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遊人生

小散文回憶旅遊日誌
博文
(2021-04-28 01:45:07)

《她輕輕地按下那一樹櫻花》那年,我們去看櫻花。漫步粉色的天空下,如夢似幻。高挑的德國女孩,小心翼翼地湊近含苞吐萼的花朵,雙鬟零亂的金發散著馥鬱芬芳,我問她:“香嗎?”她隱隱地莞爾一笑,纖細的手指搭著樹枝,朝著我輕輕地一按。按下了那一樹的櫻花。這是我關於櫻花的僅存記憶,留在櫻花爛漫的季節。此後幾十年,我早已忘記她的名字,但櫻花叢中,總會浮現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櫻桃逐麻雀》我小時候,寧波的親戚來上海,必會帶來一波寧波的土產品,比如年糕雞蛋什麽的。這些都是平常農家常有的,但還有一樣市場買不到的,就是醬麻雀。褪毛後光溜溜的麻雀真的很小,燒熟後用繩子串成一掛,吊著風幹。麻雀的背部肉薄,最好吃的還數兩隻腿,扯下一塊,醬油入味,很有嚼勁。心髒很小,幾乎就一點點,但肝卻很大,可能是小孩子大多不喜歡肝的苦味,所以我記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1-04-23 01:59:33)

《假書》中國人真聰明,連書都可以作假。今天是世界讀書日,早上習慣性地瀏覽網頁,好多是關於讀書的。看到一篇文章,《這些書都不是真的》,我有點迷惑,年過半百,曉得有好書、壞書、盜版書,竟然不知道世界上還有書是假的,根本不懂假書的定義。於是點開一看,不由得為同胞的智慧讚絕,原來所謂的假書,就是看上去是書,但隻有一張封麵,裏麵是泡沫,抑或就是一個空紙盒。毫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1-04-20 03:48:37)
《嗑瓜子》嗑瓜子不算國粹,但應該算我們江南的地方粹之一吧。特別是我年輕時,物質貧乏,瓜子倒是很便宜的。店裏的服務員總是很熟練地,先用一張事先疊好的黃色紙,很粗糙的那種,卷成喇叭狀,勺一把香瓜子倒進,一般量都拿捏得很準,秤好,摺成一個三角包,扔給你。那時的人很容易滿足,捏著一包瓜子,心中便充滿了享受的喜悅。先“哢嚓”一聲咬開瓜殼,再用舌尖別出肉,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21-04-18 02:46:59)
這一篇是幾星期前,緊跟著上一篇《黃色黃種人》後發在朋友圈的。沒作修改,全文如下。《不屑蹭熱度》我三月一日開博,選了個春天的好日子,準備二日一更新,迄今為止已發了5篇。訪客3000多,其中第三篇為主打,讀者2700以上,因為被選在了博客精選上。這一篇叫做《難做李煥英》。《你好李煥英》是最近很火的一部電影,沒看過也無法評論。就是看了朋友轉發的一篇文章,賈玲說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1-04-17 02:51:08)
這篇是幾個星期前發在微信朋友圈的,當時是不想蹭熱度,怕被灼傷。但思前想後,反正這事熱度已減,不妨發出來,也算是一己體驗。《黃色黃種人》我一向對王室的新聞不感興趣,一來我是個堅定的共和主義者,二來人家這種婆婆媽媽的閑事實在是與我無關。不過這二天,任我如何不去關注,總逃不過某王子王妃的故事,簡直是鋪天蓋地,哪國的報紙、哪家的新聞,甚至微信的朋友圈,都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1-03-28 09:51:08)

《今夜無夢》女人已經好久沒做夢了。身邊躺著的老公睡得昏昏沉沉的,還打著呼嚕,女人想,這一過就是32年了。前些日子,他們一起去拜訪朋友,朋友夫婦都是法語教授,退休後搬到了薩爾斯堡居住,倆人在那裏上的大學,談的戀愛。這對夫婦膝下無子。男的長得高大,身子骨挺挺的,雖然有點削瘦,卻也是顯得風流倜儻,看得出年青時的英俊瀟灑。女的美貌動人,有一雙深不可遂的棕綠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3-23 04:00:57)

《朋友圈裏最可惡的人》世上最可惡的人,就是在你快要達到頂峯時,拉了你一腿。而朋友圈裏最可惡的人,就是在你減肥接近尾聲時,曬了一波美食。星期二,出了一趟奧斯陸郊外。老朋友說,早上心裏還忐忑不安,不知10點鍾政府又要出什麽新規定,因為挪威人相當守規,政府說一,百姓不說二。還好新規定不是全國性的,我們得以歡快地共進午餐。赴宴之前,想這是今年第一頓宴,必須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21-03-20 06:04:45)
《批批贅婿兩字》贅,意為多餘的、多而無用。最常用的有“贅肉”,一聽就是腦滿腸肥的,還有什麽贅言、贅生、贅述、贅疽、贅衣、贅居、贅瘤,反正沒一句好話,都是累贅。這樣一個字,因最近的一部電視劇又頻頻出現,和“婿”組合在一起,成了贅婿。贅婿,用我們上海話說就是上門女婿,女婿的一種。金龜婿錢多,東床快婿才華橫溢,前者討丈母娘歡喜,後者入老丈人法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21-03-17 02:40:24)

《十八牛圖》除夕日借鑒韓滉《五牛圖》,畫牛一幅為朋友圈賀圖。畫完卻不甚滿意,鼻子過大。再看韓滉的牛,鼻子也大,卻是和諧。臨摹不是易事,不得有絲毫差錯。畫為心聲,借別人的眼看世界,總歸有一層隔閡。潑墨而下牛成形,卻不是韓滉的牛,也不是我的牛。心有不甘,畫了第二第三幅,逐此成了十八牛圖。牛年畫牛,實為樂事。不求牛氣衝天,隻願大家都牛年快樂平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