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調也可重彈

外麵的世界很精彩,外麵的世界很無奈.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揣支毛筆漂四海.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搓背 * 修腳 * 淨耳》

(2011-02-10 10:52:03) 下一個

搓背、修腳、淨耳,乃人生三大快事。

這話是聽我爺爺說的,爺爺呢又是聽他爺爺說的。

百度了一下,才知道這事兒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曆史,尤其是修腳和按摩、針灸並列為華夏的三大國術。

搓背隨泡澡而生,旨在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血液循環。據傳在盛唐年間就已風靡域內。不過那個年代科技遠非現在這麽發達,還沒有現代化的旋轉衝浪,激浪、噴浪之說,都是在木桶裏麵泡澡,就連貴妃娘娘也是在石砌的華清池內泡澡,一邊泡著搓著一邊嘬著荔枝,那就是頂級的享受了。

修腳因腳病而起,上海稱扡腳,川人稱刮腳,老外叫護足,每年的 6 月 13-19 號為國際護足周。修腳在於去除雞眼瘊子,治療腳氣,修理灰指甲,保護足部健康。

淨耳是理發三部曲的最後一步。史料記載中國自有和尚起就有理發淨耳,看來和尚也是蠻會享受的。

兒時都是在木桶裏泡澡,由母親準備好熱水把我抱進桶內,慢慢地把熱水撩在我的身上,幫我搓洗。直到五十年代初進城以後,才告別了木桶進入公共澡堂。

每逢周末,由老爸領著爺爺和我去澡堂子泡澡。一進門便是一溜兒躺椅,服務員引領到幹淨的席位,脫了衣服,拿條毛巾便進入裏麵的大水池子。水池隔成兩個,一個是熱水,一個是溫水。泡上半個小時,老爸和爺爺躺在池子邊上,讓服務員搓背。隻見服務員把毛巾往手上一纏,從額頭開始前胸後背一直搓到腳丫子。令我驚訝不已的是整個兒搓完,那手上的毛巾不會鬆弛脫落,而且搓下的泥團成一個小圓球,扔在桶內。在沒有淨水設備的年代,這大概是保持池水清潔的最原始舉措。搓完以後服務員用木勺舀起一勺溫水往你身上嘩啦一澆,再把毛巾放在背上,有節奏地自上而下拍打一遍,全身通紅,一聲“好嘞”就完事兒。泡完出來到休息室,隻聽一聲吆喝“熱毛巾嘞”,那邊一聲“來啦”,立馬有人送來熱毛巾給你從上到下擦幹淨,然後躺下休息。

接下來便是修腳,隻見老爸和爺爺閉著眼睛,那模樣兒肯定特享受。修腳也有講究,修腳師傅揚州來的技術最好,那刀也一定是揚州產的。人說揚州三把刀:菜刀、剪刀、剃刀。其實還應該加上修腳刀。修腳刀有兩種,一種是方頭扁平,一種是斜三角形,鋒利無比,削甲如泥。

至於淨耳是理發的三部曲之一,那時理發先是理發然後修麵最後淨耳。淨耳的工具是一個骨製的耳勺和一個長把的小絨球。據說高明的師傅淨耳以後,令你神清氣爽,心中一片豁亮。

不過那時候,咱隻有泡澡的份兒,那三大快事無緣享受。

及至少年長成,以後又漂流海外,才知道這泡澡名目繁多,不僅有桶浴,池浴,淋浴,盆浴,還有芬蘭浴,蒸汽浴、泰浴、日式男女同浴、俄式男女混浴。國人好學,把男女同浴冠名為鴛鴦浴。八十年代在京城鵲起,人們好奇紛紛前往。然而乘興而去,敗興而歸。你道為什麽?原來要憑結婚證書才能進去享受。“我靠,泡個澡還要帶結婚證書,去他奶奶的!”一聲京罵,鴛鴦浴關門打烊。

如今到了能夠享受的時候,我喜歡搓背和修腳。隻是淨耳還是無緣享受,原因之一這門手藝已經瀕臨失傳,原因之二咱本來就是半聾,萬一師傅技術不到家,一不留神打個噴嚏,捅個窟窿整成全聾咋辦?

每次泡澡搓背是必要的,搓背防癌那是忽悠,舒筋活血那是真的。搓完以後,你別說真是舒服,渾身清爽。

至於修腳我不去專門泡腳的“足療”,因為那兒先要做足療,然後給你修腳。可是咱這腳生來命薄,不懂享受。不知為什麽隻要一碰足底,身子不由自主地彈起。記得九十年代在長沙第一次泡腳,服務員在我的足底一摁,我就叫了起來,如此再三,服務員大笑:這先生懼內!

你說這哪兒跟哪兒啊。再說我這模樣,是個懼內的人嗎?得,經過這回,以後再也不去足療。免得再被人看成咱是懼內,動不動跪搓板兒的主兒。

說了半天咱這不是為商家做廣告宣傳,而是告訴朋友有時間有條件不妨去搓個背修個腳,不僅僅是為享受,更重要的是去除病毒,保護身體健康。

因為病從皮膚入,老從腳上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