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調也可重彈

外麵的世界很精彩,外麵的世界很無奈.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揣支毛筆漂四海.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加河之子〉(15)

(2009-05-20 10:39:43) 下一個

天道酬勤

1981年春天,江漢大地正是山花爛漫時節,一紙調令使清智離開江漢大地來到了北京西郊的軍委空軍大院。十年浩劫空軍是備受破壞的重災區,各類人才嚴重流失。此時正是用人之際,鑒於他特出的繪畫才能,空軍領率機關把他調到《航空雜誌》社擔任美術編輯室主任。清智接到調令,高興得跳了起來,這一步使他走上了專業美術的創作道路,終於實現了當畫家的夢想。

北京,千年古都。金碧輝煌的故宮以其恢宏的氣勢,盡顯帝王之氣和王者風範,巍峨的天安門城樓,閃耀著五千年華夏文化的燦爛光輝,這不僅給清智洞開了一個嶄新的天地,而且提供了一個博大的社會舞台。

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國家博物館珍藏的曆代名畫,軍博、美術館、中國畫研究院舉辦的各種畫展,大大拓展了清智的視野,令他耳目一新。

京都形勝,人才薈萃。令清智心儀已久、仰慕已久的啟功、劉海粟、李苦禪、李可染、黃胄、李淩雲、許麟廬、何海霞、黃苗子等前輩藝術家聚集北京,更有一大批軍旅畫家分布在各軍兵種的文化創作室,使清智能夠直接麵聆前輩藝術家的親切教誨,與軍旅畫家們進行麵對麵的切磋交流。

人說走進北京的胡同,摔個跟鬥撿塊石子兒都是文物。清智流連忘返於琉璃廠文化街、榮寶齋,觸摸著古都袒露的濃鬱風情,品味著千年文化老酒的濃烈馨香,目送西山峰頂的鎔鎔落日,迎來懸掛在鍾鼓樓上的一彎新月。

清智像個饑餓的漢子,貪婪地吞咽著這一道道文化大餐。他利用星期天走訪長城、十三陵、西山、香山、天壇、頤和園、盧溝橋,這一年北京的所有名勝古跡和旅遊景點,幾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他一頭紮進了中國傳統藝術的長河溯流而上。從畫中十哲到揚州八怪,從清初四僧到金陵八家,並由此上溯到畫中九友,吳門四家,南北兩宗,米氏雲山,常州畫派,湖州竹派,直至黃荃徐熙,盛唐仕女。董其昌、米芾、範寬、任伯年、徐渭、石濤、八大山人、鄭板橋、、齊白石、吳昌碩、黃賓虹等曆代名師大家,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尤其喜歡徐渭和鄭板橋的創新精神,正是他們的推陳出新,給沉寂百年的畫壇吹進了一股清風,帶來了嶄新的氣象。

像新荷承露,芝蘭沫雨,清智在中國繪畫藝術的曆史長廊裏析微探幽,取精用弘。心與先賢相通,神與時代飛揚。他要采珠於前人,還珠於世人。

五年以後,清智依靠體內的藝術元氣,浮出了水麵。

1986年十月,在北京西郊軍事博物館,張清智舉辦了首次個人畫展。

這是張清智第一次較為全麵地向世人展示他的山水、花鳥、人物作品,也是第一次接受社會各界和廣大讀者對他繪畫藝術的檢驗和檢閱。

用清智自己的話來說:醜媳婦早晚得見公婆。

但是,他很自信。

為了準備這次畫展,他整整花了五年的功夫。五年中間,他沒有休息過一個星期天,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畫室度過,每天工作在十五個小時以上,期間究竟畫了多少畫,他自己也說不清。不過有一個數字可以說明,那是他在搬家的時候,他清理了五年間積存的所有“廢畫”,丈把高的火焰整整燃燒了兩個小時。李可染大師曾以“廢畫三千”描繪自己創作的艱辛,我想在這兩個小時燃燒的火焰中絕對不止“廢畫三千”,恐怕得六千以上。清智展出的作品就是從這數千幅作品中篩選出來的。

在這次畫展上,最攝人眼球的是一幅氣勢恢宏的高6米、長30米的巨幅國畫《橫斷山》。

為了創作這幅畫,他專程去高原采風,登上空氣稀薄、生活極為艱苦的高原小鎮——理塘,嚴重的缺氧使他幾度昏厥過去。十五天時間,帶回來四大速寫本。回來以後他在西山閉門謝客,埋頭於《橫斷山》的創作之中。畫室小,他就把紙鋪在地上,自己盤腿坐在地上,或者跪在地上,甚至趴在地上畫。這一幅畫整整畫了半年時間,膝蓋上、胳膊肘上磨出了一層血泡,結成痂,又慢慢變成一層厚厚的繭子。如今二十多年過去了,留在膝蓋、胳膊肘上的印跡依然清晰可見。

筆者接觸過中國畫壇上眾多的畫家,但是我敢說,沒有哪一個畫家比他更為刻苦,也沒有哪一個畫家比他有更多的付出。在他那間不足二十平方米的畫室,擺著一個沙發,白天用以待客,晚上就是他的床。畫累了就睡,睡醒了又畫。由此,京城畫界稱他為“拚命三郎”。

應該說,清智是幸運的。在八十年代的中國畫壇,一批聲名卓著、實力雄厚的老一輩書畫藝術家還健在。在中國畫研究院(現為國家畫院)和北京畫院集中了一批前輩藝術家,改革開放的春風使這批老藝術家再展雄風,再創輝煌。他們在自己激情創作的同時,發掘、扶植和培養畫壇新人。

1983年秋天,在北京召開了文革結束以後的首次書畫家代表大會。恰好代表們下榻在空軍大雅寶賓館。這對清智來說,是個極好的學習機會。他帶上自己的作品,蹬上自行車從西郊趕到東二環的大雅寶賓館,循著貼在房門上的名字,輕輕地叩響了劉海粟、李可染、李苦禪、許麟廬、何海霞、李淩雲、黃苗子、黃胄、啟功、李鐸、歐陽中石、沈鵬、劉炳森等前輩書畫藝術家的房門,逐一向他們請教,聆聽他們的教誨。

使清智更為高興的是,個展期間,啟功、劉海粟、黃胄、李可染、李淩雲、何海霞、李苦禪、沈鵬等前輩藝術家先後親臨畫展,仔細地觀看了他的作品,並給了他許多鼓勵。

這次個展對清智來說,是一次大豐收。他的作品不僅得到了前輩藝術家們的首肯,而且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讀者的認可。

這次個展,使清智完成了一次質的飛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