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謙美君子

在美國生活了32年的謙謙君子
個人資料
謙謙美君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人隻要活得久,什麽都有可能? 10月9日,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足夠好”教授(JohnB.Goodenough)因在鋰電池方麵的傑出貢獻與另兩位科學家(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的M.StanleyWhittingham教授和日本旭化成公司化學家AkiraYoshino)共同獲得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出生於1922年7月的“足夠好”教授現年已有97歲,摘此大獎的高齡可謂前無古人,後也難有來者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9-10-13 19:19:48)

世界首富貝索斯的父親 參閱《英國那些事兒》-2019-09-29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Phoenix),曾經住著一個叫特德·喬根森(TedJorgensen)的自行車修理工,他開了一家自行車店,平時默默的賣車修車,日子過的平平淡淡。在鳳凰城郊區,他和二婚妻子住在一間不大不小的房子裏。他平時不上網,也不網購。 2012年,突然有個自稱是傳記作家的人來到他店裏。 “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9-10-11 08:53:55)

拖延:遲到成症 《圓桌派》第四季EP21 如今,拖延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常見病症。本期的三位嘉賓周軼君,馬家輝和梁文道聯係自己,就此侃侃而談。 我們身邊許多人,甚至是我們自己都在或多或少地感受到拖延症的影響。我的小兒子應該算是一類拖延成症的患者:眼看馬上遲到了才起床;非要到上飛機之前才收拾行李;論文,申請要到deadline前才開始寫;項目明天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9-10-09 08:45:23)

女排精神 10月6日,中國足協號召國足學習女排精神,以堅強的意誌和團結協作、頑強拚搏的作風投入到訓練和比賽中,努力為祖國爭光,為民族添彩!根據國家體育總局黨組統一部署,中國足協近日組織正在集訓、備戰中的國家足球隊員開展“認真學習習總書記重要賀電精神、弘揚女排精神、做好備戰工作”主題活動。隊員們紛紛表示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10-07 15:52:09)

《阿Q正傳》 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魯迅的代表作,創作於1921年12月。說它家喻戶曉可能也不為過,最重要的原因是毛澤東對魯迅先生做過很高的評價:“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1) 我大約是在13–14歲時看過小說《阿Q正傳》,那時正值文革,學校關門,無所事事。說實在的,我看不太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9-10-05 14:00:34)

獨居:一個人住好嗎? 觀《圓桌派》第四季EP28 現今社會一個人住的越來越多。按《圓桌派》節目主持人竇文濤的說法,近十年來,全球獨居人口增加了33%。越富裕越發達的國家,獨居的人士則越多。 竇文濤開場引用德國哲學家亞瑟·叔本華(ArthurSchopenhauer)的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也就是不熱愛自由。才思卓越之士,往往都是偏好孤獨的。那麽,是現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2019-10-02 07:48:44)

世界首富貝索斯的繼父 今年5月16日,傑夫·貝索斯(JeffBezos)發布了一段是與繼父開心相擁的視頻。貝索斯4歲時,媽媽和在埃克森(ExxonMobilCorporation)公司任職的邁克·貝索斯(MiguelBezos)結婚,小傑夫也就隨了繼父的姓。婚後,兩人又有了一兒一女,但大兒子傑夫·貝索斯始終得到了繼父和母親最大的支持與關愛。 直到10歲那年,貝索斯才知道與自己感情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9-09-29 18:42:04)

世界首富貝索斯的母親 我曾胡鄒過《世界首富貝索斯後麵的女人》,見我7月30日的博客。關注的人數還不少(8,352),索性再寫一個續篇。 傑夫·貝索斯(JeffBezos),個人資產超千億美元(1,648億)的世界首富。他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25歲就成為一家華爾街投資公司最年輕的副總裁。在事業順風順水前途無量時,他義無反顧地放棄了高薪工作,從西雅圖郊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9-09-27 13:31:31)

愛哭的孩子有奶喝 自古“愛哭的孩子有奶喝”,這已經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一句俗話。指的是某些人利用這種“小兒科”的謀略達到自己的目的,屬於貶義,至少不能說是“高大上”。但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卻屢見不鮮,也確實管用呀。君不見: 不哭窮,老婆給的零花錢不夠給哥們買瓶酒; 不哭累,回到家得做飯做菜,睡覺前老婆還讓把地再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9-09-20 08:44:04)

“第三者” 在婚姻的世界裏,第三者插足的故事並不少見。“第三者”絕對是個貶義詞,它已成為“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拜托互聯網的流行,人們更發明了輕蔑的新詞-“小三”,來特指“第三者”。 下麵的文章講述了一個“第三者”故事,讀後讓人沉思。它顛覆了人們對“第三者”非黑即白的傳統觀念。 BrianRea(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66]
[67]
[68]
[69]
[7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