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知有道

我在近而立之年的時侯, 突覺生活見閑, 而周邊雜物漸多, 乃意識到人生境界已入懷舊時分. 以此博客, 記下曆年收藏的舊物。
博文

2013年7月4日,美國國慶。
在GETTYSBURG150年的日子裏,我們又訪問了它。賓夕法利亞的原野裏,PICKETT's
CHARGE再現。我仿佛又回到了內戰的年月。
曆史:
今天:
空空的戰場:
林肯的演說台,林靜無語,但“民有,民治,民享”
的回音,定義了美國。
時空悠悠。西進諸州黑奴問題是內戰的導火索。那場苦難結束後,美國向西的擴張運動,重塑了美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1-04 20:46:11)
台灣割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1-04 20:44:53)
甲午風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6-11-02 06:33:02)

戰爭與和平,是人類永久的主題,"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戰士們的心,大可比天空.這個故事,就是最好的注解.
人物:1.中國空軍上將空軍司令王海
生於1926年1月19日,山東煙台市人,1945年9月在山東威海中學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到山東臨沂人民革命大學學習。1946年6月分配到牡丹江航校(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為建立人民空軍,在極其艱苦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1-01 17:45:34)

以此文紀念我的校友張小姐.她是美滿人性的化身.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0-29 18:22:20)

書畫的真假偽劣,一向是收家注意的地方.但是,真假,原作或彩印並不是唯一的標準,此文為例.
中國書畫大家張書旗,一向是各家的所愛.
張書旂(1900一1957)
又寫作張書旗,原名世忠,以字行,浙江浦江人。
現代花鳥畫大家。早年畢業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
擅長花鳥,追求形神兼備,工設色,尤善用粉,極見生動。取法於任伯年,勤於寫生,於傳統筆墨之外,融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10-29 15:49:54)


寶之貴,在與它的曆史內涵和人文意義.此文為例:
http://culture.qianlong.com/6931/2005/09/08/53@2799835.htm
魯茲故居·即吳德施主教住宅——1913年建作者胡榴明授權刊載不得轉載http://www.qianlong.com/ 2005-09-0813:40:59  一、吳德施主教·基督教美國聖公會·曇華林聖誕堂  資料:Bishop·Roots(吳德施),1896年11月,受美國聖公會差會的派遣來中國;1938年4月獲準退休回國。  吳德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12-08 21:22:12)

當朱子和眾人思辯格物和惟心的時侯,直指人間無處無物無格,即便汙穢處,亦有得道之處.從收藏的角度,就是說功夫不負有心人,寶在於"淘"的樂趣了.當你從最不起眼的地方,有所發現的時侯,其心之喜,非可量也.我在美國居久了,中國的東西不常見.平常去去社區的圖書館,也就見書架上幾本中文書.一日,見館外有一堆被圖書館遺棄的雜書,就停下來細細翻看起來.竟有幾本中文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12-03 19:45:11)
子曰:“四十而不惑”。人生如白鹿過隙,轉眼之間,我忽覺無需為生活而疲於奔命,而已步入懷舊的境界。閑得下來,還眼曆年所藏之物,突發奇想,欲格以知之。古人雲,致知必有道。“非致知,則物無所載而玩物以喪誌”。我的目的,亦在於此,“思以窮其隱”吧。此以為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