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文學城》裏相繼出現了有關“罷了”的述評文章。先是一葦渡江的《豈能如此就罷了》,然後是筆者所寫的《第三隻眼看罷了》和楚天的《罷了兩三事》,再就是前兩天平淡生活把罷了種在她後院的“地瓜”全部刨出來編輯成《罷了語錄集錦》。最令人感動的是山菊花把罷了在兩年間散落在各個角落的所有文字找了出來,精心編輯成《罷了也好》,以方便喜愛罷了文字的網友們查閱。一時間罷了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頗有一股“城內無人不識君”的走勢。網友蘇鄉門第把這一係列因罷了引發的文字效應稱之為“罷了現象”。
我很讚同“罷了現象”這個詞,這是在北美《文學城》裏出現的一種人文現象,而之所以出現這個人文現象,是因為有罷了這個實實在在的人和他實實在在的文字。
罷了是我的文友,從網上交流到網下見麵還不到一年時間,對罷了的認識,我在《第三隻眼看罷了》的兩篇文章中,做了比較全麵地概括和介紹,許多網友讀過,並有許多精彩的留言。
我很喜歡罷了的文章。說實在的,他的文章精美之處,不在於文字本身(事實上他的文章都是即興之作,疏於修飾和雕琢),而在於他對人生、社會的獨到理解和檢閱,在於他對生活、愛情各個層麵的深層透視和洞悉,在於他對這個精彩而又無奈的世界的冷峻思考和觀察,在於他對現實生活中各個層麵上的小人物的熟悉和了解。由此讀者可以在他亦莊亦諧的輕鬆調侃中發出會心的微笑,在他對醜惡現象的憤怒筆伐中引發嚴肅的思考,在他對弱者小人物的同情中感受到他的心地善良,在他對從未謀麵的朋友的關愛中感受到他的真誠和包容,在他給網友的回複中體會到他對朋友們的摯愛和牽掛。一句話,是他文字中間自然流淌的真情感動了我們,是他文章中所展示的大氣打動了我們。
罷了自己沒有博客,他的所有文章,都是在別人文後的跟帖,用文學詞匯叫做評論,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搗漿糊”。其實這樣的“搗漿糊”最不容易,而能搗到“上麵不結蓋,中間不結快,下麵不板底”的程度,需要一定的修煉。因為他的文字必須和原文相貼切,還要迭出新意,因此他的思路總是在跳躍。我最讚賞的是他和周檸(古墓幽魂)的“兩生花”,周檸的文字冷峻嚴謹,給人一種銅澆鐵鑄的力度,而罷了的跟帖則是陽光熱烈,給人日出江花紅似火的靚麗,這一冷一熱、一黑一白,形成《文學城》裏一道獨特的風景。我知道罷了出身理工科,文學不是他的強項,但他的文字充分展示了宏富的文學修養和豐厚的人文底蘊
我之所以把“罷了現象”稱為《文學城》裏的一種人文現象,是因為它出現在《文學城》裏,彌漫在海外華人中間。罷了在美國生活 22 年,從一個打工仔成長為一個高級工程師,可謂“十年磨鑄一劍”。期間他閱盡美國萬象,遍嚐酸甜苦辣,豐富的經曆使他對海外華人的生活有著深刻的感知和認識,由此他的文字沒有任何矯揉造作,完全是真情道白。最可貴的是他堅信“真誠可以挖掘真誠,善良可以喚醒善良”,他以過來人的身份和無數不相識的網友進行平等的交流,不僅道出了海外華人的心聲,引起了強烈的共鳴,而且通過文字給朋友們送去溫馨、關愛、春風和陽光,送去經驗、教訓、感悟和啟示,由此受到眾多網友們的喜愛,把他視為兄長和知心朋友。他告訴我,這段時間因為忙於論文,暫時閉門謝客,但他每天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網友們的悄悄話,給他送來深情的問候和真誠的祝福。這一切使他深受感動。
作為一個博客和讀者,我要特別感謝《文學城》。“罷了現象”之所以能夠風生水起,完全是因為有了《文學城》,如果沒有《文學城》,也就沒有“罷了現象”,是《文學城》這塊沃土培育了“罷了現象”這朵鮮花。據世界華人華僑社團聯合總會最新的統計數字,在世界各地的華人總數為六千萬。《文學城》作為海外最大的一家文學網站,不僅覆蓋了北美,而且輻射到西歐,東南亞和澳洲,其影響之大、之深、之遠可以想見。《文學城》給廣大的海外華人構築了一座締結友誼的橋梁,聯係親情的紐帶,交流思想的場所,展示風采的舞台。給辛勞了一天的人們提供了一個釋放心情、創造感動和接受感動的園地。人們可以在五彩繽紛的文學園地裏自由耕耘的同時,得到來自朋友們的關愛、春風、雨露和陽光。所以《文學城》的創業者做了一項足以輝耀後人的偉大工程,它所揮發的能量遠遠超出了文學層麵的意義,而具有更加廣泛和深遠的社會意義。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個人認為出現一個“罷了現象”還不夠,我們期待著出現更多的“罷了現象”,這是因為我們每一位海外華人需要親情、友情和愛情,需要關心、善心和愛心!
