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調也可重彈

外麵的世界很精彩,外麵的世界很無奈.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揣支毛筆漂四海.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京海雜壇之三)

(2006-07-01 16:23:19) 下一個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曾經讀到一篇文章,對上海作了這樣的概括:上海本無曆史可言,單一的上海是曆史的荒漠,更是文化的荒漠。唯一使上海人聊以自慰的是那能夠裝點門麵的華而不實的時尚。

        對此筆者不能完全苟同。就曆史而言,在北京、西安、開封等曆史老人麵前,上海確實是後生晚輩,不可同日而語。就文化積澱而言,與燕趙、齊魯、中原、吳越、荊楚、瀟湘、長安文化相比,也是無法比肩。

        然而,曆史和文化不一定成正比。

        淵源於吳越,集結神州各路精英的上海人,卻於百年之間在一片荒灘水澤之上建造了一座海派文化的大廈。迅速崛起的海派文化成為光輝燦爛的華夏文化的一脈,成為閃耀於浦江兩岸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並假借經濟貿易的載體而蜚聲海外。放眼五洲四海,何處沒有海派文化的印跡。

        海派文化之所以能夠異軍突起,魅力四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上海的海納百川。如果說美國是個移民國家,那麽上海是座“移民城市”。上海作為開放城市,貿易口岸,以其天時地利優勢吸引了神州的各路英雄豪傑,同時也吸收了各地的文化精粹和外來文化。

        上海的飲食文化就是鮮明的一例。

        在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中,魯川閩徽粵,蘇浙晉湘鄂,加之滿漢全席和全素齋,被譽為神州十二經典菜係。上海人從中廣集博采、取精用弘,創造了聞名全國的特色“本幫菜”。尤其是風味小吃與皇城小吃、成都小吃、羊城早茶,並駕齊驅,各領風騷。

        上海的引領時尚,不僅源於它的海納百川,而且得益於它思想的解放和視野的開闊。對新生事物的認知和接納,是上海人的特點。到了改革開放大潮奔湧的時代,外國的富商巨子、公司企業,之所以搶灘登陸,投資建廠,就是看中了上海人的引領時尚。由此在中國改革開放的舞台上,上海人總能先行一步。等到別人起而效尤,拿上海話說:阿拉已經穿的勿要穿了,吃的勿要吃了,看的勿要看了,白相的勿要白相了。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就是上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