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家常吃食 中國的吃文化那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精華。中國人不但愛吃,敢吃,還且還很講究個吃。在中國,一提到吃,也分不出個男女老少,個個都磨拳擦掌,口水橫流。而地域的不同,吃法也就各異了。對於那些經典的吃食我就不再介紹啦,今天要說的則是一些普普通通的百姓家常菜。 先說老鼠,也叫耗子。在廣西龍州一帶,鄉親們講究吃個臘肉老鼠。捕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4-04-29 21:55:28)
童年往事-捅馬蜂窩 -------------------------------------------------------------------------------- 捅馬蜂窩,那是男孩子們童年時的最愛。每當回想起自己被馬蜂蜇的滿臉是包,眯著腫脹的“單縫眼”的樣子,就開心的不行。是呀,每次的蹩蜇都膨脹著我的夢想,直到把自己蜇進了昆蟲專業。 四、五歲的時候,隻知道捅那個頭較小的竹蜂窩。人小,就給認悚,是吧。螞蟻大小的竹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有人言,獸有獸語 俗話說的好,人有人言,獸有獸語。這就叫文化,對不? 我第一次到新疆,那裏的漢人說話愛說個悚字(發音是SONG第二聲)。稱呼人都說是這悚,那悚。北京話裏,這悚字可不是個好詞,有狗熊的意思,形容膽小如鼠。剛到新疆,人家指著我的鼻子問我的同伴,這悚哪裏人,還著實的讓我冒火。時間一長也就習慣成自然了。悚就悚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4-04-29 21:54:30)
兒時的歌 -------------------------------------------------------------------------------- 童年的記憶總是完美的,兒時哼過的歌更是難忘的。 “水牛兒,水牛兒,先出犄角,後出頭啊。你爹,你媽,給你買了燒羊肉,你不吃喂狗吃”,這是北京街頭每個孩子從撒尿和泥玩大小就會哼唱的歌。 在饑餓的年月,人們對高價吃食有著絕對的向往,兒歌為證:“高級點心,高級糖,高級老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廣告的妙用 在七十年代,大多百姓還都不知廣告是啥物。可現如今,廣告已經滲入到國人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或煩或愛,反正是逃脫不掉的。 七九年,雷達表成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的第一個廣告登陸上海。人家是這麽說詞的:“時間改變一切,唯獨雷達表……”。瞧,雷達表,就是不得了。 還記得這個吧,手捧電吉他的毛頭小夥扯著嗓門在嗥叫“燕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時代變了 解放後,隨著女人腳丫子的尺寸逐漸向男人靠攏的同時,這相互間的稱謂也就越發變的分不出公母了。那時候,不論是男是女都講究稱呼個同誌。誌同道合,革命友誼嘛。可是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這經久不衰的老詞同誌也漸漸地有些變味了。在這掙錢沒夠的21世紀,現在要是稱誰同誌,總會讓人感覺不那麽舒服。好像都成了同性戀人,有點色情[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廁所的文化 記得有位哲人說過,看一個國家的發達程度,既不看它的汽車多少,也不看它百姓穿戴的華麗,隻要看看它的廁所,一切都有了,多麽深刻的結論呀。其實,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廁所也是好去處,信不信由你? 記得八十年代初的廣西,我見過這樣一個氣派的小學廁所,兩層木樓的結構,樓上是五、六十個坑位,樓下是半個標準遊泳池大小的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共車見聞 記得大學畢業後剛有了份工作,那份高興勁兒就別提了。總覺得自己不得了了。單位很遠。每天上班要花費四小時在往返的公共汽車上,但心裏還是樂滋滋的。日子長了,覺得公車上的故事還滿多的。有關於別人的,也有關於自己的。 80年代初,國家還不很發達。破舊的公車走在路上叮叮咣咣的,除了喇叭不響,好像哪全響。不但破,還四麵透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君子動口不動手 俗話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光說不練的正人君子也不怎麽好當。別的不說,光這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勁兒就不太好拿捏。遇到事情,要會說三道四,胡批亂評,有事兒沒事兒,雞蛋裏麵要挑得出骨頭來,用活用濫那兩片兒薄薄的嘴皮兒。指手劃腳間,還要臉不紅,心不跳,大大方方地不懂裝懂,不露那沒吃過豬肉,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4-04-29 21:51:58)
臉皮 小時候淘氣,到了夏天總愛與癩蛤蟆玩耍。北京的癩蛤蟆分兩種,一種皮厚癩疙瘩多,一種皮薄癩疙瘩少。皮厚的那種不好玩兒,不論你對它做什麽,它總是我行我素。皮薄的那種就好玩兒多了。找一根樹棍將癩蛤蟆翻個肚皮朝天,然後,用樹棍敲打,隻見那肚皮越來越鼓,像要爆裂的一般,看來它是真生氣了。 癩蛤蟆提醒了我們,快樂是一種能力。臉皮厚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