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遊人生

小散文回憶旅遊日誌
博文
《情郎晴天裏的一匹大灰狼》有個複旦師妹,行在壯麗挪威道上,一路上高歌著張惠妹。哎喲,妹子啊,咱不是同代人,彎彎的小河,青青的山崗,那該是鄧麗君的呀。又有個複旦師妹跳出來,姐啊,我聽出這是鄧麗君。什麽呀,又是後輩,聽出鄧麗君,還敢在姐麵前自豪。是的是的,被斥責的不說話,唱歌的說,我給孩子放了一首鄧麗君。哪一首啊?船歌!然後,她女兒問,情郎是什麽?哈哈大笑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5-19 03:10:38)

《櫻花與櫻桃樹》北國的春天來得蹣跚,驚蟄已過個月,桃才始華,倉庚方鳴。姍姍來遲的春,就像家中老末頭,讓人期待不已,集萬千寵愛。鄰家的櫻樹開了,一紅一白,開白花的會結紅紅的櫻桃,再過些日子,就會吊在籬笆上,讓人饞涎欲滴。紅櫻綠葉白籬笆,便是一幅絕美的圖畫,有點田園,又有點夢幻,就如Astrup的畫。挪威的櫻桃花開得不夠濃烈,一樹粉青星星點點,好似阿斯特魯波畫中的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1-05-16 03:19:25)
《伊藤先生》
寫下這個標題時,由不得腦海裏蹦出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便找出又重讀了一遍。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漫的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雲,隻是百年之後,樹下不見了拖著辮子的“清國留學生”,卻多了一群同樣好奇的中國留學生。
我便是其中一個。
讀完了一年的語言學校,要想留在日本,就必須到大學裏深造,對我而言,東京大學是不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21-05-14 08:59:57)
《人生至理非苟且莫屬》我在挪威的一個學弟,大學和附中的雙料學弟,他的口頭禪就是“苟且”。什麽都是苟且,苟且地活著且是共識,苟且地吃飯,苟且地拉屎,在家苟且,辦公苟且,近處苟且,去了遠處還是苟且。剛開始聽到以為是歪理,跟著哄堂大笑一場。慢慢地琢磨,越想越透,人生至理非苟且莫屬,美好人生離不開苟且兩字。上網查了苟且兩字,引據《大詞典》,苟且有五義。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山上的冬夜》
《山上的冬夜》這幅畫,又稱為是《隆達納的冬夜》,是挪威畫家HaraldSohlberg的名畫。
去Rondane國家公園遊玩,一定逃不過這幅畫,在索爾伯格觀賞地可以遠眺這座雄偉的雪山。
剛到挪威的幾個月後,我有幸在國家畫廊見到此畫的真麵目,當時正舉辦一個索爾伯格展。
展品中有他的一些名畫,比如“仲夏夜”、“勒羅斯的街道”、“勒羅斯的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5-10 03:09:24)

《我母親與蔣介石》這是個很聳人聽聞、容易引起誤解的標題。是的,我母親與蔣介石一點關係也沒有,除了我母親的出生地與溪口很近而已。我小時候私底下常聽到母親對蔣介石的讚歎,即使在那樣的年代,人人都把蔣公當作十惡不赦的壞蛋,我母親還是不改主見。至於她為什麽如此欣賞蔣介石,我一直迷惑不解。直至很多年後去掃墓,我想我這才發現了真相。我知道母親出生在寧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4)
(2021-05-07 02:25:31)
《哪個男人不思春》上帝造了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然後大手一揮,“接下來,人類的使命就由你倆來繼承,你們要合成一體,團團圓圓的”。於是男女陰陽合圓,形成八卦,一代代八卦至今,地球從此人鼎興旺。孕育生命,男女共同,男人一炮,女人十月。狗也知道,辛苦的是女的。上帝偏愛男人,上帝也是男人。遠古時期,男人走家竄戶,為的就是繁殖後代,傳遞基因。哈布斯堡王朝有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3)
(2021-05-06 02:14:48)

《北歐風格》北歐風格就是極簡主義,崇尚自然,原木家俱線條流暢,色彩尤喜黑白色,簡潔大方明亮。我很讚賞北歐風,隻是我決不會用這種風格來裝飾我的房子。幹淨明亮寬暢,但是空蕩蕩的,好似旅館,拍拍屁股可以走人,立馬可以輕鬆搬家。古典家居風格中,我最喜歡的是Biedermeier.畢德麥雅時期,是指德意誌邦聯諸國在1815年維也納公約簽訂至1848年所謂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曆史時期,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1-05-03 00:19:59)
《我媽的偉大理想》我媽是小學教師,我想她應該是熱愛自己的職業的,因為她在學校裏的人緣很好。一個不愛本職工作的人,不會招人喜愛,會抱怨多多,跟這樣的人在一起,肯定也會跟著不快,憂愁是會傳染的。所以既然我媽這麽受歡迎,那麽我相信她是喜歡教師這份工作的。而且記憶中,她好像也從來沒有請病假,也許是不可能,她是班主任,語文數學全教。不上班要找代課老師,那個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2021-05-01 03:50:22)
《淳樸的中國人》他坐在我對麵,有一點稍微的欣喜:“您是中國人啊,我的童年是在北京度過的”。好似這樣便可拉近些距離,因為我們是初次相識,我是主,或者更確切地說我是主人的老婆,他是客,總得找些話聊上幾句。“是中國人。隻是我對北京不熟悉,去過幾次而已,知道的也就是故宮、頤和園、王府井這些了。我的故鄉是上海,對於北京您一定比我更熟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