衷心祝願《文學城》越辦越好,成為海外華人的精神家園。
最後寄語罷了朋友,不負朋友們的厚望,寫出更多精彩的華章。
玉珠朋友首次來訪,歡迎!
竹葉朋友,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謝謝所有留言的朋友們,這個世界因為有了你們而更美麗!
Can you pls share your ‘倉庫’with me? i could not find it in your Blog.
Thanks!
篧篧小朋友,重在參與,你說對嗎?
JK朋友惜墨如金,真誠兩字金不換哪。
遐思朋友,山菊說得好,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真情,網絡也不例外。
渡江小弟一雙慧眼,城裏伯樂是也。
爾爾的文字情真意切,感人。
明苑,願你的歌聲傳遍千家萬戶。
豆豆,願你的書香世家滿城飄香。
謝謝您的留言.
我有時太忙也想關了博客,可是終不忍放手,因為城中有這麽多美麗的靈魂,大家彼此又如此惺惺相惜。這份心靈間的共鳴和了解真是可以逾越萬千的。
"罷了現象"是必然的現象,由於罷了的為人及才智的出眾,以及留言相片的神秘感,堅信早就成為"罷了現象"中的奪目明星,果然不出所料.期盼從你們同路人身上汲取更多的養分,精心維護.
網絡世界雖然很虛擬,也許很多網友一輩子都見不到對方的音容笑貌,但每一篇文章,每一句話,在彼此心中所產生的反響,卻是實實在在的;你不但能感覺到它的溫度,它包含著的關愛和牽掛,也能感受它帶對你心靈的撞擊,以及那份隨之而來的深深感動和溫馨。這種隔著距離的遙相呼應,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心靈感應,一點也不容我們否認和輕視。
無論是個人還是人類,物質再繁榮,生活再舒適,如果精神流於平庸,靈魂變得空虛,就絕無幸福可言。當我們解決了衣食溫飽之後,我們對精神和感情意義上的尋求成為我們生存的第二基本需要。當這種需要找不到明確的指向時,我們就會感到精神空虛 ,弗蘭克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存在的空虛”。當這種需要有明確的指向卻不可能實現時,我們就會有受挫之感,弗蘭克把這種感覺稱之為“存在的挫折”。 這種情形常發生在人生的各種逆境或困境之中,但也發生在我們這些長期居住於海外的遊子當中,這是因為我們是曆史大變革中產生的一群獨特的群體 ¬—— 兩棲人。當年,我們背起行囊,告別了生養我們的故鄉,遠走天涯,如今終於塵埃落定,隻把他鄉作故鄉。我們的身體雖然有兩個棲居地,但我們的靈魂和精神卻找不到屬於她自己的家園。以往的故鄉成了我們心中一個遙遠的念想,每次回到故鄉,感到自己像個過客,能回去的,已然不是“家”了。而現在我們居住的地方,因為文化和思想的差異,我們的精神和心靈很難找到歸屬感,我們就像湖中的飄萍,無根無係;我們更像生活在一個孤島上宇宙的孤兒,我們渴望理解,渴望交流,渴望愛,渴望友情。而《文學城》,則是我們這群宇宙孤兒靈魂、精神、心靈、感情沙漠中的一塊綠洲,在這裏,我們可以和無數個像我們一樣孤獨的靈魂遙相呼應;我們可以釋放我們的情感和思想,展示我們的心懷和心靈,交流我們的感受和體驗,;在那裏,我們可以接受並付出對一個從未謀麵的朋友真誠的關愛和牽掛。我們虔誠地守護著我們心靈中那塊獨一無二的精神的園地,在那塊園地裏,珍藏著我們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價值。因此,對《文學城》我心懷感激,因為《文學城》對海外華人精神和感情上的貢獻和意義非同小可。
“罷了現象”一詞,實讓我誠惶誠恐。要說我文章中的真情打動了大家,那也是因為網友們的文章首先打動了我,是他們文章中的真情牽動了我,感動了我,才使我寫出那些遙相呼應的文章。我從小家事坎坷,兒時經曆了許多別人難以想象的苦難,鮮有溫馨的回憶。年輕時的戀愛也是一波三折,終以無奈為結局。來美國以後的生活更是崎嶇坎坷,嚐盡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就是因為這樣的經曆,我對每一份真情都格外珍惜,我常要求自己:“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湧泉之恩,一生相報;一生之恩,以命相報。”我深知,人到這個世界上來討生活都不容易,我的經曆告訴我,對人包容也就是對自己包容,給人機會也就是給自己機會。我希望自己的心中有悲憫,有博大的愛,因為我相信,愛心最深厚的基礎是在大悲憫和博愛之中,而不是在別的地方。
