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近三十年,一個有目共睹的事實就是中國的電視業飛速發展,躋身於世界電視大國。從七十年代隻有晚間電視發展到今天的全天候,從單一的新聞報道發展到今天的百花齊放,從一統天下的中央台發展到現在的省市台乃至縣市台。電視,這個集音像光色動漫於一身的高科技產物,三十年前還是奢侈品,如今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說電視業的發展,不僅是電視機的數量之多,普及之廣,更在於它的節目之多,內容之廣。從政治經濟,外交外貿,國防軍事,科技教育,曆史地理,交通法製,體育競技,衛生保健,到兒童樂園,文化藝術,電影戲劇,音樂舞蹈,書畫藝術,文物鑒賞,乃至男性女性的專門話題,可謂包羅萬象,無所不有。不消說,電視業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豐富的色彩和內容。《實話實說》、《東方時空》、《藝術人生》、《同一首歌》、《鑒寶》等欄目,受到了億萬電視觀眾的歡迎。特別是中央台的國際頻道和若幹省市的衛視頻道,使我們這些海外遊子時時感受到來自祖國的鄉情鄉音,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靚麗的色彩,豐富的內容驅除了許多相思之苦。
然而,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電視在給人們帶來許多精彩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無奈。和朋友們談起電視,頗有微詞,且歸納有四個字:秀、牛、浮、俗。
先說秀。秀,就是作秀。電視作為一種媒體,其首要的功能就是宣傳,用與時俱進的語言來說,就是宣傳精神文明,弘揚中華文化,締造和諧社會。既然宣傳功能是第一位的,那麽最彰顯的標誌就是新聞報道。按說新聞報道就該報道國內外新聞和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熱點問題,曝光那些人民大眾深惡痛絕、迫切希望糾正的弊端。然而不知始於何時,新聞報道成了各類會議的報道,而且領導人的出鏡率成了人們觀測官場氣候、判斷某個領導人政治生命盛衰與否的風向標。晚上打開電視,在新聞聯播之後,就是本省(本市)新聞,再以後是本縣市(現在基本上都是縣級市)新聞,領導人按職務高低依此在屏麵上定格、特寫,內容基本上是省市、縣市領導人的會議活動,學習講話,考察訪問。不過鮮有鼓舞人心的講話,鮮有重拳出擊的措施,也鮮有令人動容的深山問苦,多半是官話套話車軲轆話,“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前呼後擁,眾星捧月。老百姓說如今的縣市級電視新聞成了官場作秀的 T 字台,展示市長書記“光輝形象”的彩色鏡框,話雖刺耳,卻是不爭的事實。試想,把心思用在作秀、出鏡、做表麵文章、搞花架子上,這“為官一任,振興一方”談何容易。
再說牛?當中國步入市場經濟以後,電視便凸顯出它的商業功能。在眾多的廠商企業眼裏, 電視是最快捷、最具影響力、最能吸引顧客眼球的大眾傳媒,於是電視廣告風生水起。縱觀全國各地的電視媒體,運用明星、名人、名模、體育明星製作的廣告俯拾皆是。漂亮的畫麵,精彩的廣告詞,變幻的動漫,不斷地衝擊著、刺激著人們的聽覺和視覺。電視廣告的巨大魅力給企業帶來了滾滾財源,更使眾多的商家企業慷慨解囊,運用電視廣告作為推銷產品的開路先鋒,而且都爭著搶著在收視高峰的“黃金時段”播出,目的是利用電視廣告的重複效應和轟動效應,贏得最多的顧客,吸引最多的眼球。盡管一則 15 秒、 30 秒的黃金時段廣告,費用高達百萬乃至千萬元人民幣,但是財大氣粗的企業老總和商界巨子,還是樂此不疲。因為與廣告效應帶來的巨大商業利潤相比,那點兒廣告費隻是九牛一毛,小菜兒一碟,純屬毛毛雨。當然一本萬利的還是電視台。然而製假售假又是眾多廠家企業的一大特色,當大量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消費者大呼受騙上當,指責電視台是為假作倀、誤導消費的時候,電視台概不負責,而且誰也不去追究電視台的責任。法律在電視麵前是何等地蒼白無力和軟弱無能。
