不都買您的帳啊。我還真有個博客,我自己都不天天去。歡迎您天天光臨。挺羨慕您的,拿人民幣的真有時間。其實,我那幾篇小文都是BS。不過,話又說回來,還真需要您這樣的屎殼螂去拱一下,也好讓大家夥見識見識您心靈的陰暗和語言的齷齪。我開門迎客,看不懂吱一聲。
不跟您在這兒講了,不想再打擾博主。
又:留個家裏電話吧。萬一您哪天心髒病發、因公殉職在電腦前,我好去吊孝,並向母英雄、小英雄緬懷您為黨國鞠躬盡瘁的一生。
這位英雄,你可以歇息一下了。畢竟這是我的園地,還不是你的自留地,是不是?你得允許別人和你有不同的意見吧?
哈,沒想到你這樣大名鼎鼎的人也喜歡和稀泥.那請問法國大革命是不是內戰(或者說革命)?它到底應該不應該發生?
書沒看過不便評論。政治鬥爭乃至把戰爭對普通百姓而言沒有贏家。“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所以今天的中國千萬別折騰!
羅玉風名言:
我九歲博覽群書,二十歲達到頂峰。我現在都是看社會人文類的書。例如《知音》,《故事會》。就我現在的智商,往前推三百年,往後推三百年,總共六百年沒有人超過我.
Carpediem名言:
我不僅追求詞匯時髦,還敢說自己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我最愛看的名家作品是韓寒和龍應台的.
==========================================================
你倆不是雙胞胎吧?
是啊,您老開個博客,我一定天天到場給您捧場.
就是白癡都知道49年的內戰是誰發動的,連美國人最終都拋棄了蔣獨裁.可你現在倒打一耙,真不知道你是真糊塗還是裝糊塗?
呸!你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你真不知道天下還有羞恥二字.
誰和你是同胞?自從你自稱是喝狼奶長大的,我覺得你已經就自絕於中國人.從心裏我就看不不起你這樣的白癡.在你心目中隻有韓寒和龍應台這類的敗類是你心中的偶像.真不知道你那狼爹狼媽是怎麽教育你的.
我的那點小經費當然不夠換您那一捆捆的5毛。我不僅追求詞匯時髦,還敢說自己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像您這樣站在自己同胞的屍堆上敲鑼打鼓、載歌載舞的貨色會是什麽下場呢?我等著瞧。不過,我也挺佩服您老人家的。博客裏不著一字,成天價跟屁蟲似的在別人的文字後麵尋釁罵架。您好好幹哈,中宣部部長的位置是沒戲啦,不過或許像韓寒預言的那樣能被追認個公務員什麽的。
那麼,所有被時代踐踏、汙辱、傷害的人都是。
正是他們,以「失敗」教導了我們,
什麼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價值。
請凝視我的眼睛,諏嵉馗嬖V我:
戰爭,有「勝利者」嗎?"
看了這段文字,給人一個感覺,矯情!
什麽叫被時代踐踏?典型的八股.想說什麽就直接說,別繞圈子.
請不要裝天真地問"戰爭,有「勝利者」嗎?"真受不了.就好象婊子問世界上有童貞嗎.
從我的角度看,沒讀出翻案的味道。覺得該書的主題是“戰爭沒有贏家,尤其是內戰”。
國軍是中國人,共軍也是中國人。
國民黨贏了未必全體中國人好。
同樣,共產黨勝了也未必全體中國人就勝了(拆遷,腐敗,海澡們,名媛們,列列在目!)。不要再去扭秧歌,敲鑼打鼓,完了家裏房子被拆了!你看是不,他勝了,不是你勝了,兩嗎事。
成熟的國民應超脫些。對任何黨派,政府應該象對待剛從牢裏放出來的,抱著戒心!
還有,成熟的國民應多些人文關懷。
打字累!,吃飯去也!
