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禪的博客

體悟人生真理,通達智慧覺悟。自覺覺他,自利利他。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4fjoWGlYx4&list=PLXXuRYOXx2fKoL33puVNg_m7JH9th7Wu4
博文
蒙山施食法師開示部分節選: 夫真空湛寂,原無世界眾生。自性天然,何有果報諸法?隻因心迷一念,則十界條分。長驅六塵,則萬境昏擾。變妙有成幻有,六道之無明情識。失真空而著頑空,四生之垢纏混起。由是升沉不已,生死無窮。人天雖樂無殃,福盡還墮;三途劇苦交煎,救拔非易。言其眾苦,實可悲傷。 今直示唯心法門,令悟自心所具所造,譬如明鏡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宿命無論陽光明媚還是狂風暴雨,我們都要晨起暮宿、一日三餐;無論是驚濤駭浪還是風平浪靜,我們都要揚起風帆、勇往直前;無論是曆經磨難還是一帆風順,我們都在不斷成長、慢慢老去;無論是事業成功還是事業失敗,我們都在繼續前程、直至死亡。這就是我們的宿命。。。。。。覺醒其實,我們不應該隻是這麽活著,更應該認識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更應該認識人生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1-14 14:14:57)
拜五台山文殊菩薩何處尋?一草一木光明心。六根門頭智慧覺,見聞覺知性圓成。90630[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1-14 11:50:12)
這是南北朝時期五台山寺院的真實故事! 附: 貧女乞齋——文殊菩薩的教誨! 據《清涼山誌》記載:在北魏年間,五台山大孚靈鷲寺(現顯通寺)每到春天三月都會依慣例舉行大型的“無遮齋會”:不論出家在家,男女老少,貧富貴賤,都可以參加齋會,飽食一餐。平等施食,表示佛法平等,無人我分別。 貧女乞齋 五台山文殊發塔的故事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逍遙禪評:還是見性之人的說法透徹! 虛雲老和尚:戒法、戒體、戒行與戒相
不二寶藏2019-07-10
圖片
戒法 戒法者,佛為優婆塞優婆夷所製之五戒八戒,式叉摩那之六法戒,沙彌、沙彌尼之十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出家五眾菩薩之十重四十八輕戒,在家二眾菩薩之六重二十八輕戒,及一百八十四種羯磨,三千八萬無量律儀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1-14 11:31:02)
十試呂洞賓
01
有一天,呂洞賓遠遊後回到家裏,發現家裏所有人都病死了。這事兒攤到你我身上,誰不是痛苦得撕心裂肺?可是呂洞賓想到“生死有命”這句話,也就不悔恨自己沒照顧好家人,也不空自傷心,隨即置辦壽衣、棺木,準備料理後事。
可是這時,家人又都一個個蘇醒過來。他也不驚不怖。這一試,試的是學人是否參透生死,能不能割得斷俗情。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1-14 11:27:19)
如何是不二門? 作者:逍遙禪
離能所心、絕有無相對二法,識自性見聞覺知性,始入不二門!
也就是“凡夫見二,包括能見的心能、所見的心所二法,所見相的色、空二法。智者了達,其性無二(也就是其見性都是一樣的),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這個消除了心能、心所二法執著,消除了色空二法執著的,遍及一切處的見性(這時候見聞覺知性是一個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是先戒後定、先定後慧還是戒定慧本是一體? 作者:逍遙禪
若是明白人,自然明白“戒定慧”本就是一體,即戒即定即慧,不存在戒定慧二法或者三法的問題;若是學人,分步修行,先戒後定,先定後慧,不存在所謂的“狂慧”!
隻是那些學了些知識和名相不懂裝懂自欺欺人的人,名為狂慧!
人道、天人道如何戒定慧一體?在人天道,戒惡必行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妄想執著相、心識、真相、鏡中相的性相一如 作者:逍遙禪 很多人都會把妄想執著相當成是“性相一如”。可妄想執著相與心識、真相、鏡中相的性相一如有什麽區別呢? 妄想執著相,是指自心往外攀緣奔馳,自心被六塵相牽引而不覺,也就是背覺合塵。這時候你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心,隨境轉!對境馬上分別好壞、是非、對錯,然後就是愛恨分別,喜歡的讚歎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1-14 07:25:15)
如何是出離心?作者:逍遙禪一定要搞明白“出離心”在不同心性境界的不同說法:在凡夫人道,就是放下財色名利和家庭利益,出家修行;到了天人道則不僅僅是出世俗家,還要出離身體這個色殼子,也就是心識出離;到了小乘聖人的出離心,不僅僅出世俗家、心識出離身體,還要與佛心光明智慧一體,出離善惡心識的六道輪回!90728[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71]
[72]
[73]
[74]
[7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