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泡

滴一泡釅茶,品幾道美食,憶舊念鄉愁
博文
(2016-11-07 11:18:31)
王稚登有詩「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裏過。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其筆下的立冬滿帶愁苦滋味。大概當日詩人身在客途,加之無微信可慰寂寥,心有戚戚焉。而同樣身在異鄉的我,麵對微圈立冬美食的刷屏,家鄉習俗的討論,心裏滿是過節氣氛,其味悠悠,其樂綿綿。
立冬是冬季的開始,為扺禦即將到來的寒冷,潮汕人認為立冬日是進補的最佳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11-06 12:04:02)
中學同窗在朋友圏貼出「朥粕糜」照片,倏見此物,有些幼時記憶如漂在糜裏的「朥粕」一樣泛上心頭。老家方言多古語,豬油稱為「朥」,食物的渣稱為「粕」,「朥粕」指的就是豬油渣。在許多同齡人的回憶,朥粕是童年罕見的美味,於我亦如是。
物資匱乏的年代,食物憑票證供應,普通家庭買豬肉,都喜歡要肥朥,可以熬豬油,尤其是稱為「朥方」的豬板油,因出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11-03 07:01:08)
群友微群中征異字同音聯,苦思得聯如下:
停?聽笛葶低蝏觝
獨豎讀書肚束裻舒
雖然平仄不大合韻,但也不禁想裝逼一回。
上聯隻用ting、di兩音,意思是聽見笛聲不禁泊船賞曲,船舷把岸邊的葶藶壓低,露出蝏蟲正觝角相博。來自“停艇聽笛”,乃全椒薛時雨題秦淮水榭匾,相傳薛時雨在秦淮河桃葉渡與朋友聚會,正是東晉桓伊為王徽之吹笛之地,薛時雨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11-03 05:40:17)
知堂愛吃豬頭肉,其弟子顧羨季投其所好,曾邀恩師到家解饞(當今詩詞名家葉嘉瑩是顧氏弟子,屬知堂一脈),這餐家庭豬頭筵,引得知堂為此寫了小文《豬頭肉―飯後隨筆》,刊於1951年的上海《亦報》,其中有兩句打油詩:“早起喝茶看報了,出門趕去吃豬頭"。知堂有詩“中年意趣床前草”,以此為上聯,對以"後晌心饞豬頭肉",想必亦能反映其愛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1]
[2]
[3]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