第三說浮。娛樂性,是電視的又一功能,其宗旨是弘揚華夏文化,豐富精神食糧。從改革開放中走過來的人,都記得當年的《話說長江》,那蘊涵的強烈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何等地振奮人心,整整影響了兩代人。然而時過境遷,現在哪裏還能看到這樣的精品。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大忽悠、人海戰術,是近年來電視業界的一個“通病”。在巨大的商業利潤的誘惑下,一些電視台玩起了各種“短平快”的遊戲。最明顯的就是各類選秀和競賽。從模特大賽到城市形象小姐大賽,從“超級女聲”到“星光大道”,從“六加一”到“紅樓夢中人”,規模一個比一個宏大,人數一次比一次膨脹。在這場遊戲中,就連電視業界的龍頭老大中央電視台也不能免俗。然而在電視台以億萬元人民幣進帳的時候,他們忘記了自己的社會責任和電視工作者的良心。忽視了這類無規則遊戲帶給社會的巨大副作用和對青少年的巨大衝擊力。以湖南電視台舉辦的超級女聲為例,盡管無數的老師和家長批評這是“製造瘋狂,對青年人誤導,導致青年學生追名逐利、幻想一夜成名迅速走紅”,然而湖南電視台充耳不聞,在全國設立賽區,以自己的浮躁掀起全國規模的浮躁狂潮,其結果是使無數青少年從那些沒有受過正規的專業訓練,演唱水平僅僅是在模仿或克隆的獲勝者身上,看到了大賽速成的名利效應,看到了通往羅馬的大路並不是每一條都布滿荊棘。國人中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電視台難辭其咎,雖然不是始作傭者,但絕對是推波助瀾者。
最後說俗。浮躁的背後必然隱藏著平庸,缺乏創造性。看看我們電視台的娛樂節目,有多少個欄目是“長壽”的?有多少個欄目是自己首創的?不是從歐美抄來,就是從港台借來。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國內若幹個電視台風靡一陣的電視紅娘,就是照抄照搬俄羅斯的“一見鍾情”。如果再仔細看看,就會發現許多欄目與國外雷同,明顯地留有搬來的痕跡。說到俗,娛樂節目主持人是最具代表性的,從發型、服飾,到語言、腔調、手勢、台風,幾乎全部從港台抄來搬來。比如有一段時間主持人的拽著長袖口,又一段時間主持人滿口的“ wasai ”,現在屏幕上打出的旁白。其實這些皆源自港台,我們隻是比人家慢一拍而已。此外,庸俗的搞笑,蹩腳的插科打諢,言不及義的脫口秀,肉麻的噱頭和無端的發嗲,實在讓人頭皮發麻。我們不反對學習和借鑒,但不能拾人牙慧、落人窠臼。有道是砍的沒有旋的圓,打不贏人是偷來的拳。我們許多本來很有個性的主持,卻在依傍和模仿中湮沒了自己的風格,成了曇花一現的主持。
以上隻是我們能明眼看到的,至於其它一些不為人知的暗箱操作、貓兒膩、潛規則,就無從評說了。說這些,無意否定電視業界的豐功偉績和大好形勢。隻是有一點要指出,在締造和諧社會的今天,引領潮頭的電視台能始終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這不僅是全國民眾,也是海外華人的殷殷期望。
"如果能入圍,哪怕演一個丫環也值得!我決定讓她休學兩年,全力以赴實現這個夢想!
------沈陽一名高三女生的母親說.這位母親逼真成績優秀的女兒休學參加某劇組海選,希望女兒能一夜成名!
時代特征:對名利的追逐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和價值觀念,
浮誇滲入各行業(甚至包括教育,醫療和科研係統)
電視怎麽辦?跟風就是...
因為收視率=效益(金錢)..
當家長認為演一個丫環比上大學都值得時,我們無話可說了..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3&postID=22953
Have a nice weekend!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