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76)
2021 (160)
2022 (109)
2023 (125)
2024 (138)
2025 (10)
老美釣魚放生,為什麽?
周末沒事時,老婆常拉著我,到新家附近溜達。說是考察/熟悉周圍社區。上個周日,我們開車往南半個多小時,到了Dena Point Beach。據說,當地政府正在投資這個海濱小鎮,要打造成為一個度假和休閑勝地。照例,溜達完後,我們會順便享受一下當地的美食。我這個北大荒的老農,從不挑食,吃飽就行。而老婆嘴饞,但美其名曰是為了犒勞我這個免費的司機。咳,有好吃的,什麽名義都無所謂啦。根據當地人推薦,我們來到了有52年曆史的“Wind& Sea”海鮮餐廳,坐在臨海靠窗的桌子旁。
不一會兒,走來了一位一手拿著魚竿,另一手拿著個方便袋(裏麵是飲用水和魚餌?),背著背包,帶著墨鏡的年輕漁民,他來到離我們窗戶不遠的船舷的過道上停了下來。把水壺放在地上後,他優雅、專業地甩杆,把魚鉤甩到很遠的海裏。我曾經也練過甩杆,知道那活不是一時半會就能練就好的。然後,他眼睛緊盯著浮漂,靜靜地等候。還沒2分鍾的光景,他的魚竿和魚線就繃成了一個弧形 - 魚上鉤了。隻見他迅速地收杆,拿到了戰利品 – 哇,一條一尺左右長的魚。之後的情況更看得我目瞪口呆:他轉過身來,用手機給魚拍了個照片,下一秒鍾 - 一個優美的甩腕,那條魚被他反身扔回海中(見上圖)。。。老聽說老美釣上魚後又放生,今日終於近距離“眼見為實”了。
大多數的老中釣魚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吃,這種人類對食物的正常獲得的行為當無需任何罪惡感。看到老美好不容易釣上來的魚卻要放生,反而會覺得不可思議。但對很多老美而言,釣魚就是一種休閑運動,主要是享受過程中的樂趣,所以這裏經常有各種釣魚比賽。更有可能的是他們比較注重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據說,現在的他們釣起魚來後,拍個照、合個影就放回到水裏已成為了當今釣魚愛好者的一種業界標準時尚。
當然,不少老美不吃淡水魚,怕刺,怕汙染,更多的是嫌收拾魚太麻煩 - 遠不如到超市買現成的省事。還有的原因是與當地有關部門對釣上來的魚都有比較詳細的規定有關,比如,長度、數量、魚種、季節。老美又比較遵守規矩,如果不合規定,即使沒人監管,他們都會放生。但這個年輕人身邊根本沒有攜帶放魚的容器,由此可以斷定,他純粹就是為“娛“,而不是為”魚“而來的。
現在,這邊老中的釣魚愛好者也越來越多了。之前在中部的時候,有個朋友喜歡釣魚,下班和周末都去。所有釣上來的都要帶走,不管自己能不能吃得了,冰箱是否放得下。冰箱放不下了的,就送人。搬到這邊來後,認識了一個朋友和他的兒子,他們酷愛海釣,經常租船到深海裏去釣魚。但他兒子從不吃魚,我們因此借光吃到過幾次他們送來的非常新鮮的海魚。下圖是上個月他們送來的戰利品 – 石斑魚。
釣魚放生與否,隻要合規合法,無可厚非。倒是我等不勞而獲,坐享其成的主一邊享受著當天的海鮮,一邊還在這裏說三道四的,“其心可誅“哈。
二零二四年六月五日
老美什麽人都有,有環保的,有娛樂的,有挑戰自我的,也有貪吃的。。。
幾年前去阿拉斯加海釣,每人隻能保留自己釣上來的2條。回船時,船員幫忙把大家的魚清理好 - 隻留兩邊的魚肉,魚頭魚骨什麽的統統都丟掉。當時覺得那些被扔掉的魚骨其實還帶了很多肉,感覺太浪費了!但漁民也有自己的道理,說這些魚頭魚骨扔回海裏可以喂其他的魚,靠海吃海也要回饋大海嘛。
命運這事不是我們凡人能控製的,不必自責。不過,“積德行善”是必須的。
沒有必要自責。“eat to live 或 live to eat”很有哲理。
不吃白不吃呀。
多年前,老婆的單身老美女同事酷愛釣魚,參加各種大賽。周圍的大江大湖幾乎都釣遍了,且所有釣上來的魚都放生。一個周末,帶著我的大兒子,教他釣魚,兒子高興的把戰利品都帶回來了。。。
我也覺得頻繁殺生對個人和家庭或下一代沒有好處,多做善事有益。
活的概念不一樣:eat to live 或 live to eat.