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31)
2008 (169)
2009 (193)
2010 (156)
2011 (142)
2012 (166)
2013 (142)
2014 (133)
2015 (94)
2016 (103)
2017 (120)
2018 (96)
2020 (48)
初去上海,聽上海人說肉饅頭、菜饅頭,不知為何饅頭裏要加肉和菜?後來,明白了上海人把包子稱為饅頭,故而肉饅頭便是肉包子,菜饅頭實乃菜包子。
上海人似乎對一種小肉包他們稱為生煎饅頭的特別得熱衷。 上海大街小巷的生煎饅頭店少說不下幾百家。走進去不大的店麵通常都是人滿為患,簡簡單單的桌凳拉開坐下,旁邊不久就會有人站著等你的座位。一兩生煎饅頭通常四到六隻。 生煎饅頭說穿了便是水煎小肉包,上海人喜歡把肉包子的捏口處往下放,那一麵的皮厚,被油煎得金黃香脆,另一麵稍薄一點,被水蒸得白白胖胖,再在上麵灑上一層芝麻,就一小碟被上海人用水衝淡了的鎮江醋,再來一碗飄著香菜末和兩三片牛肉片的咖喱牛肉細粉湯,早點、午餐或是下午茶都可以這般吃法。
我在上海讀書的時候,周末與同學南京路淮海路地逛,餓了就買二兩生煎饅頭。那時候,我們常去的是一家國營連鎖店,名叫“豐裕”的。
嫁給一個上海人之後,才發現,生煎饅頭對上海人有種無法抵抗的“誘惑”!在美國的中餐館裏,但凡看到“生煎包”,那是一定要點的,可是,十有九次,點上來的肉饅頭令人倒胃口。偶爾一次,味道還說得過去,可是,人家一看包子的捏口朝上,肯定要評論一番“這個生煎包不正宗!”即使味道過得去,那“賣相”卻離家鄉的差了十萬八千裏。
每次回國,在上海的第一個早晨,睜開眼就是滿世界地找生煎饅頭店。“豐裕”小店的招牌還在,卻大大的今不如昔了。今天的上海人會對你說:“生煎饅頭啊,儂要去吳江路上的小楊生煎去吃! 米道哪能?(意思味道如何?),不要太好噢!(意思是好極了!)”我們自然免不了俗,每次都會去報道!
小楊生煎在南京西路和石門路的交口處,吳江路美食街早已名聲在外,其實那裏大多是小吃,要想在那裏吃國宴是不可能的。 小楊生煎兩片小小的店麵前永遠排著長隊,排隊買籌碼,再等座位,生煎要排隊取,咖喱牛肉湯送到你的台子上。那生煎的特色是皮薄肉多,最主要是一咬一包湯,裏麵的湯汁賽過任何一種灌湯小籠, 那口味卻比小籠包香得多!不要提家裏的那位上海人是如何沉迷小楊生煎,就連我正宗南京籍的父親,在上海住了幾年之後,也成了小楊生煎的忠實追隨者。
小楊生煎
在那裏,你大可不必為了有人站在你身後等座位而不好意思,要知道站著等的人極有可能是哪家大公司的老總!所以,上海人說“儂不要拎不清哦!伊拉白領妹妹一樣著套裝裙拎了小皮包立了小楊生煎的門口頭,排隊等奈咳。”
前年在上海,陪著家裏的那一位在虹口區閑逛,想找尋他童年外婆家的蹤影,多年前的虹口弄堂,早已被一棟棟大樓所取代,童年夢難覓!但是,卻讓我們撞到一家生煎饅頭店“金彪生煎”,名字取的怪異,但是那生煎包真是沒得說。感覺比小楊生煎還棒!
在美國,我沒事時喜歡做菜為樂,學會了做麵食之後,就開始向生煎饅頭發起進攻。一回生,二回熟,如今我自創的生煎饅頭時不時也能湊湊數。上海來的家公吃了我發明的健康版的生煎饅頭,一個接一個連說話都忘了,吃完才想起問了一句:“拿各德有生煎饅頭賣呀?(意思:你們這裏有生煎饅頭賣呀?)”,看來我趕上生煎饅頭店的大師傅了,也算稍有功成了!是不是?
自創健康版生煎
生煎菜譜和做法,請點擊下麵的字:
千裏共嬋娟:中秋詞歌食 (隻把白麵換成一半白麵一半全麥麵就行了)
美國沒有正宗的上海生煎包,再配一晚小餛飩,就象活神仙了.哈哈..
口水。。。。一起流。。。。
金彪生煎在四川路和咋鋪路一帶。吃得好記得帶兩張照片回來。
周末見啦!
自己做啦,我的文後附有菜譜的。
我也是從虹口區來的。我家老房子在山陰路上。
妹妹提的這個“金彪生煎”在哪裏呀?請告知具體地址,謝謝。
我夏天要回去戰高溫了。一定要吃的DD有:生煎,楊梅,茭白和香無森。。。嗬嗬。。。
不過,說實話,回國的時候,也不敢象小時候那樣,把生煎當飯頓頓吃,很擔心現在的生煎裏有什麽不明物質。
哎,以後有機會找個菜譜,自己做
是肉的原因嗎?還是手藝的問題?
那一家生煎館在美國算不錯的了,你說得沒錯,比豐裕毫不遜色,不過,比小楊還是差一截。
那句話可是一位上海老太太說的哦。:)
是地,感覺回到大學生宿舍,那會兒我們都用搪瓷盆打飯吃。
牛肉鍋貼還沒攻下來,等我有了成就一定帖上來。
方大俠又神龍見首!你來灣區可早來,晚了我可消失了哈。
嗬嗬,嗲來,80後MM 講的上海閑話嘛。
阿拉小時候吳江路美食街還是小菜場,現在不談了,好吃的東東不要太多哦,饞唾水嗒嗒點。
那搪瓷盤子看起來也很親切。
讓人思念在國內的生活。。。
海雲如果知道怎麽做牛肉鍋貼的,麻煩帖上來哦。我試了幾次,皮倒是脆脆的,裏麵味道完全不對啊。
牛肉鍋貼不算上海小吃,但可以算是金陵小吃。下次你去南京品嚐牛肉鍋貼,夫子廟或鐵心橋的牛肉鍋貼美味無比。我也是粉絲之一。
是啊,八十年代初中期的上海可謂領導全中國的時尚風潮。什麽衣服說是上海買的,那大多錯不了。潤先生那會兒也是時尚青年哦。
瞧你的網名也夠生猛的!估計生煎饅頭你可以一口兩個。
挺好滴!
生煎好。找時間去尋尋。
1984年,頭一次到上海,早晨去餐館,要四兩油條,一大碗豆漿,人家問幾人吃,我還奇怪。後來,我一人守著一捆油條大吃,海人們都來瞅一眼。看來“東北佬”就是生猛。
那時,糧票有半兩的,我就奇怪,因為一兩都是塞牙縫。
this is good, old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