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5-08-10 16:47:18)
錢塘江在杭州六和塔以西,成之字形,名為之江,再上溯就是風景秀麗的富春江了,富春江畔有座綠樹濃蔭的鸛山,是當地著名之風景區,山頂有座雙烈亭,是抗日勝利以後,富陽縣參議會為紀念鬱達夫和他的哥哥鬱慶雲而創建的。
鬱達夫是著名的文學家,抗日時期在印尼工作,勝利之初遭日寇殺害,是烈士,而其兄的情況就不為多數人所知了。
鬱慶雲後改名鬱華。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西藏第三號精神領袖,大寶法王,十七世活佛噶瑪巴,趁駐藏部隊渡新年假期之際於十二月卅日和三位僧侶穿過風雪漫天海拔五千尺的喜馬拉雅山,經過一星期的步行,於一月五日抵達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達蘭薩垃(Dharamsala)和流亡了四十年的達賴喇嘛會麵,消息傳來引起全世界注目。
今根據去年十二月應「漢藏友好拹會」去達蘭薩垃訪問的加拿大國家廣播電台記者,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今年三月七日是竺可楨老師一百一十歲生辰,這位好學不倦又誨人不倦的科學家,教育家的生平己有很多專書記述,這裡想寫一點瑣事以紀念竺教授的生辰。
竺教授字藕舫,浙江紹興人,生於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三月七日,民國六十三年(1974)二月七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四歲。
先生早歲就讀於上海澄衷學堂,復旦公學,及在唐山路礦學堂習土木工程,成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讀二月十三日貴刊,載謝家熊先生「台灣少年團抗日事蹟」一文,由於筆者曾因工作關係,和少年團有過接觸,現根據筆者所知補充如下:台灣少年團屬台灣義勇隊,而義勇隊又是浙江省抗日動員委員會屬下的一個組織,這個組織於民國二十八年初成立於金華,由浙皖贛閩四省的台籍同胞組成,當時是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參加抗日隊伍,有許多台籍人士就全家加入義勇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彝族是我國較大的少數民族之一,總人口在六百萬左右,人們多知道四川大涼山有一個專區,那裡聚居了一百三十多萬彝民,而實際上彝民最多的地方是雲南省的楚雄專區,那裡七個縣市,全部都是彝族人,他們自稱是阿細人,有二百多萬人口,其他則分居在廣西,貴州等地,由於居地不同,就有不同的稱謂,有的自稱【諾蘇】,有的自稱【米撒潑】,有的自稱【撒尼】住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大型文學雜誌「收獲」第二期刊出一個名為「走近魯迅」的專欄。發表了馮驥才的「魯迅的功與過」,王朔的「我看魯迅」,和林語堂先生民國廿六年的舊文「悼魯迅」。這三篇文章揭示了魯迅在文壇中的真麵貌。認為魯迅不配享有目前文學大師稱號。王朔表示:「我認為魯迅光靠一堆雜文,幾個短篇是立不住的,沒聽說世界文豪祇寫過這點東西。」馮驥才在文章中稱「由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8-10 16:34:47)
蘇州有家頗俱特色的茶食店,所謂茶食就是在喝茶時吃的點心,這家茶食店就是曾在農商部以「稻圖」注冊商標的稻香村,店門口還掛著兩塊木牌,上寫著「祇此蘇城一家,外埠並無分出,」十二個醒目的大字。
稻香村以月餅最出名,有十二種餡子,有甜有鹹,也有鹹甜俱備的所謂椒鹽,入爐烘烤,乘熱而食,是七八月份的最佳應市點心,另外還有三,四月份上市的玫瑰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8-10 16:33:20)
上海有一句罵人的俚語:「你的耳呆朵在陸稿薦」。如果你初到江南,就不會懂得此話的意思。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是陸稿薦。
陸稿薦是熟食滷味店的店名。專賣熟肉。熟雞。熟鴨。在上海。蘇州,崑山。淞江一帶這三個字己成了熟食滷味店的代名詞,凡是經營熟食滷味的商店。大多用陸稿薦為店名。罵你耳朵在陸稿薦。實際上罵你是豬。因為紅燒豬耳朵是陸稿薦的招牌商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08-10 16:31:51)
中國人吃飯用筷子。這兩支小小的棍子在三個手指的指揮下運用自如,使以刀叉進食的洋人望塵莫及,嘆為觀止。
中國的筷子也可謂是一種筷的文化。洋媳婦。洋女婿進門第一件學的中華文化就是學用筷子。筷子的種類繁多。從金。銀。象牙。牛骨。紅木。烏木到竹質的都有。而在江南普通百姓家用的多數是竹筷。竹筷又分毛竹筷和天竺筷兩種。
毛竹筷以毛竹劈成,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08-10 16:30:09)
母親節,母親們都會收到兒女們一份禮物,也會由兒女陪同去旅遊或者上餐館吃上一頓,以表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這是個很好的節日,尤其在華人社區裡,更是含有盡孝道的中華傳統美德。
在美加華人的母親,除了養育自己的兒女外,大多數還要養育兒女的兒女,由於孫輩們放學回家時間比他們的父母在外工作回家時間早,或者孫輩根本還沒有上學,甚至在喂乳時期,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