多年的坎坷經曆,多年的人生體驗和感悟也告訴了我,我們活在世上,不但要承擔小至對家庭、親戚、朋友,和自己的責任, 大至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也要承擔另一項根本的責任,便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每個人隻有一次生命,沒有任何人能夠代替他重新再活一次。如果這惟一的一次人生虛度了,也沒有任何人能夠安慰他,補償他。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對自己的人生就應該有著強烈的責任心。人世間各種其他的責任都是可以分擔或轉讓的,惟有對自己人生的責任隻能由自己來承擔,一絲一毫依靠不了別人。對自己的人生的責任心是其餘一切責任心的根源。一個人惟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建立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發,自覺地選擇和承擔起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正如歌德所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 。”因為這種愛,所以盡責本身就成了生命意義的一種實現,就能從中獲得心靈的滿足。所以,我們活在世上,必須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麽。一個人認清了他在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 ,並且在認真地做著這些事情,他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他就會知道自己的責任之所在。我相信,如果一個人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那麽,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內的一切社會關係上,他對自己的行為都會有一種負責的態度。
我相信,不管世界有多熱鬧,也永遠隻占據世界的一小部分,熱鬧之外的世界無邊無際。我希望在熱鬧之外的無邊無際裏找到我的位置,一個安靜的位置。這就好像在海邊,有人弄潮嬉水,有人拾貝殼撿蚌,有人聚在沙灘上高談闊論,而我願意找一個安靜的角落獨自坐著,在一個安靜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熱鬧,去看熱鬧背後的無限廣袤的世界。就像我現在,坐在《文學城》裏的一個角落裏安靜地寫著文章,默默地播種著真誠,收獲著友情。在這樣一個角落裏,我能看到的整個城中的風景,也許比那些熱鬧地聚玩的人看得更加完整。
我身上雖然有許多缺點,但自認還算是一個真誠負責的人。我的朋友們常調侃地問我:“好孩子又到哪裏去搗蛋了?”這就是說,我也會常常做些搗蛋的事情,方一些小錯誤,但前提是,我是一個“好孩子”(嗬嗬)。我常常對我的新朋友們說,請你們一定要包容我的缺點,一定要給我一些時間,給我一個機會,讓我來向你們證實我的真誠,向你們證明我是一個值得相交的朋友。我相信,真誠可以挖掘真誠,善良可以喚醒善良,熱情可以融化冷漠,真心可以換得真心。
讓我們播種真情,播種愛心,播種理解,播種友情;讓我們的心靈在各自安靜的角落裏默默地相遇、遙相呼應吧!
閣老,又送雞毛信來了,今天比較簡單一點: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3&postID=39311
的朋友!
我願意和大家一起在文學城裏播種真情,收獲友誼!
讓我們一起努力!
唯有一個自己能夠充分肯定的優點就是任何時候對朋友真誠,坦誠,不虛偽。
美好的現象總是越多越好,儂講是伐?
“一句話,是他文字中間自然流淌的真情感動了我們,是他文章中所展示的大氣打動了我們。”
的確是這樣,罷了真正打動我的,並不是他的文采(當然罷了的文采也讓人驚歎不已),而是文中流淌的‘真誠’二字。其實我初建‘罷了也好’,正如當初悄悄建‘若妹之語’,並不打算與人分享的。是罷了“真誠可以挖掘真誠,善良可以喚醒善良”的信念讓我決定與喜歡罷了文字的其他朋友一起分享這個大‘倉庫’。
罷了一直耐心地跟我合作,所以收集工作很順利~~~不過還沒有結束,隻‘抄’了葛MM等幾個‘大戶’的家。其他朋友的博客裏若有罷了的評論,願意的話請給我送個連接,先道謝了!!!
有人說,虛幻的網絡世界不可信。可是我一直相信,網上既然有欺騙,自然也有真情。在網上晃悠了三年之後,很高興跟我一樣‘犯傻’的人還不少:))
一個叫小舒的朋友說的好:
“現在來耕作博客,已經屬於後進分子,但於我而言,彌足珍貴的是越來越清晰的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麽。博客這個更立體的空間,像一雙魅力之手,可以牽著我,回到溫暖的文字的家園。
我想我終究是一個適合呆在文字背後的人,隔著報紙翻動的聲響,隔著電腦顯示屏,隔著手指敲擊鍵盤的動作,遠遠的安靜的與碰巧讀我的人相會。我們不知道彼此 在哪裏,城市裏有縱橫街道、車水馬龍,我們相距甚遠,我們擦肩而過,然而終歸是不用相認相識的,因為我們最終會站在文字的兩邊。那些橫豎撇捺,就是山路水 路,可以從你到我,從我到你。
以後那些寂靜夜晚,我將總有某個時刻來到自己的博客,為水一樣流過窗口的一天做些記號。我不知道這會不會很麻煩,但有一個地方像家一樣每天晚上都要回,又像外麵的世界一樣充滿邂逅的浪漫驚喜,有這些,就已經很有趣。”
讓我們一起在這個精神家園播種真誠,收獲友誼!
*_*
都是漫漫旅途茫茫人海尋求共鳴的同類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