看樣子 你最終學到了點什麽,而不是開口就說"
"龍應台是華人世界裏罕見的具有獨立精神和人文關懷的作家。老共講什麽代表先進文化,龍應台代表的就是先進文化。隻可惜我們這群吃"狼奶"長大的大陸人中沒有多少人能夠超越思想的桎梏去理解她。"
每當我看到你這段文字就反胃.希望龍應台看到你的文字能心裏有所感動,這對於解除她內心的孤獨有所幫助.
其實我很喜歡看你誇張的文字和時髦的詞匯,不要畏懼,繼續寫,你一定能成為華人世界的八股專家.
你還需要上班嗎?您的活動經費不夠嗎?不是在哭窮吧?
龍應台的寫作向來帶有強烈的說教味道,不時散發著一種「深信自己站在道德高地伸張正義」的道德優越感(sense of moral superiority)。問題是要用這種方式寫作,作者便必須具備過人的道德感悟(moral perception)、道德敏銳 (moral sensitivity) 和道德判斷 (moral judgment)。倘若作者未能身體力行、躬行己說,即英文所謂的「practices what one preaches」;那他她在重大道德議題上所持的立場,就難免被詮釋為一種道德上的矯揉造作和故作姿態(moral posturing)。
再建議你有時間的話,看一本大陸作家寫的長篇紀實文學《流浪金三角》,載2000年《當代》第三期,同年6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2004年由日本NHK出版社出版日文版。
裏麵講述了殘留在緬甸的國民對軍隊的士兵,他們是怎樣在十分險惡的自然和多方政府的軍隊圍剿的環境下求生存的。曆史辜負了他們,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他們。好多戰士去世了,所有的墳墓都朝向祖國的方向。 目前還有些活著的,有些也允許他們返鄉回來看看了。
你說得對:中國近代史中的這一章是慘痛的,我們每個人能從中學到什麽,讀懂些什麽信息?才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這需要勇氣和理性。
回複無名男英雄的評論:
那位潛伏的男英雄啊,俺來晚了哈。白天要上班養家糊口。有時候還真羨慕您這樣的職業寫手,不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且還掙人民幣。(人民幣好像要升值5%哦,有沒有內部消息呀?)
言歸正傳吧。您太抬舉我了。我哪是什麽半瓶醋啊。在書山學海麵前,我連一滴醋都算不上,希望您這樣的滿瓶醋指教才是。說實話,我不曉得humanism 在Renaissance時代作啥講,不過滿瓶醋先生大概也知道舊瓶裝新酒的說法吧?譬如古時候的燈是油燈。如果某夜母英雄要男英雄開燈,難道男英雄非得鑽木取火、點亮油燈跟老婆前戲?滿瓶醋先生正本清源,真的很酸哈。另外,還得佩服英雄能屈能伸,罵完還鄉團,再批評大陸的教育,左右開弓,貌似公允。您老潛伏得爐火純青,看得大家敵友莫辨,堪稱無間道了。
冒昧的問一句:您老高壽?您知道還鄉團,想必不是80後、90後了。可惜啊,一把年紀了,開口還是紅衛兵的嘴臉。上來就是隨地吐痰、或者扣尿盆之類的把戲,有意思嗎?掙錢雖然要緊,但也不宜如此嫉惡如仇。當心哪天心肌梗塞哦。嗬嗬。忠言逆耳。您多保重。再活個二十年,到時候眼睜睜的給您那黨國送葬哭喪。
其實我更懷疑那個大陸作家是個托.說的話也太幼兒園水平了吧.
樓主能不能透露那位大陸作家的名字啊?如果確有此人存在的話.
龍企圖用一些血腥的描寫,來證明一種革命的不合法性是非常可笑和卑劣的,更不說她的很多描寫是不真實的.她的悲天憐憫透露著虛偽.
GCD在49年後的表現是另一回事,但在49年及以前,他代表了民主和進步.如果在49年舉行民主選舉的話,失敗的一定是GMD.可惜當年的GMD選擇了武力,現在卻倒打一耙.
最可笑的是她還經常去大陸招搖撞騙,騙吃騙喝.她的書在西方主流媒體根本就沒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