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雲月

江流天外,月湧雲頭。 扁舟一葉,酹祭悠悠。
個人資料
江天雲月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3-08-08 07:17:34)

童年趣事二三事 我的童年是一個紅色的時代,愛國主義好像是有形地洋溢在天空裏。那時候雖然衣僅可蔽體,食僅可果腹,吃上一回大餅炒雞蛋基本等於成仙,但毫不妨礙“生在蜜罐中,長在紅旗下”的幸福感,而兒時最大的心願就是穿上軍裝威風凜凜地去解放台灣。 這種紅色思維非常流行而普遍,敵情意識英雄心理是高大上的錦衣,領袖說過“七億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閑聊幾句名家名著 平生讀書少,但也不妨聊聊名家名著吧! 我曾經溺水,當時已經進入黑甜之鄉並漂到了水麵上,差一點就到另一個世界了!——留下的記憶強烈。因此就常常想,當讀著一部作品的時候,如果裏麵的情節、故事或者語言,一點都沒有出現過那種讓一個人溺水後喘不過氣、有點好像活不過去的感覺,那麽這部作品可能就稱不上名著。 名著最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說一說能延滯衰老腳步的午睡習慣 炎夏日長,最適午後小憩,所謂"快意平生渾一榻,是中真樂幾人知"也! 小睡在國人心中算得上根深蒂固的雅文化了,“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許多讀過三國的人展卷至此,大概都要在心中歎息一聲:先生果然仙人般日子,從此卻要勞悴紅塵了! 有一個規律,愜意身心者,往往也於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中共元老沈定一政治轉向之謎 瞿秋白的浪漫婚戀與中共元老沈定一的政治轉向揭秘(3) 不同於大陸主流文化中那一幕幕高潔而浪漫的故事,瞿楊的愛情傳奇,在’轉進“到台灣的國民黨文化圈中,流傳的是另一個更香豔的版本。 台灣的李敖出版社1995年7月曾出版了萬亞剛的《國共鬥爭的見聞》一書。萬亞剛是國民黨中統的老人,1928年19歲時進入中統,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瞿秋白的浪漫婚戀與中共元老沈定一的政治轉向傳奇揭秘(2)——說說奇男子沈劍龍(附:略說瞿秋白之死之2) 男女之間的香豔故事是成為醜聞還是成為美談,至關重要的是當事人的人文情懷。而沈劍龍——楊之華的前夫,則是讓瞿秋白浪漫情事成為美麗傳奇的另一位奇男子。 楊之華妹妹楊之英在她的回憶文章中,把這個人描寫的非常不堪,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瞿秋白的浪漫婚戀與中共元老沈定一的政治轉向傳奇揭秘(1) 附《瞿秋白之死(1) 曆數中共的曆屆黨魁,將文采學識、儒雅風流集於一身的第一人,非瞿秋白莫屬! 瞿秋白的文才堪稱大家,所以他才能成為魯迅最欽敬的知交好友,在彼此的通信中,瞿秋白稱魯迅是“這樣親密的人”,魯迅稱瞿秋白是“敬愛的同誌”,這話現在聽起來如果不加說明,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上次誹疑了幾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名言,就有人責備失去了偉大的理想則無以為人類。但我覺得人之別於牲畜禽獸隻在於善良的自覺,而與偉大理想毫不相關。或者更進一步,別人許諾的光明你不能信,因為創造光明的是天地的奧秘,不是人所可把握的事業。如果一種理想或者宗教宣稱可以為正義或者神聖去大規模的殺人,那麽,它在今天就應該被認為是邪教。如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前一段時間刷微信小視頻,看到一個長相清秀的女高中生暢談人生觀幸福觀,其中對美國夢與中國夢做了一番比較。她的毫不含糊的結論是,中國夢是立足中國放眼世界走向全人類幸福的理想,也是她對幸福和成功的寄托。而美國夢做來做去都無非是平凡的個人奮鬥、各自發財、剝削他人成人上人之類,俗氣得很(說到這裏這位女同學清秀的麵容上流露出了明顯的不屑),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中美小學教育差異點滴談 (下文錄自一位友人的閑談,她來美前在某大學當過幾年教師。內容絕對原汁原味,筆者所作的工作隻是對閑談中的重複語句略加了一點編輯) 我在國內是一名大學老師,我們學校的側門隔街正對著我女兒童年就讀的一所重點小學的正門。記得女兒上小學時,每天接送女兒,步行大約五分鍾的時間。 大家都知道,在國內,最讓家長們傷腦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一、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長樂的秘訣是學會忘掉經曆的苦痛,隻把平生的樂事時時品味。此所以吾人常覺得自己福氣不小也! 比如,我常常把來美定居當成自己的福氣,全不提移民新土的酸辛,其實不是不提,是差不多已經忘記了。 說到來美後能讓我一個人偷著高興的樂事,其實沒有幾樁,但卻仍足以讓我常常快樂著。今天要說的是那一個讓我難忘的春日!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
[11]
[12]
[13]
[14]
[15]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